泽雨轩 > 都市生活 > 溯流文艺时代 > 第二二二章 赤膊上阵

第二二二章 赤膊上阵(1 / 1)

“没什么。”于东摇头回应,“只是没想到他写得这么好,比起之前,要进步很大。”“是吧,我也觉得很好,他很有天赋啊。不过感觉他的行文风格还是有些你的影子在,虽然没见过他,但是只看文字就能看得出他很崇拜你。”于东笑着点点头,阮小虎确实受到自己不少影响。至于这篇小说里面写的内容,于东一开始没往自己身上想,但是里面的一些细节让他没办法不把里面的事情往自己身上联系。如果里面写的是真的话,那小虎当时看的那篇小说就应该是《一天》。但是于东也不敢完全确定,文学创作这事……说不定是阮小虎在自己身边待时间长了,觉得自己帮了他很多,后来又看到《一天》,然后结合跟自己在火车上的那场相遇,有感而发写了这样一篇小说。不过不管这事是真是假,于东都不方便跟人说,即便是程砚秋都不行,因为这关系到阮小虎的以后。如果阮小虎只写这一篇小说,以后封笔不再发表小说,那也就无所谓了。但假如他以后写出了一些名气,这事对他就很有影响了。虽然人们对作家的私德非常包容,但也不排除因为这事毁了他的可能。“怎么样,有没有一种自己教的学生终于学成的成就感?”程砚秋笑盈盈地看着于东,“其实你们之间,跟小说里面是有点像的。你经常借他书看,平时还会指导他,不也改变了他的人生么?”“成就感嘛。”于东也笑了,“有,但是不多,这小子还差得远呢。模仿我的痕迹太重,连你都看出来了。”“什么叫连我都看出来了,我看你是找打!”于东缩了缩脖子,然后一抬腿跨上自行车,“扯呼——”程砚秋喊了两声,然后迈着长腿赶了上去,一跃就上了后座。她已今非昔比,一整套上车的动作行云流水,稳稳当当上车之后,不用再做调整,双手也不需紧紧抓着于东,一手拿杂志,另一只手还能腾出来去挠于东痒痒。“落落同志,注意安全驾驶。”于东扭着身子说道。“你不是吹牛说不扶把也能骑么?”……转眼到了十一月份,小说集的事情吉米已经谈好,最终还是交给了川省人民出版社。人民文学出版社那边虽然接受版税的形式,但是给出的版税点比川省人民出版社那边少四个点,这样的差距吉米当然接受不了。其实人民文学那边对这次的小说集计划并不太看重,他们更加关注《向西》的单行本,在谈判的时候,出版社那边也透露给吉米一些信息,假如《向西》在《当代》上发表后反响不错的话,他们会考虑以比较高的版税点来出版《向西》。……十一月初,徽州府的游客并不算多,阮小虎运气不错,虽然已经进入淡季,却依旧每天能够带个小团。当然,他带的小团,其他人未必愿意接。其他导游都忙着“挣大钱”,像是那种“关系户”,打过招呼不能宰的游客,其他人都不想要,阮小虎却来者不拒。这次带的是两对老夫妻,他们穿着讲究——能出来旅游的基本不会穿得很差,不过这四位的气质一看就像是读书人。早上阮小虎去接他们的时候,一眼就看到其中一个老头手里拿着一本《当代》。这杂志这两天才出来,阮小虎自己都还没看。他通常会去书店在《钟山》《收获》《当代》《花城》这几本杂志中买上一到两本,书店老板跟他很熟,经常会借其他几本给他看。所以虽然经济拮据,但是这些杂志他总能都看到。他现在一人吃饱,全家不愁,赚了点钱大部分都拿来买书了,除了跟导游有关的工具书,剩下的都用来买文学类书籍。之前他在《青年文学》发了篇七千多字的小说,稿费拿了近两百,拿到钱后,他第一反应是后面可以多买几本书了。将游客带到旅店办住宿,办好后阮小虎听到拿杂志的老头跟另一个老头说:“这期《当代》又出了个大长篇,只有一半,你猜是谁的?”“谁的?”“于东的。”“于东啊,他也写长篇了?”“瞧你这话说的,之前《收获》上的那篇《混沌日记》不就是长篇?”“嘿,《混沌日记》我感觉一般,有些取巧了。倒是同期发表的《活着》很不错,余桦的语言朴实些,但是生命力显得更强。”