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号高地。
赵保田在这个地方修碉堡已经有几日了。
他的心态已经发生了变化。
不再像刚被抓过来那样闹腾。
刚被抓来那会儿。
他天天嚷着他是冤枉的。
他不是汉奸。
也不是汉奸家属。
赵三林虽然当了皇协军。
但也惩治了四里八乡的恶霸地主。
但没有人能听得进去他的声音。
回应他的。
只有鞭子。
赵保田被打了几回。
他接受了现实。
除非鬼子再重新把国军打败。
那样的话。
也许赵三林会来救他。
但赵保田不那样想。
他现在虽然被国军误会了。
但他不希望国军败。
他一个人受罪没有关系。
他不希望自己人的军队战败。
赵保田虽然没有读过什么书。
脑子也不活泛。
但道理还是懂得的。
国军战败,小鬼子奴役整个国家,那时候人人都是亡国奴了。
眼前。
虽然搬运石头的活儿吃力。
虽然他腿脚不太便利。
所幸这些年身板子养的结实。
还能吃得消。
他不但干活不偷懒。
反而相当的卖力。
因为他知道这是在给自己人的军队修碉堡。
不是给鬼子修。
这是在给自己人的军队帮忙。
而反观其他那些汉奸或者是汉奸家属。
要么有人偷懒。
要么出工不出力。
唯有赵保田一人。
干的那是相当的出色。
于是乎。
有风凉话就传出来了。
“这赵保田简直就是个蠢货啊,干活那么卖力,也不怕把自己累死。”
“就是,别看皇军暂时败了,但皇军很快还会打回来的。只要我们坚持到那时候,我们就还能继续站起来。而把身体弄垮了,可就没啥意义了。”
“没错,现在的战争形势乃是皇军锐不可当,国军只是暂时获得了一点点优势而已,等着吧,皇军很快就会打回来的。”
“这个赵保田脑子是个榆木疙瘩,我劝了他几次,他都听不进去,我真是不理解,赵三林怎么会有这样的爹。”
“还是少说两句吧,赵三林不好惹啊。咱说话声音也小声点,千万千万别让赵保田听见了。不然的话,后面皇军打回来,他跟赵三林告我们的状就不好了。”
“对对对,赵三林是个睚眦必报的小人,必须要小心。”
“赵保田干活这么卖力,就算他体格强壮,估计也撑不了多久。我在想,他能不能坚持到皇军到来啊。”
“管他呢,不管怎样,我们别学赵保田这傻子就是。”
……
劳工们对赵保田有风言风语。
看守劳工们的国军士兵们。
仍然也有着嘀咕。
他们时不时凑一起。
对着赵保田议论着。
“我说这个赵保田是不是脑子不正常啊,这么多人,就他一个人干活最卖力气了。”
“会不会是他故意卖力气给我们看,想要给我们留个好印象,最后相信他是无辜的,把他放了?”
“我看不像吧,这个赵保田看上去不像那种会耍心计的人。”
“管他呢,有人卖力帮忙修碉堡,这就行了。你赶紧去把那些偷懒的人再使劲抽几鞭子,这些狗汉奸,以前帮着鬼子祸害乡里。现在给我们修碉堡,一个个还偷奸耍滑的。”
“我在想,这个赵保田会不会真抓错了呢。我问过他,他为什么干活那么卖力气,他说他盼望着我们能打胜仗。”
“这怎么能有错,这个赵保田的三儿子当皇协军,据说很得特高课赏识,你看看当时他家里那堆积的礼品,那都是四里八乡各大汉奸财主送礼。就冲这个,他这个汉奸家属帽子就摘不掉了。”
“可村民也有说他大儿子赵大林参加了我们国军的队伍啊。”
“但这也只是说,也不见赵大林露面,谁知道真假。”
“还有,这赵保田的二儿子赵二林是个二流子,仗着赵三林皇协军的名头横行乡里,这是一个乡霸,也不是啥好东西!”
“我觉得不管怎样吧,这个赵保田如此卖力干活,表现不错,这样的人对于修碉堡的工期也有好处,等会开饭的时候,给他多发俩馒头吧。”
“可以,这样一来,可以刺激其他劳工。”
……
就这样。
中午开饭的时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