公元229年初,诸葛亮重震旗鼓,领兵15万出大散关,开始了第二次北伐。然而,十几万蜀兵面对仅有千余人守卫的陈仓城,连续攻打二十多天仍不能克,魏将张郃的援兵赶到后,诸葛亮只得撤兵,第二次北伐无疾而终。
公元253年,吴将诸葛恪也曾领兵20万攻打魏国的新城,当时的新城只有魏将张特的三千兵马驻守,谁知诸葛恪连续攻打三月,日夜不停,损兵折将也没能攻克。此战被称为三国后期规模最大的战役,由此可见攻城之艰难。
然而,冷兵器时代的战争,多数都以城池的攻防为主,只有夺取重要的城池要塞,才能有效地控制某个地区。
兵法有云:“上兵伐谋,其次伐交,其次伐兵,其下攻城”。此语所有的兵家都不会陌生,姜维和陆逊更是如此,他们都知道攻城是最后的无奈选择。
自从秭归被蜀将姜维占领后,孙权大发雷霆甚至夜不能寐,几乎就要将朱然和全琮斩首,幸得众臣极力求情才免于罪责。
孙权令右丞相陆逊为帅,引兵10万欲夺回秭归,然而陆逊面对智勇双全的姜维也束手无策。
吴国上下都知道秭归城的重要性,在陆逊的建议下,吴国以20万斛军饷的代价,邀魏将满宠做了一场戏,眼看姜维就要上当,最后还是功亏一篑;在这之后,陆逊与姜维斗智斗勇,损了2万兵马仍未占得便宜,并且老将朱桓还被姜维困在瞿塘峡。
陆逊知道自己比不过姜维,只好向孙权献策,希望能以15万斛军饷和两国同盟为诱饵,骗取姜维退兵并解救被围的朱桓,岂料步骘未能及时将粮草运到,以致1.5万蜀兵降了蜀国。
吴国再也经受不住重大的损失,陆逊只希望将粮草送到秭归后,蜀主考虑到两国同盟的份上,能发一道圣旨让姜维撤回永安。当然,这只能依靠左丞相步骘的那张利嘴了,至于能否实现自己的“击其暮归”之计,陆逊已经不再抱有希望。
步骘在殿上声泪俱下地陈述了吴、蜀两国曾经的友好历史,在场众臣无不动容。如今吴国承诺的粮草已经运到秭归,姜维也使诈干掉了朱桓的2万吴兵,刘闪实在想不出让姜维继续留在秭归的理由。
朝中众臣和步骘不停地向刘闪进言,希望能发道圣旨令姜维撤兵,刘闪实在推拖不过,只得口述了一份撤兵回永安的圣旨,然而步骘实在等不及,随同少府宣旨的内侍一同赶往秭归城。
散朝后,“兵工厂”的厂长邓良似乎有话要说,刘闪考虑到兵工厂的机密性,于是让邓良到宣室殿单独见面。
现在的兵工厂已经组建完成,“诸葛连弩”也做出几件样品,其威力和快速上弦的功能非常先进,这让穿越而来的刘闪也惊叹不已,不过邓良经过多次试验,仍然不能配置出黑火药。
刘闪测试了邓良提供的样品,这就跟自己第一次失败时的情况一样,只能发出微小的火星和噼啪声。刘闪最开始质疑邓良搞错了三种药粉混合前的重量比例,但邓良表示,他们是完全按照刘闪所说的方法合成,绝不会有差错。
既然邓良如此保证,刘闪便不再质疑,立刻与黄晧、向宠和邓良一同赶往兵工厂。邓良让兵工厂的“技工”演示了三种药粉从称量到混合的整个过程,试验的结果仍然是失败。
刘闪仔细观察了兵工厂内磨好的硫磺和硝石,发现其颜色与自己磨的有所不同,命人找来磨碎之前的两种物品,终于找到了邓良试验失败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