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日,杨晨轩和陈菲直接去了德胜电子厂,电子厂比杨晨轩想的要偏僻了不少,不远处就能看到水田和村庄,但因为这你人多,也形成了一个小小的商业区。
德胜电子厂的老板叫方根生,是香江人来内地开工厂的,为什么出问题,杨晨轩不清楚,陈菲也不知道具体的原因是什么。
杨晨轩和陈菲过去的时候,是一个叫徐广才的人接待的,这人是德胜电子厂实际管理者。
徐广才和两人客气的打了招呼,然后问道:“陈老板、杨老板,我们方董实在是太忙了,香江和鹏城两地跑,今天恰巧他在香江,没有时间接待两位,还请两位见谅。”
杨晨轩知道,这些都是客气话,不过这也不重要:“没关系,我们只是来看看工厂的情况而已。”
客套了两句,徐广才做了一个请的手势:“杨老板、陈老板,里面请,其实工厂的情况,我比方董还熟悉,两位有什么要了解的,尽管问我。”
三人先看的是车间,工厂有一栋办公楼、两栋宿舍、四栋大厂房、一个单独的仓库。
目前工厂主要做的有电视机、录音机、收音机、音响、VCD,其中录音机和收音机是在一栋厂房。
这五种产品的生产线都挺齐全,不过都是组装,自己基本不生产零部件。
主要的机器大概就是那些流水线,其他都是一些小设备,不过其中一些测试的设备似乎还挺贵的。
工厂生产的东西,很多都是出口的,因为方根生是香江人,所以他大部分都是做外贸。
内销的产量大概只有三分之一。
杨晨轩转头问陈菲:“陈姐,你给我的资料里,好像没有说外贸的事情吧?”
陈菲摇头:“没有!”
徐广才解释说道:“两位,这些外贸的订单,到时候方董会直接下单给工厂的。”
杨晨轩说道:“那也就是说,我们不用对接国外的客户,我们对接方董,方董就相当于一个中间商。”
徐广才略有些尴尬的点头:“差不多是这个意思。”
杨晨轩其实更愿意接触外商,这样的话可以熟悉一下外贸。
但这些订单都是方根生自己的,他不给,谁也没有办法。
而且,他会继续把订单下到工厂,也就能维持工厂正常的运转,如果没有足够的订单,员工没有事做,那才是最坑的。
在车间转了一圈,基本没有什么可看的,全部都是流水线,全部都是组装,不过看样子,工厂的订单还是很多的,到处都堆满了货。
看完车间,又去看了食堂和宿舍,这些倒是没有什么特别的。
这个工厂真要比起来的话,这些建筑还不如杨晨轩的致诚服装厂好,规模也比不上计划之中的服装厂。
接着又去了办公室,因为杨晨轩他们只是第一次来接触,所以并没有看各种账本。
最后去看了一下要连着一起出售的地皮。
说实话,地皮其实挺大的,杨晨轩大概估算了一下,加上目前的工厂,这里有将近两百亩地。
说实话这里的低价绝对被低估了,现在发展起来的地方,以后几乎都是中心发展区域,就这两百亩的地皮,用不了几年就能涨到四千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