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麼仁心大愛,我哪有那麼崇高?我想得簡單,不過是有些不忍。這水下是福地樂土,我又愛這瑪瑙杯一樣的漂亮花兒,只想着,黑暗來襲,這些若衰敗了,該有多可惜?”
礁三長老一嘆:
“最難得的,就是這不忍之心。多少大能大德,宣稱普救世人,卻多爲積功德博聲名,有多少是基於最樸實的一絲不忍呢?”
祈寧之誠心誠意地一拜到地:
“此話誠然!不忍之心,最是難得!寧之敬佩!”他這一拜來得突然,不知是敬幼蕖的善心還是敬礁三的話語。
礁三習慣了祈寧之略帶高傲的矜持,被他忽然謙恭地來此一拜,給嚇得魚尾猛地一擺,一下游出老遠。
幼蕖“撲哧”一笑,祁大哥也忒有趣!
對祈寧之,她有時可能愚鈍傻氣,但也有時會有一種別樣的敏感。
眉頭眼角的一絲變化,她便能隱約感覺出他的想法波動。
祈寧之剛剛的懊惱、遺憾至慚愧、自責,她竟然都捕捉到了。
可是這又有什麼呢?她相助人魚一族,是基於確實有把握和機緣湊巧,並沒有捨身大義的崇高。他後悔錯過照日紅璃的好處,也不能就說其爲人勢利陰暗。
<center><div class="mobadsq"/></center>
人有多面,很多時候很多事不能簡單地用對或錯、是與非來判斷。她一腔熱血有時也過於天真,他明哲保身也是情理之中。
他不嫌她時而犯傻拖累,她也懂他謹慎理智的生存之道,即可。
他懂得欣賞她的好,她也看得到他的好。倆人在一起啊,不論是朋友、伴侶,都很不必因自己有而對方無的那點“好”就生出優越感來。
能讓一段親近關係良好保持下去的,不是掏心掏肺、委曲求全,而是建立在瞭解基礎上的包容和平等心態的共存。
我知道你的缺點,但依然接受和喜歡。你成不了我這樣的人,但我仍然覺得你值得我走近且同行。
幼蕖的笑意如淡淡的春日陽光照拂下的石上清泉,清透微暖,祈寧之心間被這股帶着暖意的清泉給被沖洗得透徹無塵,亦是清靜生喜。
無形中,兩人好像又走近了一步。
礁三長老苦留二人,怎奈幼蕖執意歸去。
本來多住幾日也無不可,可如今她有恩義在身,雙方原先的友善平等難免變得誠惶誠恐,可以想見那些人魚感恩戴德的神情,這令她打心裡頭不自在。
不如歸去。
而且,她在水底這麼久,幾個同伴,特別是燕華,在岸上還不知要急成什麼樣呢!
謝絕了礁三長老的再三邀約,幼蕖與祈寧之只再飲了一盞照日紅璃釀就的花露;又卻不過衆人魚的懇請拉拽,爲令主人安心,他們只得在人魚庫藏裡挑了數件陸上少見之物聊作謝禮,就堅決告辭了。
<div id="div_content_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