“你呀,是有偏见了,我就觉得《混沌日记》很不错。当然,这篇《向西》显然更好……”阮小虎听到于东两个字的时候,眼睛就已经开始放光了。于老师又发小说了?他目光炯炯地盯着老头手里的《当代》,那眼神像是要把杂志给吃进去一样。老头看到阮小虎来了,笑道:“小导游,房间弄好了?”随后他又注意到阮小虎的目光,好奇道,“你平时也关注《当代》么?”阮小虎点头回道,“闲暇的时候会看看,没想到于东老师的作品也会发在《当代》,他之前的作品基本上都在《收获》和《钟山》发表。”“还有《科幻世界》。”老头笑道:“看来你对于东确实挺了解的。”阮小虎倒有些惊讶,他没想到这老人家一把岁数还看《科幻世界》。“老胡,看把你高兴的。”另一个老头说道。老胡笑道:“我不高兴,谁高兴?”说着他又将杂志递给阮小虎:“我看差不多了,借给你看吧。”“这怎么……”“没事,看完记得还给我就行。”说到这里,胡月明忽然想起了某个借书不还的不肖徒。……《向西》一出来就引起了广泛的关注,《当代》一年才出几部长篇啊,所以基本上每出一部长篇都会引起关注。特别是《白鹿原》正畅销,《当代》最近很受读者青睐。另外,于东这段时间也确实是火,《生化危机》先不说,改编自《寡妇之死》的电影《软刀》引起的反响不小,为原著带来不少名气。按理说,现在说什么都为时尚早,这部小说才发表一半,一切还要等到全文发表完才能作定论。但是批评家们已经等不及要动手了。八十年代中期,国内开始兴起寻根文学,一批批乡土作品崛起。跟寻根文学密切相关的就是拉美起来的魔幻现实主义,现在人们一提到寻根文学,就会想到魔幻现实主义。《向西》也不例外,才出来一半就被打上了寻根和魔幻现实主义两个标签。一部分人觉得《向西》不过是寻根浪潮中,一部不太魔幻的魔幻现实主义作品,实实在在的平庸之作。但另一部分人又认为,《向西》恰恰走出了一条中国的魔幻现实主义道路,现代的作家们可以学习拉美的成功,却不应该死盯着魔幻两个字,应该充分表现国内文学的特色。还有一部分人将《向西》跟魔幻现实主义区分开,认为这部小说就是套了点魔幻色彩的全景式现实主义小说,甚至可以归为新历史主义小说。批评家们起了争执,大家各持己见,谁都说服不了谁。本来这事没什么大影响,批评家们相互争论,都没说什么太过火的话。这些年的批评家还算克制,胆子都不大,撸起袖子干的比以前少多了。但是这时候忽然出现了一个导火索,直接把炸弹给引爆了。余桦因为看到有人批评于东,觉得十分不爽,在《文艺报》的文艺作品创作交流栏目发表了一番“暴论”,矛头直指批评家。“我觉得作家和批评家是有很大区别的,批评家在应对经典作家时,仍然想法设法找到他们作品中的破绽……事实是任何一部伟大的小说都是有缺陷的,因此批评家总是理直气壮。有些批评家总喜欢教小说家写小说,就像是太监总喜欢教别人***。于东的《向西》在我看来,即便只有这半部,也称得上是经典之作,但即便是这样的一部作品……”这番“暴论”一出,之前骂于东的一下子坐不住了。干吧,撸起袖子干吧!干死这个余桦,之前先锋文学大行其道的时候没把你骂死,这次可饶不了你。他们现在不但骂余桦,还将于东骂得更狠,之前还算克制,现在基本上是刀刀见血。最牛逼的是,有一个叫方言吾的批评家对《向西》进行分段批评。其中有一处批评让于东印象颇深。“整个第十一章,两千五百七十多字,却分为了六十五段,每段不足四十字,此行文风格大大受到外泽雨轩 zeyuxuan.cc

最新小说: 伴生面具 佑君安 重生在高武世界的我能徒手搓万物 星印诀 洋超蜜灿 出名真的很简单 象棋俗人 转世仙人的现代日常remake 我是大玩家 我的日常笔记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