泽雨轩 > 武侠仙侠 > 大化篇 > 第122章 立春

第122章 立春(1 / 2)

晨光下的群山,雾霭正悄悄散去,山影石树渐渐清晰。

李云泽抱着书坐在曲廊内,正在享受一日的晨读时光。这本《中生度序土经修行要义十则》,是本城许久之前出过的一位筑基修士所作。

修士虽然大多游历四方,寻找机缘,一般都会在寿命将尽之时,返回家乡,把毕生的修行心得结集成册。有后人的传给后人,没有后人的上交官府,算是造福桑梓的一片心意。

这本《中生度序土经修行要义十则》,十分粗泛。李云泽听惯了余书元细致入微又简单明了的讲解,再看这些内容,读起来如吃夹生之饭,既咀嚼生硬,又难以下咽。

好在开卷有益,一本书的最大价值,不是文字本身,甚至不是其所陈述的内容本身,而是其中的思考问题的理路,这才是一本书最大的智慧。

书中关于经脉阴阳的一段论述,就让李云泽很受启发。

古人以太阴、少阴、阙阴、太阳、少阳、阳明命名十二经脉,后人沿用,皆以为是当然之理,然则经脉的阴阳、太阴少阴阙阴等的区分对修行是否有影响?

可惜的是书的作者本身修为层次有限,提出了疑问,却没有给出丝毫的答案。

青草蹦蹦跳跳走来,远远地朝李云泽喊道:“哥哥,娘亲喊你回家吃春饼。”

李云泽恍然记起,今日是立春,依照风俗,要合家吃春饼,唤作咬春。看天色还早,让青草自己去玩耍。

他营造的躲避烦恼、安心修行的安乐窝,没想到小丫头喜欢上了。下学之后,经常到这里来。或者一个人看着远山发呆,或者一个人玩的津津有味。

李母怕她孤僻,特地央请邻里让他们家的同龄孩童带着青草玩耍。青草却不喜欢,要么帮李母做家务,要么帮李父做乐器,再就是到这里来玩。

李云泽约略知道小女孩的心思,幼失双亲,心里难免怕同龄人歧视。家里对她再怎么好,毕竟不是亲生父母兄长,缺少天然的血脉联系。这样的情绪,需要长年累月一点一点化解,若是刻意了,反而会加重她心里的阴影。

沐浴着晨光,想着修行的种种。这段时日,日子过得既舒服又充实。每样要学的东西都有长进,只是多少不一。进境最大的有两样,一是炼器术,一是风行水上身法。

这段时日里,他每到休息的时候,都是一边赏玩风景,一边把玩琉璃火。琢磨琉璃火的性情,驾驭琉璃火的变化。觉得差不多了,就买了一些铜矿、铁矿等,尝试炼化杂质,萃取十方铜、三元铁。很容易就炼化成功,得到的灵材品质比一般的还要高。

李云泽大受鼓舞,开始尝试炼器,却遇到了挫折。

用灵火炼器与力锻不同,在用灵火将灵材熔化成液后,需要靠灵元挤压拉扯塑造出灵器形状来。他对灵元的掌控,在同龄人之中算是优等,但离炼器塑形还有差距。

总觉得心余力绌,明明想要圆的,偏偏做成半圆不方的,明明想要扁长的剑身,偏偏做出来一根圆棍。李云泽也不气馁,转而从最简单的形状开始练习,先做方块,方块做熟了,继而做菱形,菱形做熟了,继而做圆柱,一点点增加难度。一块十方铜被他揉来搓去,炼化了不知道多少次,最后竟然变得极为纯粹。

李云泽用这块十方铜给父母炼制了两个摇风仪,给青草炼制了一个风铃。

这个风铃李云泽花了极大的心思。造型极为精巧,一段三指长的竹筒一分为二,取其中一半作为底座。底座上钻了两个小孔,将一个细铜条制成的优弧穿洞而过,固定在底座上。然后将风铃制作成灯笼状,灯笼中心是一个铃铛,灯笼下面垂着细细的铜线作为流苏。灯笼风铃悬挂在优弧上。纹刻的阵法也经过精心选择,是他新学的一个阵法,名为风来阵,这是一个组阵。

所谓组阵,乃是由两个或以上的阵法组合而成,具备额外的效果。风来阵由一个水行阵法流水阵和一个木行阵法卷叶阵,两个阵法组合,能生成断续风吹之效。

制作过程更是费尽心思,所需要的零部件都极为纤小,炼制起来难是其一,纹刻阵法难是其二,其三是铃铛和流苏铜线都是李云泽精心测验调制过的,会随着风力大小变化音阶,风铃摇动起来,如奏乐一般悦耳。

灵石安装在底座之下,启动机关在优弧与底座交接处。启动机关,风铃无风自动,乐声泠泠。若有风来,乐声更为精彩。

这个风铃虽然用处不大,但论起炼制的难度,表明李云泽已经能够运用灵火炼制灵器了。

至于风行水上身法,每一次练习都觉得有收获,更加熟悉,更加迅捷。而且练习的多了,竟然发现这套身法别有一样神奇之处,可以锻炼提升对灵元掌控。对李云泽而言,正合其所需,可谓是一举多得。

最新小说: 术以载道 天鹰帝君 战八城 无限大陆之道一 光阴若梦 牧野铁血 砍不平 人无咎 一剑修魔 口袋里的读物之时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