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水那边,五千后营老兵和牛家军的一千老营兵战斗力最强,可惜明争暗斗得厉害,不能形成合力,姬国栋、姬国卿兄弟二人为此大费周章,最近才刚刚弥合了后营兵和天水兵、牛家军之间的大裂痕。
天水新编一团组建后,又借机在天水编制了侦察一团,派团长谢杉亲自到天水协助姬国栋,这才让李过的后营逐渐安分下来。
天水这边还没有完全收拾住,凤县这边竟然出现了五千清兵。
把全部的革命军都调集至凤县,也不一定能胜,这该如何布置?
姬国卿、李运通急匆匆地跟着通讯兵走进指挥部,听了谢椿大致言语,又看了凤县革命军一营长刘大壮的书面报告后,姬国卿也是眉头紧锁。
五千清兵,相当于革命军五万战士的战斗力,这该让革命军如何应付。
难道,革命军从此放弃凤县、徽县、成县等地,让出陈仓故道这条川陕通道?
姬国卿非常清楚,五千清兵从宝鸡经过大散关、青石崖等险要关隘出现在凤县的黄牛埔,其意不在革命军这里,而意在入川。只要革命军不跟这五千清兵纠缠,清兵就不会在凤县、徽县、成县等地过多停留,很快通过后前往汉中、四川。
可是,第一次跟清兵接触,革命军就采取不抵抗姿态,日后等到全天下汉人都把清兵视为恶魔时,革命军是不是也跟清兵一样被世人唾骂?
五千清兵,人数不是很多。
可对革命军来说,这不啻洪水猛兽,实在难以抵挡。
五千清兵,敢深入到汉中、四川去,显然有极强的战斗力。
当然,姬国卿还清楚一个重要原因。这就是清兵此时还站在舆论的制高点,他们这是在平息祸患大明的匪贼流寇,属于堂堂正正的“正义之师”。
清兵入关时,不过数万人,绝对不超过十万,而如今呢?
恐怕不下二十万!
原因不是满人突然增多了,而是投降满清当走狗的汉人越来越多。
姬国卿相信,这五千清兵通过陈仓故道进入汉中和四川,很可能日后会发展到五万人、五十万人。
怕死的明军和大明官员太多,他们中间绝大多数人都是不战而降,甚至是早早地投靠了满清。
姬国卿更相信,出现在凤县的这五千清兵,里面真正的满人顶多有两千,超过一半的清兵都是留着金钱鼠尾的汉奸。因此,当下的清兵跟入关之前的清兵比起来,战斗力大打折扣。
经过多年的战争,满人富足了起来,很多人腐化奢靡堕落了起来,根本谈不上什么战斗力。
入关之后,满清的大小战役,主要是靠满人指挥,汉人冲锋来展开的。
一来满清的战线拉得太长,仅有的满人根本顾及不了这么大的地域;二来满人也一时半会儿提供不了那么多的兵源,他们只能用投降过去的汉人军士添补。
姬国卿记得,满清在多尔衮主持下,入关进入北京后,六七岁的福临登基为顺治皇帝,把北京城当做了满清的都城。
福临于去年八月份在北京称帝,建元顺治,十月份多尔衮便下令剃头。
在京城附近遭到了广大汉人抵制后,多尔衮见机不妙,赶快取消了剃发令。
由于满清的第一次剃发令持续时间很短,河南、山西、陕西、江苏等,以及这些地区以外的地域,尚不知多尔衮下达过剃发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