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04章 演射(1 / 2)

按照大宋的惯例,初二是烧香的日子,太后领着一帮儿媳妇一大早就出宫了,估计午后才能回来,赵昺最不愿做这种事情,便留在宫中,得以清闲一日。而初三则是陪同外国使臣前往御苑射箭,而本朝要挑选出善射的武臣伴射。

列招箭班十余人站在箭垛子前,使者用弩子射箭,先由一个裹无脚小幞头,穿锦袄的辽人,把弩子踏开、舞旋、搭箭、瞄准,后由辽使校正、发箭。宋朝伴射武臣射中目标,皇上赏赐闹装、银鞍、马、衣服、金银器物。其实这也是一种炫耀武力的活动,以此来震慑敌国。

不过刚刚回到江南的大宋,属国皆已经叛离,当前唯一的敌人就是蒙元,但是双方还处于战时,不可能互相遣使朝贺。于是赵昺便改为召集在京的及入朝朝贺的武臣前往校场射箭演武,一早他换了戎装,在倪亮和陈墩的护卫下,领侍卫营在宫门外会同了应诏前来的众将,骑马前往校场。

因为原宫城已经被蒙元焚毁,赵昺在选定北宫作为新宫,不再花费大量银钱恢复旧宫。但是旧宫离着中枢重地太近,若是任其荒废,不仅浪费了土地,也因曾是大内所在不适于重建朝臣们的府邸,且里边尚存着大量的废墟,容易成为盗匪的藏身之地。于是赵昺早在去岁回京后便下旨将皇城大部改建为军营,作为御前护军营地,将凤凰山北麓的万松山改建为国子监和太学,统称为万松书院。

刚来到这个时代,赵昺对国子监和太学傻傻分不清楚,一直以为这都是同一个机构,是一个国家的最高学府。但是后来才发现自己错了,其实国子监应该是全国国办的府学、州学、县学的管理机构,职能类似于现代的教育部。而太学才是国家的最高学府。

不过赵昺亦发现自己这么认为也不全错,早在大宋立国之初,袭承唐制,分设西京国子监、东京国子监,增辖武学。国子监亦屡易其名,有时称国子监,有时称国子学,其职能具有二重性,一是作为官学最高管理机构,二是生徒就学的最高学府。

太学仍为最高学府,隶国子监。但是宋初仅设国子监,学生名额甚少,且只收七品以上官员子弟。仁宗庆历四年,范仲淹推行新政,始以东京开封锡庆院兴办大学,招收内舍生两百人,采用胡瑗的湖学法制订“太学令”。神宗时才扩建太学,增加学生名额达两千四百人,设八十斋,并重订太学条制,推行三舍法。

徽宗时,兴建辟雍作为外学,太学共招生三千八百人,同时废除科举,人材皆由学校选拔,太学达到极盛时期。南渡后的绍兴十二年,始在临安府重建太学,至宋亡时学生达一千七百多人。因此宋代太学已然形成一套比较完整的学制。

太学生从八品以下官员子弟和平民的优秀子弟中招收。庆历间,内舍生由太学供给饮食。神宗熙宁五年)起,外舍生亦由太学给食。但到了南渡之后,外舍生入学,须纳“斋用钱”,方能在官厨就餐;贫者减半纳;内舍生和各斋长、斋谕免纳。

学生各习一经,随所属学官讲授。学生分成三等,即上舍、内舍、外舍。考核学生成绩和学生升等的制度,称“三舍法”,规定新生入外舍习读,经公试、私试合格,参考平日行艺,升补内舍。内舍生两年考试一次,考试成绩和当年公、私试分数校定皆达优等,为上等上舍生,即释褐授官;一优一平为中等上舍生,准予免礼部试;两平或一优一否为下等上舍生,准予免解试。上舍生不再参加公试。私试每月一次,由学官出题自考学生;公试每年一次,由朝廷降敕差官主持。

学生分斋学习,每斋三十人,屋五间、炉亭一间为全斋阅览和会议处,设斋长、斋谕各一人,负责督促和检查学生的行艺。学官与唐略同,然无助教、直讲,又增学正、学录、监书库、监厨官等。职员称学职或职事人,有前廊学录、学谕、直学等,大多由上舍生或内舍生担任,每月有俸钱。工人称斋仆、贴斋等,亦领“月给钱”。

