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过,对方被自己吓一跳,也听起来。
就像盗墓贼进入一座古墓,如果古墓传来声音,应该盗墓贼害怕诈尸才对,怎么原来就在的墓主人会害怕呢?
姜寻神目绽放出精光,小小庙宇之中的一切尽收眼底,原来那几个恐怖的身影竟然是房顶同高的塑像,青苗獠牙,三头六臂,火焰笼罩等等,应该都是密宗的法相。
而在小庙正中的位置,一个穿着黑袍的中年男人盘坐在蒲团之上,正惊恐的看着他。
这男人五十多岁的年纪,黑袍显得皮肤惨白,面貌普通,手里抱着一口香炉,香炉之中浓郁的灵气像是浓厚的烟,又像是流动的水。
姜寻这就像是盗墓贼给坟里的鬼吓了一跳,他笑着说:“诶哟,没想到这里还有人,真是不好意思。”
那人却依旧惊悚的问:“你是怎么进来的?”
姜寻见这个人没有动手的意思,也不着急,笑着反问道:“你又是怎么进来的?”
男人一怔,似乎意识到了什么,谨慎的说:“我是从密道进来的……”
“俺也一样。”姜寻不等他说完立刻借口。
数千年的人生,姜寻阅人无数,仅凭一举一动就能了解人心。
首先就是自己闯进来,他明显吓了一跳,而且他显然是在从事什么见不得光的勾当,但他却没有在第一时间攻击自己,说明他不善于攻击,或者本性非恶。
既然如此,姜寻就更不会主动伤人了,再听他一再追,而且说出了密道,姜寻就更明白了。
所以姜寻依样画葫芦的说:“我也是从密道进来的,是我家先人留下的信息,我到近期才知道,所以就好奇来看看。”
一句话顿时让中年男人的戒备心大减,特殊的秘密通常都是口耳相传的,能掌握同样机密信息的,基本都是自己人。
所以男人客气的问:“敢问你家先人尊姓大名啊?”
姜寻没有正面回答,而是说:“我家世代皆是苏湖长洲人士。”
男人果然大为动容,苏湖熟天下足,苏湖之地就是现如今的苏州和湖州,著名的鱼米之乡,而恰恰是那姚广孝的家乡。
此地若是有什么密道和秘密,一定与建造者姚广孝有关,更何况这巨山之下,逃生密道之中竟然出现了小庙,就更与和尚有关了。
所以姜寻说家里先人,又说了祖籍,都故意与姚广孝挂钩,对面男人的表情说明,自己的暗号蒙对了。
不过男人没有动,仍然抱着那香炉,但是语气客气了许多,认亲似得说:“原来是姑祖一脉,难怪知道这密道进山之法。”
姑祖?姚广孝出生于长洲,家里还有个姐姐,曾经衣锦还乡,却被姐姐拒之门外,朋友也是闭门不见,且说,和尚误矣。
毕竟当时建文帝才是天下归心的正统,不管什么靖难的说法,最终都是谋朝篡位的乱臣贼子,姚广孝作为第一谋士,而且还是和尚,一定程度上,比朱棣更招惹非议,甚至至今还有人说,是这妖僧蛊惑燕王犯上作乱的。
估计朱棣对姚广孝多加恩宠,也是因为姚广孝替他背了一部分黑锅吧。
姜寻此时也故作吃惊的说:“阁下莫非是荣国公一脉嫡传?”
姚广孝死后被追封荣国公,那时候都喜欢以最尊的最高爵位来称呼已故之人,就像明史中记录,朱元璋都称呼已故的徐达为中山王,或者单就一个字‘王’,可徐达生前并未封王,只是追封的。
男人立刻说:“果然是小师弟呀,为兄正是祖师一脉嫡传弟子。”
这就兄弟相称了,果然宗族观念和师承始终是国人最重视的。
姜寻自然也立刻抱拳拱手,道:“师兄,真没想到能在此结实师兄,虽然我家当年与荣国公稍有嫌隙,但荣公最后还是给家里送来了几册手札,只是一直被家人深藏,最近因为拆迁才被我发现。”
对方自然是不疑有他,谁都知道家里人也将姚广孝视为乱臣贼子耻与为伍,所以关系并不好,但毕竟是血脉亲情,所以他一定会关照的。
姜寻则没想到那妖僧竟然也留下了传承,还有这样一座小庙,聚灵四方龙脉之气,到底有什么用意呢?
喜欢长生三千年的男人请大家收藏:(www.zeyuxuan.cc)长生三千年的男人泽雨轩更新速度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