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href="https://www.ttkan.co/novel/user/operation_v3.html?op=set_bookmark&novel_id=qingdouxianyuan-keyuyu&bookmark=1529" class="anchor_bookmark"><amp-img src="/novel/imgs/bookmark.svg" width="30" height="30" alt="bookmark" title="新增書籤"/></a>
尤其令大家驚奇的是,這神女手中,更是握着一柄又粗又長的金鉞,比人還高。這是一種少見的兵器,能使這種金鉞之人,斷非隱居山野的無名之輩。
幼蕖與同伴互望,都看到了對方不解的神色。顯然,大家都沒想到青空界修行之人有誰是憑金鉞而成名的。
也不是沒往魔門去想,可這幾個年輕人對魔門所知不過了了,憑他們有限的認知,流傳於世的幾個魔門巨擘也非手持金鉞這種兵器。
而且,那神女寶相莊嚴,行的也都似是善事,應不是邪魔一流。
這座神女廟只一點略奇,無牌無匾,連廟門上方都無匾額,不知供的是哪位神靈?莫非,是不欲名號外傳?
<center><div class="mobadsq"/></center>
那路上所見老嫗口中的“娘娘廟”應當是出自百姓間的口口相傳,是附近民衆默認的一位神通廣大又慈悲仁愛的“娘娘”。
神女廟院牆裡外一片安靜,清量鏡未掃見人員出入,應當少有人來。但四圍整潔,顯見有人時時打理。
此地離魔門西北三州也遠,又經營了多年,若有爲非作歹,諒烏朔、東楚、廣平三州的道門也容不得這神女廟的存在。
六人暗裡一交流,愈發覺得茫然,且瞧瞧再說。
鄉野之地,隱居的散修爲減天譴心魔而積德行善,亦是有的,或許真的只需袖着手瞧個熱鬧,只當是長見識。
連一路上沒精打采的景明都忍不住好奇心了,她低聲問道:
“我們過去瞧瞧?”
江燕兒也猶豫了一下,似乎在逼自己開口,又不太拉得下面子,終是忍不住,道:
“民生福祉亦是我輩責任,我跟景師姐的意思。”
其他人自然更無異議。
幼蕖想了想,道:
“廟內不知還有些什麼,既然可能內有身具神通之人,未免引起誤會衝突,我們還是隱住身形爲妙,總歸小心些沒錯。”
衆人一聽,甚有道理。
幼蕖神識掃過左右無人,微微一頷首示意,景明當下取出一迭隱身符來。
這是大茂峰常見靈符之一,各人皆知用法,自取了一張貼定,山路上立時消了六人蹤跡,只他們彼此尚能感應到同伴所在。只要小心斂氣,便是普通金丹當面,也不能察覺有人。
<center><div class="mobadsq"/></center>
此符若遇高明之士,自是藏不住人的。只是眼下這不過是座山野小廟,並無高階修士出沒痕跡,大體可以用得。
輕風捲起,六人小心行跡,往清量鏡所示方向飛去。
飛過大半個山頭,聞得悠悠鐘磬聲響,空山幽靜,羣嶺環抱,金鐸之聲迴盪,真有肅穆人心之感。
那應該便是廟宇的所在了,衆人心頭一警,更是留意收斂了氣息,低低飛行。
又飛不多時,隔着密密樹杪,下方有人語傳來:
“什麼廟藏這麼深的山裡?怎麼還沒到?”
是個男子聲音,有些不耐煩,語聲卻有些虛浮,氣略短促,看樣子也是來求神靈保佑的凡人。
一女子聲音應他:
“相公,你莫急,剛剛不是已經聽到娘娘廟裡的鐘聲了麼?只是山路曲折,聽着近,走是還有一段路的。快到了。”
這聲音柔軟熨帖,是個賢惠妻子。
那男子又抱怨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