宋代太学培养出了大批官员和学者,且随着理学的逐渐形成和政治斗争波澜起伏,太学还成为传播理学和各派政治力量竞争角逐的场所。一些太学生积极参与国事,上书言事,推动了历史和社会的发展,且宋代太学制给后世的教育以很大影响。

当年赵昺亲自勘址,将万松岭原禁军雄八营及修内司营原址全部划归国子监,占地百亩左右,但是建成后他还没有来看过。这次他们一行人过了六部驻地后转向西沿原环皇城旧道循山而上,正好从国子监前经过,也正可顺便看上一眼。

赵昺当时要求工部建成的书院要集藏书、祭祀、讲学三大功能,而当前从外部看建筑布局依然沿用了官学“左庙右学”的形制。左边近山处有大成殿殿,大三开间,是书院的祭祀场所,殿前有颜乐亭。高处建留月台和掬湖台。孔子殿右边,前有万松门,后有明道堂。堂为五开间,宽绰宏敞,为先生“讲明经义”的课堂。西廊两侧各有斋室五间,是师生们自习之所。

书院主体建筑包括仰圣门、明道堂、大成殿、毓秀阁等。其中毓秀阁原为接待各地访问学者的处所,明道堂为书院讲堂,共设有百间斋室,作为学习者的教室和办公区。后边则是学生的宿舍和休息区,则是由过去的营房改建而成,但是也增加了亭台楼阁,加种了花草树木。

按照赵昺的设想,整个区域基本划分成三个区域,分成甲乙丙叁斋。甲斋作为书院的主体,学生主要来自各地方府学和州学选送的优秀学子,按照‘三舍法’进行管理和选拔,优秀者同样可以免科举试入仕;乙斋则是通过科举取得进士身份者,他们要在这里经过一年的修习,根据分科学习如何做官,经过考试后方能出仕。不合格者再度学习一年后仍不合格,则会被取消入仕资格,只保留进士的身份。

而丙斋则是蒙荫获得官身的官二代们,他们若是想出仕为官,也必须在这里经过两年的学习,经考试合格后方能做官。若是屡考不过关,那也只剩下个荣誉称号了,一辈子别想当官了。另外书院还可以承担些短期培训,例如由京官转为地方官,或是地方官入京,及官员由武转资为文官,都要经过培训,使他们能够了解所在地的风土人情和应注意的事项等等,不至于到了地方两眼一抹黑,什么都不知道。

既然国子监下属武学,那么自然也不能或缺。赵昺以在琼州的新军训练营和水军学堂为基础重组为大宋武学,作为国家的最高武装力量的学府。院址选择在凤凰山南麓,与太学只是一山之隔,以原皇城的真圣殿、殿司衙门、朝马院和都作院及军器库为基础改建而成。

赵昺将学制仍定为两年,一年的基础训练和共同科目学习,一年的专业科目学习。步军仍分为步、骑、炮、辎重四科,但是在专业上也进一步加强了细化和实战化的要求。而水军则分为指挥、帆缆、兵器和导航、辎重五科,他们也将在这里进行基础训练和理论基础的培训,在完成后则第二年转往分设在太湖和杭州湾两地的内河与外海两个基地进行实操学习。此外这里还分设了一所士官学校和参谋学校,培训基层士官和军事幕僚。

另外武学中也同样开设了中级军官和高级军官进修班,作为新晋职官员入职前的培训,他们将在这里学习相关职务和专业更深层次的军事理论知识,及管理和指挥、调度部队,组织战斗和战役的相关知识,完成层次上的提升。

如今武学的生源除了来自各部推荐的优秀士兵和基层军官,还有部分有意从戎投军的士子,且这部分人随着军人物质和政治待遇的提高,已经有越来越多的士子参加一年一度的武学招生考试,进入军中渐渐成为骨干,逐步改变了军队的结构。

最新小说: 大唐二愣子 我在秦时做丞相 三国之汉魏风骨 鲁国 醉吟江山 亮剑,开局砍翻坂田联队 虚构三国 华夏真相集 盛唐小园丁 他是大夏之皇,他要上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