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href="https://www.ttkan.co/novel/user/operation_v3.html?op=set_bookmark&novel_id=qingdouxianyuan-keyuyu&bookmark=851" class="anchor_bookmark"><amp-img src="/novel/imgs/bookmark.svg" width="30" height="30" alt="bookmark" title="新增書籤"/></a>
第846章 見面何三郎
長輩都喜歡被人敬着記着,陳叔也不例外。
這麼懂事的小輩,還來在自己身邊做事,真是緣分!陳叔對這對新來的侄子侄女倍感親切。
這讓楊謝未免有些失落。他跟着這三人當然是有目的的。
他一心巴望着這三人是修煉者。倒也不是他明確抓到了什麼把柄,只要是新來裡下鎮的,都有嫌疑。
<center><div class="mobadsq"/></center>
誰不想多掙兩塊靈石呢?
賭一賭而已,這三人在一起,只要發現一個有問題,那就是三人都有問題。要是猜中了,可就是明晃晃的六塊靈石!
那可發大了!
其實這三個人看起來沒什麼異常,就和一般的農家兒女一樣,行動言語,亦都不見破綻。
可楊謝不知道爲什麼,看到他們三人在告示下互望的眼神時,他心裡就跳了跳。
他自幼就是個極敏感的人,又有祖傳的木雕手藝,所以能以一手好刀工來寶鶴樓混飯吃。他小小年紀就出了師,雕刻的人像可謂惟妙惟肖,上了色放在路旁,都有人去打招呼。
因爲善雕人像,爲精益求精,他平日尤其留意觀察身邊人,揣摩不已。
他對人的臉部線條與手腿的輪廓動向都瞭然於心,一絲細微肌肉的變化,他往往便能猜出人家的心裡所想與下一步的舉動,十中八九。
他覺得,這三人的言笑沒有異常,可不說話的時候,那種沉思與凝神,透着心底的跌宕與智慧,與普通人的平實淺顯完全不類。
可這三人明明是平庸之極的農家少年。
可是,幾個農家少年之間怎麼會有一種合作已久的“默契”感?就像楊謝和師傅多年相伴,師傅擡個手,給個眼神,他就知道需要什麼該幹什麼。
雖說是可以用這三人自幼在一起長大互相熟悉來解釋,可是,他們沒有農家人常見的懵懂愚鈍,尤其是眼神一瞬間流過的光亮,那種深度與清明,不是平凡人能擁有。
就像用木頭雕人物,上顏料時,點睛的那一筆尤爲重要。是書生、是農夫,又或是神仙王侯,點出來的眼神是不一樣的。
楊謝日日琢磨人眼人臉,觀察之細微,無人能比。
當然,楊謝不能肯定他有沒有看錯,又或是過於敏感?那光亮比火焰熄滅前的亮星子還短暫,也許是日光正好照上了臉的那一塊?
<center><div class="mobadsq"/></center>
若這三人舉止還有什麼異常,他肯定就能確認了,可惱的是,除了疑似透着智慧的那一眼,三人再無任何問題,怎麼看都是凡而又凡的普通人,實在讓他狐疑不定。
他不能確定,但也不能釋疑,所以就更不能放棄。
所以,他抱着或有或無的心思,跟上了這三人。
只是,一路行來,直至進入這寶鶴樓,一切都銜接得毫無縫隙,連這姐弟二人的身份都直接間接地得到了旁人的印證。
楊謝不甘心,心裡的懷疑雖然被掐滅了大半,可根鬚還在。
那就呆在那個阿海身邊好了,日日夜夜的在一起,他再找不到比這樣好的觀察方法了。
就算真的到最後什麼也發現不了,也能掙錢能吃上飯,反正他也沒任何損失。
阿海如願留下來當燒火工,九兒與陳叔攀上了舊,心放了大半,這纔出了寶鶴樓,上了來時的那架騾車,等候在一旁的戚姓少年一拉繮繩,“吱吱呀呀”聲響裡,一路往大香爐去了。
在大香爐那裡,他們稍一打聽,就找到了茶棚老闆娘口中的“何三郎”,是個白淨面皮的小夥兒,神態卻頗爲老成,一身皁衣,繫着根與豐閶谷衛兵赭衣同色的腰帶。
“我這老嫂子,淨給我找事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