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3、产生分歧
钟仁正专一和守信的品质,让本想刁难他的卫璃,瞬间变得老实。
她很羡慕钟仁正的夫人,得到了许多女人渴求,而又无法收获的爱情。
经过这个插曲之后,卫璃默认他“老大”的身份,静静聆听他的分析。
别说,钟仁正替大伙分析的内容,不光有理有据,而且符合情理。
然而他的设想非常大胆,甚至让人难以接受。
因为他列出的几种可能,其中有一条便是受害者撒谎。
钟仁正不知对方为何撒谎,但他经历过这种事情,只要没有确凿的证据,那就不能排除在外。
“钟帮主,您知道这种事对受害者有多大影响?她们为什么要拿名节撒谎?”
卫璃和钟仁正争论一会,再也控制不住情绪,怒道。
毕竟她没见过这事,不敢、也无法相信这个事实。
看到卫璃的勃然大怒,钟仁正的面色如常,他没有着急辩解,而是等她冷静下来,这才解释。
“五年前,我有一个办事得力的手下,忽然被人状告;那人说他在一次聚会上,灌醉其中一名女子,然后侵.犯了她。”
“不知是谁在背后运作,使得这事影响很大;我当时迫于舆论压力,不得不将他下.狱。
“三天后,那人在狱中服毒自尽,听说他即将迎娶的新娘,因为这事嫁给了别人;他得知此事万念俱灰,最终决定结束生命。”
钟仁正重重地叹息一声,对那些曾经的回忆充满愧疚。
他当时做得最错的事情,便是没有检验受害者的身体。
通常来说,一个人若要陷害对方,势必不会牺牲太多。
诸如那类假戏真做,然后再去申诉的事件,发生的概率很小。
这种通常只用于警惕性很高、或者身份地位高的对象。
卫璃听过这一案例,脸色变得十分难看,钟仁正讲这事的本意,只为证明他最后的观点。
这些活生生的案例,远比任何道理更加让人信服,卫璃害怕这是真的,心里十分惶恐。
“钟叔叔,如果有人陷害那人,敢问是谁做的?动机是什么?”
李瑞哲看到卫璃面如死灰,知道她的心理防线崩溃,他连忙出言询问,以此转移卫璃的注意。
“经过我的深入调查,他即将迎娶的那位新娘,早被一个豪绅公子看上;他花钱雇佣“受害者”接近对方,然后编造谎话骗人。
“那人的计划非常周祥,先灌醉我手下,让他误以为酒后乱.性,然后设法闹大这事,引导民众向我施压;最后,他如愿以偿地抱得美人归,耍了我们所有人。”
“那……那您后来得知真相,有没有找他的麻烦?”卫璃焦急道。
“没有。”
“这是为什么?”
钟仁正默默地喝了口茶,感慨万千道:“我不知道该怎么解释,只能用一句话回复你;正义比黄金还要稀缺,更别提这种迟来的正义。”
……
……
一顿本该商讨出结果的宴会,伴随钟仁正的插.足,还有不同思维的碰撞,最终闹得不欢而散。
卫璃窝了一肚子的火,怒气冲冲地走出酒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