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亲为难的说:“找媳妇儿倒是容易。咱村就有几个合适的女孩子。不过,恐怕人家不会让你带走的。”
大哥皱眉说:“咱娘说的对。你在村里找媳妇儿,倒是没有什么问题。就凭你的条件,村里那些闺女任你挑。不过,你要带走的话,人家闺女家里肯定不愿意的。”
大哥考虑片刻后,接着说:“晋元,我看不如这样。你在村里找个媳妇儿,不带走,就放在咱家。你什么时候想回来了,就回来一趟。”
谢晋元摇摇头说:“这样不好。我就是因为一个人在外边生活不方便,这才回来找的。要是带不走,还不如不要。再说,只要媳妇儿娶进门来,就应该听咱的。由不得娘家。”
母亲点点头:“二孩儿说的也是。明天我问问吧。”
不要小看没有手机电话等通讯条件的农村,消息的传播照样很灵通。在湖南工作的谢家二孩儿回来找媳妇儿了。这个消息通过几个玩伴,第二天就传遍全村,甚至传到邻村了。第二天下午,还没有等谢晋元的娘出门找人说媒,几个老人就来到谢家,跟谢晋元的娘嘀嘀咕咕的商量娶媳妇儿的条件。谢晋元觉得无聊,心想不如去邻村去看看小妹。
谢晋元出了门,向邻村走去。这个时候已经是春天了。柳树冒出翠绿的嫩芽,纤细的柳树枝在微风中摆来摆去。见状他想到自己小时候用这颗柳树的细树枝做口哨的事情来,一时兴起,上去折断一根,搓出圆筒状,做了一个柳哨,开心的吹起来。
村子很安静。小孩子都去了学校,男劳力都下地干活去了,他一边走,一边看着熟悉的田野村庄树木,不知不觉出了村,来到邻村。正好看到有个挎着筐子卖烧饼的小贩子,他远远的就闻到香味,忽然就想吃了。
他迈步上前,问道:“烧饼怎么卖?”
小贩还没有来得及回答,不巧,一个女孩也过来买煎饼,可是筐子里只有最后一个了。女孩说:“大哥,这个烧饼你让给我行不行?”
谢晋元惊讶的听到,女孩的声音清脆,不输于江小玲。他看看芝麻烧饼,又看看女孩。烧饼很香。自己流浪在外,有很多年没有吃到过家乡的烧饼了,有点舍不得。然后再看看这个跟自己抢食的女孩,长得明目皓齿,白皮肤,很漂亮的一个女孩子,根本不像一个农家闺女。不由得动心了。于是就说:
“烧饼让给你也行。你得告诉我,你叫什么名字?”
这就是出门在外见多识广的人。要是村里的后生,见到女孩子恐怕话也说不出来。
女孩见这个人对自己这么客气,完全不像村里那些莽撞的年轻人,不由得对他有了好感。
仔细再看,只见这个人年轻帅气,穿着打扮不像附近村子里的,倒像大城市来的,于是就忘记了不要和陌生人搭讪的家教,脱口说:“我叫金美兰,这村里就我一家姓金。”
谢晋元也自我说:“我叫谢晋元。是旁边村里老谢家的二孩儿,谢晋才的弟弟。”
女孩说:“谢家我知道。谢晋才我也知道。不过我没见过你呀。”
周围几个村子的人来往密切,相互之间都知根知底。这种情况有点类似现在的居民小区。邻居对你家的事情了解的非常清楚,甚至比你自己都清楚。
金美兰知道谢家,知道谢家有个谢晋才,在县城做生意,但是没有听说过谢家还有一个二孩。这就正好给谢晋元提供了搭讪的借口。他对女孩说:
“你不知道我,这很正常。我前几年就出去了。说起来你可能不信,当初家里不同意,我是偷跑出去的。后来在外面参加工作。昨天刚回来。”谢晋元见女孩对自己大大方方的样子,心理很喜欢,就自我介绍道。
二人一边说,一边向女孩家的村里走去。
在很多地方,人们对于出外闯荡的人都高看一眼,因为,树挪死人挪活,只有没出息的才会留在家里,只有在外边混不下去的人才会回到家里。另外,出去闯荡的人确实也是见多识广。
果然,听到谢晋元是在外面工作的,女孩两只眼睛就冒出了小星星。谢晋元敏感的发觉了女孩的情绪变化,忽然心里一动,一句话就脱口而出:
“我现在在湖南株洲一家工厂上班,每个月都有工资。我现在还没找到媳妇儿呢。我娘正在找村里人给我说媳妇儿呢。”
女孩听到这句话,脸上出现羞怯,低声说到:“你有没有媳妇儿和我说干嘛?”
没等谢晋元说话,女孩紧接着又问道:“在你工作的地方也没有找到吗?”
“那里的女孩子没有咱老家的好。这次回家就是要找个媳妇儿带回去的。”
谢晋元看见话已经说开了,也就不在乎起来。
“你想找什么样的?”女孩子说话声音越来越低,说话的时候眼睛目不转睛的看着别处的一处房舍,好像那房子很特别。
“我就想找你这样的。你愿意跟我走吗?”
谢晋元忽然就有了很大的勇气,开口对女孩这样说道。
这句话说的很冒昧。即使是放到现代,也很不礼貌。不过,奇怪的是这个女孩竟然没有生气。要是村里别的年轻人这样说,女孩早就恼了。但是这样的话从谢晋元嘴里说出来,金美兰却觉得没有什么冒犯。这大概就是一见钟情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