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入类广告其实出现的很早,也不违反任何法规。
商业影视类的东西里头,其实也经常出现。
只是这里头有一个原则,那就是植入类的广告如果太多,那么必定会影响消费者对于文创作品的观感。
比如一部电影,你要是广告满天飞,就等着被骂出翔来吧。
所以这里头有一个平衡的度要拿捏。
而且直接塞广告进去,那其实是比较低级的手法,真正高级的手法并不是植入某个具体的品牌。
而是植入一种消费观念。
比如如今奶茶专卖店不是还很少甚至在二线城市见不到么。
那么就可以在文创产品之中,尤其是青春爱情类的这类茶品中夹带一点私活,给观众们留下一些印象。
不用强推,只要叫大家看了,能知道还有这样的店子就成。
再刻意的于奶茶店中安排一些经典的,动人的,情感浪漫桥段,恩……完美!
当然,这么搞也需要有倚仗的。
首先你就要资金充足,最好能够占据起码一个城市的该行业市场,然后再推文创产品做软广告。
不然的话,你这广告就是给同行们打的。
这里头成本确实不低,毕竟文创类的产品投资,本身就是一个于其他行业不同的投资类型。
文创产品投资最大的问题是什么?
还不是影视剧的拍摄成本太高,比这投资高的行当多了去了。
真正导致类似投资风险大的,是文创类产品能否上映,能否受欢迎这一点。
华夏每年拍摄出来的电影,能有十分之一上映院线,那就不错,大部分其实都是没人要的东西。
电视剧其实也是类似的情况。
而且就算是能够上映,是否能红,也是一个巨大的问题。
甚至不在乎是真红还是黑红,黑红其实也是红,也有巨大的操作空间,可以炒热度的。
烂到一定程度,也能获得知名度和话题。
可惜,这其中的规律,有无数人研究过,但就是不得其门道。
什么片子能红能火,这谁也说不准。
当然,电影工业比较发达的地方,比如米国的好莱坞,它是有一套自己的工业规范的。
可以以流水线的方式生产电影。
真正的精品很难出,烂做也经常有。
但是卡在水准线以上,可以卖钱的文创作品其实也很不少,不说是大部分吧,但起码做到收支平衡有盈余,那还是问题不大。
可这样的工业化电影生产线,全球也就人家一家啊,华夏如今的电影产业基本还是小作坊类的生产模式。
距离人家的差距……恩,该怎么说怎么说,那还是比较大的。
这个影视产业化的发展,是一个很漫长的发展过程,起码二十年内无法做到。
林亭枫熟知未来,自然明白这一点,也很清楚文创产业的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