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7章:缺人我给你找便是
“回禀大帅,如今正值夏收时节,除去少数无地百姓,以及家中人丁富余者,百姓多数在家收获夏粮,并准备完税以及补种等事宜,加入军屯的意愿并不强烈!”
“意愿并不强烈?”
“正是!”
“怎么会,军屯给出那么丰厚的条件,百姓怎么会不愿加入呢?”
“回禀大帅,主要是因为开荒令的影响,普通百姓之家虽然一年到头开不出多少荒地,但若全家齐上阵,一年开出四五亩地并非难事。
而百姓新开出来的荒地,根据大帅当初发布的开荒令,不仅田地直接归开荒者所有,还减免了大量的赋税,所以相比之下,百姓们更加愿意自己开荒,而不愿加入军屯!”
赵蒙生把近两天反馈上来的情况告诉给了朱子明,同时也将军屯与开荒令互相抵触的地方提了出来。
这是一个政策性的问题,开荒令乃是原先三项政令中最基本的一项,不可能因为与军屯抵触就将之废除,毕竟那不符合将军府的长远利益。
开荒令真正厉害之处也不在此,而在于那种对于人口的致命吸引力。
据不完全的统计,仅仅实施开荒令的半年时间内,流入将军府治下的人口就有将近三万。
三万人口在古代基本相当于半个县的规模,一个中等规模的县的人口就在六万左右。
换句话说仅仅通过一项政令,朱子明就搬空了元廷或者其它义军势力的半个县。
如此日积月累之下,他将变得越来越强,而敌人则终将因为人口的流失越打越弱。
因此,之前即便有人看出了两项政令的冲突之处,也没人去跟朱子明指出问题的存在。
大家都知道相比之下,开荒令要重要许多,不仅能够吸敌人的血,还能创造大量的自耕农,乃是一味性情温和的治病良药,是能够根治目前社会痼疾的病方。
军屯则是一味猛药,最大的意图是让征南军军事实力快速强大起来,对征南军整个集体益处更大,对大多数百姓而言则有些尴尬。
毕竟有更好的开荒令摆在那里,军屯实在很难让他们产生兴趣。
了解了事情的始末,朱子明才知道这个问题是真的伤脑筋,不可能为了军屯把开荒令废了。
也不可能轻易去把开荒令给改了,那么到底该怎么做才能解决人手不足的问题呢?
“你说说看,有没有什么好办法?”
“回上位,属下通过与周将军请教屯田经验,得出了一个解决问题的法子。”
“什么法子?”
“流民、灾民和将军府治外的诸多无地农民!”
赵蒙生的话算是说到根子上,唯有破产的流民、灾民以及无地的农民才会接受征南军的军屯,以及那种近乎于盘剥的五五分成法则。
而在征南军治下已经安家的农民或多或少都开出了属于自己的一亩三分地,再想把他们从自己的土地上拔出来,难度不亚于登天。
既然难度很大,那便干脆绕开他们,从流民、灾民和外地的无地农民入手,如此一来岂不简单轻松多了?
现在问题转换了,变成了该从何处去找寻足够灾民、流民以及无地农民,然后再把他们带到征南军治下屯田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