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别说,朱大贵人一句男腔一句女腔,哼唱得还真有模有样、惟妙惟肖的。跟着的几个家丁卫士见家主有如此雅兴,七口八舌的也跟着起哄:“土黄骡子驮丹桂,缠花行里没般辈。哈哈……”他们都是用方言唱的,如果姬国卿在这儿,估计一句也听不懂。
“猴崽子们也会唱呀?”朱臻钰笑道:“待剿灭了革命贼,皂郊堡以南祁山关以北都是老爷我的,到时候,老爷答应给你们每人续一房小妾,让你们年年搂着小妾乞巧节上唱这小曲。”
“老爷,”一个二十来岁的红脸青年道:“他们都有了婆娘,我还没有成婚呢,老爷能做主,给我讨个婆娘就行了。”
“刘五郎是吗?”朱臻钰看着那年青人笑道:“这事儿包在老爷我身上,不管能不能剿灭革命贼,从宕昌县请兵回到礼县,我就把府上丫鬟雨竹赏给你!”
“多谢老爷!”刘五郎在马上给朱臻钰作揖道:“老爷如此垂爱小人,小人肝脑涂地、在所不辞!”
朱臻钰笑道:“这算什么,等到剿灭了革命贼,你们这些天跟着老爷我顶着烈日跋山涉水汗流浃背的人,每人都有二十亩地的封赏。”
画饼加忽悠,不得不说朱重八(朱元璋,朱重八是朱元璋的乳名)的九世孙朱臻钰还是有些本事的。
老朱家有了大明江山,□□朱重八的子孙可谓是遍布天下。像朱臻钰、朱至铣这些有些头面的,还不在少数。几乎是,每个县都有老朱家有头有脸的皇族子孙。西和县早年间一度成为闯军的根据地,那里的皇族,也就是跟朱至铣、朱臻钰一个曾祖父的排行老五的朱徵铭及一家人被杀,西和县才暂时没有地位显赫的皇族。朱臻钰之所以能从舟曲县请到两千兵马,这跟他们这一枝儿的老八朱仲镐有分不开的关系。
朱臻钰这一枝儿,共有一个曾祖父,到他们这一代有弟兄十二人,天水县的朱至铣排行最末。他们这一枝儿,也就老四朱徵镞因功受封武都候,算是有个爵位,其余十一人中基本上都是子爵,为了称谓方便,都被成为“公子”,意思是“国公”或“郡公”或“县公”之子。
公爵,是高于侯爵,低于王爵的爵位,侯爵之下是伯爵、子爵、男爵。明明是子爵,却被成为“公子”,冠以“公”字,这其实就是一种尊称或抬举。
朱臻钰这一代,基本上还都有个爵位,等到他们的下一代 ,如果大明不亡的话,世子(长子)或许可能世袭他们的爵位继续被成为“公子”,至于说他们的次子、三子等等等等,就只能是庶民了。除非,他们日后为大明朝廷立下大功,得到了朝廷的封赏。
其实,在朱臻钰这一代,远不止弟兄十二人,而是有一百余人。能排在十二人之数的,自然是各家的世子,大部分都是世袭了父辈的爵位被成为“公子”的。他们的很多亲兄弟,都不能参与到这样的排行中,很多人不但成了庶民,而且还成了普通的农户。没有继承田产的,还有的成了佃户、军户或匠户,成为真正的“无产阶级”。
在宕昌县,也有朱臻钰的“公子”兄弟,那就是他们这一枝儿排行老三的朱之钎,同样是个子爵的“爵爷”。可怜的是,朱臻钰的这一代十二个世袭爵位的弟兄中,目前只剩下了老三、老四、老六、老八、他自己老九和老十二。其余的那几个兄弟,除了死于“闯贼”之手,就是被流贼土匪强盗所杀。朱臻钰、朱至铣两兄弟之所以提出到舟曲、宕昌请兵,就是因为这两个地方有他们的兄弟。
当然,老朱家皇族子孙,可远不止这些。再说,朱臻钰他们这一枝儿,也是朱元璋第十八子朱楩第五代子孙中其中一个子孙的后代,算起来已经是朱楩的第八代子孙了。若非朱楩的这第五代子孙当年立了大功,受到了朝廷的赐爵封赏,哪来朱臻钰这一代的“公子”称号?
当年,朱楩的第五代子孙有十二个儿子,十二个儿子(也就是朱臻钰的爷爷辈)都被封爵为“子爵”,朱臻钰等这些“世子”们才得以世袭“子爵”。若非如此,说不定朱臻钰就跟朱葆一样,是个连田地都没有,靠给他人种地的农户,或者靠一门技术混饭吃的匠户呢!
朱楩作为朱元璋的儿子,当年受封为岷恭王,建文帝年间,因朝廷削藩,被抓住了犯错的把柄削掉爵位,强制迁徙到福建。后来,朱楩的四哥朱棣赶跑建文帝,当了皇帝后,为朱楩平反。由于朱楩长子亡故且无子嗣,就封次子朱徽煣为世子,恢复王爵岷恭王,同时也恢复封地岷州。而今,朱徽煣的后代,没有一个王爵,原因是他的五代孙(朱臻钰的子侄辈)世袭的岷恭王被当年的闯军杀死。在陇西陇南这一带,朱徽煣的后代中,也只有他这个四世孙朱徵镞爵位最高,成为时下子孙中的翘楚。
成县、徽州(徽县)等地,原本都有老朱家的贵人。李自成在西安称帝后,大顺军越过大散关来到凤县、两当、徽州、成县等地,这里的朱家皇族子孙几乎被屠戮殆尽。朱至铣出使成县等地,难度自然比他九哥朱臻钰大很多。谁让朱至铣如今连家都没有,一家十几口都赖在九哥朱臻钰家,只有什么脏活累活都抢着干了。
春风得意马蹄疾,一路欢笑下,不觉间到了宕昌县。
喜欢吃饭穿衣请大家收藏:(www.zeyuxuan.cc)吃饭穿衣泽雨轩更新速度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