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来翌日,朝堂之上,一片喜悦。
不管如何,在北方的战事上面,大明,总算是出了一口气了。
尤其是那瓦剌、鞑靼两个宿敌主动来和议,更是百余年来都没有的奇观。
“和议的文书,便由内阁这边来拟定吧。”
弘治皇帝心情也很不错:“还有,朝廷邸报、刊物风华等,也可着手去宣传了。”
这等大好事,可彰显大明之威严,岂能不广告天下?
教四方百姓们也跟着开心开心啊。
接着,百官又提及了其中的诸多细节,主要还是礼节性的事宜,由礼部这边负责统筹。
早朝,到了尾声。
就在这时,贾斌站了出来:“启禀陛下,昨日,鞑靼使者刚刚到京,便去了宁家府上,攀谈许久,此事,不合于礼法!请陛下明鉴。”
话音落下,百官皆是讶异万分。
身为使者,正常而言,若无宫中旨意或授意,只得呆在鸿胪寺,是不得随意走动的。
这是规矩。
最起码,明面上理应如此。
这也显现出其中的奥妙之处。
那鞑靼使者到达京城便违背规矩去了宁府,而且还是一妙龄女子,为什么呢?
那宁远是不是与这位鞑靼公主,有什么不可告人的秘密呢?
许多人不由得暗笑出来,面色揶揄。
弘治皇帝自也知晓其中关键。
这又涉及到宁远在外所谓的拥兵自重,其威望地位直逼他这个君王等事宜。
一旦任由此事发展下去,说不得又会出现许多口诛笔伐宁远的奏疏。
当即,他沉了口气,严声开口:“繁昌侯害了病,小王子与其有私交,略微关心,人之常情罢了,此事不得再提。”
算是一锤定音,却也是他唯一所能做的了。
朝堂上的言论,他可以尽量的去控制,却无法控制天下读书人的嘴啊!
果不其然,就在当日,鞑靼公主入京第一脚便拜访宁府一事,传遍了整个京城,经过口口相传,直接大变样了。
有人说宁远早就与鞑靼达成了某种约定,也有人说宁远与鞑靼公主感情非同一般,更有传言,昨晚鞑靼公主是夜入宁府的。
种种言论,一日之内,将宁远再度推上了风口浪尖。
“呵,那狗东西歪打正着,算是立了功,却不知,福兮祸之所伏。”
“没错,瓦剌、鞑靼主动和议,确实给我大明涨了脸,却不知他凭借的是什么?”
“横贯瓦剌,呵,只是打败了数千人的瓦剌大军,便可横穿瓦剌了,好一个扬我明威啊!”
“说不得这背后有什么不可告人的秘密呢,譬如……三方私下联合?”
街头小巷,言语纷纷。
越来越多的言论,直指此番瓦剌、鞑靼主动和议是假象,是宁远与其余两方联合起来的阴谋。
你宁远若非与其余两方联合,焉能横穿瓦剌啊?
只是挟持了瓦剌的汗王?
却又不知那所谓的俘获瓦剌汗王是真是假啊!
“打倒宁狗,佑我大明!”
“宁贼已反,恳请朝廷清肃贼人!”
“大嫩大捷是假象!一切都是假的!”
街头上,出现了小股的儒衫读书人,举着拳头,四处游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