泽雨轩 > 古代言情 > 吃饭穿衣 > 汉语拼音

汉语拼音(2 / 2)

战后第三天,革命军重新进行了整编。

把所有班、排、连打乱后,先把会骑马的全部挑出,经过筛选,编制一个骑兵连,一个侦察排,一个通讯排。任命谢椿为骑兵连连长,苏横为连指导员,萧凌为一排排长,姜烈为二排排长,姜煦为三排排长。任命谢杉为侦察排排长,刘水生为通讯排排长。由于骑兵连都是骑兵,各排自行解决侦察工作。营部的侦察排主要服务于营部的步兵连。新编了通讯排,以后跟侦察排一样都会作为营级固定编制单位。侦察排主要任务是收集敌方各种情报和消息,必要时派遣战士混入敌人内部,策反敌方人员作为内应,到敌方阵营散布谣言,蛊惑敌人等等。通讯排由于都是一些仅仅会骑马的战士,主要负责联络各连、排,帮助各连、排相互之间,营部和各连、排之间传递消息和命令。

对于步兵阵营,任命张长有为一连连长,曹忠还是二连连长,童庆为三连连长。任命王三豹为一连指导员,刘大壮为一连一排排长,钟麟为一连二排排长,王冬虎为一连三排排长。任命张山娃为二连指导员,卫战胜为二连一排排长,刘木青为二连二排排长,王汉清为二连三排排长。任命马铁锤为三连指导员,何小麦为三连一排排长,刘大强为三连二排排长,王虎在为三连三排排长。

另外,把这些时日伤愈的、愿意归顺的俘虏、新投靠的青壮编制为一个新编一连,任命这次战斗中后方组织有力的天水镇镇长姬国栋为新编一连连长。新编一连暂时以训练为主,不设指导员,一排排长为牛光宗,二排排长为王威盛,三排排长为强烈要求从军,不在学堂读书的苏慎。

无战事时期,一连暂时驻守祁山村,西汉村和盐官驿,并同时负责盐官驿的盐井看护。等到麦收之后,革命指挥部就会招募劳工到盐官驿,继续进行淘井水、熬盐工作。与以前的每口大锅每天必须熬制六锅盐不同,营部给出的任务是每天每口大锅只熬制三锅盐。这样,就可以让劳工得到充分休息,有充足的体力和饱满的热情投入到工作中。未来的盐场,每天必须保证每名劳工吃饱饭,一日三餐饭量不限制,但决不允许贪占多吃不完。凡是发现丢弃食物的,罚饿饭一天。

二连与骑兵连开赴皂郊堡、两旦河、刘家山等地,勘探好地形后,组织当地百姓在险要关口处修筑城防工事,以排为单位驻扎看守。同时,二连与骑兵连还要趁着北方众多山村、村镇战后空虚,在新编一连的配合下,三个连协调把皂郊堡以南,天水关以北的广大地区进行土改。二连、骑兵连、新编一连可以自行招募青壮组建治安队、土改处。革命指挥部会派出部分执法工作人员协助这三个连审判那里的地主、土豪、恶霸。同时,革命指挥部会大力支持北方广大地区的土改工作,提供足量的黄豆,等到麦子收割完毕后,北方广大地区的百姓种植黄豆。

本来,姬国卿是打算麦收之后将革命军的重心转移到南方的西和县。由于不可预测的焦精忠事件,连日来把战火开辟到了天水关以北地区。焦精忠惨败后,这一带刚好处于一个权力的真空区,姬国卿正好趁机把这广大地区掌控在自己手中。

北方广大地区,地域面积比目前天水镇管辖的地区可能大很多,但是人口却少得可怜,原因就是前段时间的备战,近期的作战,让那里的大部分百姓都逃避到了天水关以南地区或天水县城附近。目前,天水关以北、皂郊堡以南广大地区的人口还不到两千,远低于天水镇目前的四千五百(里面几乎有两千人都是近期从天水关以北逃难过来的)。

在姬国卿的另一个时代,一个乡镇基本上都有好几万人,而今到了这个时代,差不多有六七个乡镇的地域,人口还不到一万,甚至只有六七千。不得不说,大明末年这个时代,由于各种原因,北方的人口下降得不是一般的厉害。就拿天水县城来说,在另一个时代是个省辖市,姬国卿不知道有多少人口,按照常规推测,一百万人是少说的。可是,焦精忠进山时才带了八百名新招募的青壮。按照这个时代青壮所占比例大约占六分之一来计算,天水县城才几千人。与后世相比,真可谓是十室九空啊!

这就是末世,是天灾不断、战祸不断、瘟疫不断的末世惨象。即便如此,还没等到满清入关后一系列的战争、屠杀、屠城,长江以北真正的十室九空还在后面呢。史载,满清入关到南明彻底灭亡的这十几年间,死于战祸的汉人将近达到一亿。可以说,满清的江山,就是千千万万个汉人的尸体给堆起来的!

在满清的史书上,抹黑张献忠是个杀人魔王,为张献忠立“七杀碑”,完全是因为招降张献忠,被张献忠拒绝。同时张献忠还奋力率部抗清,让满清吃了大亏,战败张献忠后泄私愤乱杀无辜。为平民愤,掌握了话语权之后的满清,把所有杀人的罪责全部推给了张献忠。一时间,张献忠就成了无知百姓们心中的杀人魔王了。

到了这个时代后,已经站稳了脚跟,最起码在西汉水河流域上游这一带,目前的革命军堪称山中霸王。

喜欢吃饭穿衣请大家收藏:(www.zeyuxuan.cc)吃饭穿衣泽雨轩更新速度最快。

最新小说: 皇上,咸鱼娘娘她不想出冷宫 农娇有福 春满京华 前世惨死!重生嫁傻王夺你江山 搬空侯府后,揣着孕肚去逃荒 与闺穿 云烟红妆 妖孽王爷盛宠之萌妃闹翻天 妻主请饶命 天子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