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需求就会有生命力,需求越大生命力就越旺盛。浪漫小说的持久生命力让其延续至今天,如甜到发腻的青春文学、霸道总裁之类的网文和影视剧等,这些作品无疑都秉持着浪漫小说的套路,只是其受众不再仅仅围绕着为人妻女的女性,而扩展至整个女性读者群体。读完本书,直男朋友们在看到女性朋友观看或阅读言情或浪漫作品时应该就不会有所不解和轻易讥笑了,她们追剧也许正是对你不称职的无声控诉。
上述是纵向类比,若进行横向类比,我们会发现,书中呈现的对痴迷阅读浪漫小说的女性群体的探究框架,在历史类和社科类读者群体中也同样适用,只是这两类读者群体的阅读需求和表征比较轻微比较隐秘。同阅读浪漫小说的读者追求安慰的需求类似,喜爱阅读历史作品的读者和喜爱阅读社科作品的读者,也是为了“逃避”现实生活中的一些人和事而进行的阅读,除此,阅读此类作品能够了解历史事件和社会面貌,还会有一种以上帝视角审视和评判这些事件的掌控感和道德至上感。
——————————————
接着放一篇:
作者:平胸辣妹bonobo(来自豆瓣)
在成书的1980s,批评界对浪漫小说的看法是,这类小说在合理化父权意识形态,会促进女性对男性的依赖,甚至是“迎合了女性的受)虐和抹杀自我的倾向”。
作者为了挑战这种观点,在80年代初期的美国用人种志的方法对一个郊区浪漫小说读者群体进行了研究。她发现这类小说对读者来说绝不是评论界想象的“为了满足受)虐倾向”——读者常向她提及,家庭生活带来的情感耗竭是她们拿起浪漫小说的直接原因,她们通过和女主共情来分享女主的情感满足和胜利,以恢复自己的情感。
作者于是从分析“促使女性拿起小说的情感缺失”入手,重新阐释了阅读浪漫小说这种行为。
浪漫小说背后的女性境况:情感缺失,恐惧
促使主妇们拿起浪漫小说的最迫切原因,是一种情感缺失和空虚的状态,而这种普遍的缺失有两个来源:
1.作为家中感情支持的主要输出者的主妇,却没有角色被委以支持她的责任;
2.(现实中父权社会培养出来的)男性无法给予女性所渴望的母爱支持。这里作者采用了乔德罗的精神分析理论来解释女性的情感需求为何难以被男性满足:女性在婴幼儿时期和母亲建立了深刻而纠缠的关系且一生都在试图重新夺回母爱。在异性恋文化里,女性会把这种需求转移到男性身上——但很显然,很难成功。
以上这两种情感缺失可说都是“结构性”的问题,是父权制造出的不满足。
除了情感缺失,女性需要不断化解的,还有这个父权世界的敌意(如□□)和对女性价值的轻视。这些也是浪漫小说可以帮助它的读者克服的。
那么浪漫小说是怎么做到的?
在幻想世界中克服伤害,取得胜利
浪漫小说构想出一个更加完美的世界,在那里女性的所有需要(尤其是情感需要)都将获得充分满足;一个女性价值可以对抗男性价值的世界;一个男性的威胁和暴力可被化解的世界。
最能安慰读者的“理想”浪漫小说是一个以弱胜强的童话:一个大胆反叛的少女,用自己的独特的自我和美貌吸引来了一个冷酷浪荡的alpha male,但她用温柔的秉性唤起了他内在的温柔,从而“战胜”了这个始终对她模棱两可的男子(该男子在相处过程中有情感惩罚甚至强等暴力情节,但也有温柔,让人捉摸不透),他开始给予她最温柔深情的爱护和全部的关注,就像母亲那样。
于是,男性世界带来的伤害和匮乏,最终被女性力量克服了。拆开看:
男性冷漠vs女性情感满足的矛盾:“理想的”小说在讨论男性的冷漠行为时,常常把它解释为男主对爱上女主而波澜的内心进行的掩饰,但他最终被证实是个外冷内热的人,一旦女主唤起了他内在的温柔,他就会转变为一个热烈的爱人。在这个过程中,读者通过“上帝视角”,间接体验了驾驭掌控一段关系带来的力量感。
(题外话:作者发现“理想”浪漫小说里的男主,一般外貌上都是要刚柔并济带点女性特色。比如硬朗的轮廓配上柔和的眼睛,柔美的嘴唇配上刚毅的下巴等,全身上下100分男人的那种不行)
对普遍存在的强j情节,作者用了克利福德·格尔茨的对“艺术”的解释,即艺术是对现实世界的模拟和解释来阐释它的作用:这类情节其实是女性作者/读者是在想象的世界中试图解释和掌控这种危险才出现的。在“理想的”浪漫小说里,强会被描绘为起因可以控制(是否为风尘女子/是否检点),或者后果可以被控制(有男主温柔的爱护,女主得以恢复),因此读者的恐惧也得到了平息和控制。【而在“失败”的浪漫小说中,则经常出现过于频繁,XXXXX情节,很快就会让读者反感厌恶并被丢进垃圾桶。】
另外在故事里,还讨论了女性价值观对男性价值观的对抗:即爱和关系的价值vs在外界世界取得成功这两种价值取向之间的对抗,最后通过男主承诺收回一部分对外的关注,更多投向两人世界,宣告了女性力量的成功。【而过多着墨男主在商界,政界“大展拳脚”的情节,则可能成为不受读者欢迎的“失败”浪漫小说】。
当然,故事最后,女主还收获了一个成熟的自我(获得成熟的情感和□□体验,自己也成了一个成熟的母亲)。
实际作用:保守vs对抗/积极共存纠缠
从上可以看出,这些能给80s主妇带来精神慰藉的故事里,虽然确实是在讨论父权社会给自己带来的威胁和伤害,但却主要靠的是合理化男□□望和婚姻机制,从女权的角度实在说不上是“进步”。
但作者也强调其中蕴含的初步的对抗性:1.首先阅读浪漫小说这种活动,常常表现为主妇们主动“闭关”,在家里“划出一块自己的地盘,让其他人暂时走开和闭嘴”,她们会沉浸阅读中,暂时拒绝丈夫孩子的情感索求;2.另外,形成了以一个初步的“联盟”:主妇们通过书店组成了一个松散的“社群”,互相讨论如何为了自己爱好和家人辩护等话题,多少打破了一些主妇隔离在家的状况。3.确实改变了一部分女性,激起她们创作的欲望,让她们愿意在公众领域有所作为。
甚至,其中可能蕴含着变革社会的潜力(未完待续)。
喜欢我就是喜欢苏文(新)!请大家收藏:(www.zeyuxuan.cc)我就是喜欢苏文(新)!泽雨轩更新速度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