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雨华的一句话,相当于压弯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那些踟躇着保持观望的人,都纷纷加入签约的行列。
门口,陈采薇坐在摩托车上,脖子挂着摄像机,已经等了有一会儿。
林雨华坐在摩托车后座,“出发!”
车子启动,前往附近养殖户刘友秀的家中。
路途中,陈采薇询问道:“就凭两张照片,你打算怎么让刘友秀说实话?”
林雨华淡笑着道:“一个村妇而已,见识浅,两张照片足够把她唬住。”
“我们谎称杨万年等人和赵振邦一起被捕,并交代出了投毒的事,都是刘友秀一个人做的。”
“为了逃避罪责,刘友秀会把责任重新推给杨万年,间接的承认投毒事实。”
听到这个结果,陈采薇并不吃惊,而是反问道:“你说的这一套,我在国外上反侦察课时曾学到过,你又是从哪里听来的?”
林雨华哈哈一笑,“无师自通,自学成才。”
嘎吱一声,车子停在刘友秀的养鸡棚前,可里头早已经人去楼空,只剩一地鸡毛。
杨万年正站在门口,神色从容,面带笑容的望着林雨华。
“林先生,你还是来晚了一步。刘友秀一家已经畏罪潜逃,据说是回了缅北老家,人铁定是找不到了。”
听得这话,林雨华脸色蓦的一沉。
怪不得刚才在宴会现场,怎么也找不到杨万年。
原来这头老狐狸早就嗅到了危险的气息,自知道没办法挽回局势,就想办法止损,提前遣散了刘友秀一家。
七十年代,还没有天眼系统,甚至户籍制度都不完善,想要找到一个人,犹如大海捞针。
更何况,并没有直接的证据,能够证明刘友秀犯罪,警方也无法展开追捕。
从杨万年离开会场,到现在已经接近一个小时,想要追击已经不可能。
林雨华冷哼一声,“你反应倒是够快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