泽雨轩 > 历史军事 > 帝国时代造反实录 > 第226章 三大儒

第226章 三大儒(1 / 2)

以“楚”作为国号,众人也都是赞同的。

“沈”虽然也能用,但是毕竟只是春秋时期的一个小国,而且还是楚国的附庸,用作国号的话很不够排面。

而且用自己的姓做国号,从古到今基本是没有的。沈墨想一想觉得别扭。

其实他想曾经想过用“周”作为国号,周既有历史上的八百年江山,这个字本身也有圆满统一的意思。

但是一想到自秦以后,凡是用周作为国号的都很短命,尤其是用周作为国号在衡阳称帝的吴三桂死了也就两年时间,沈墨自己直接在心里就否决了。

况且,就算目前用“楚“做国号,以后称帝以后也可以改的。

朱元璋昔日被小明王韩林儿封为吴王,但是后来当皇帝正式立国后还是改成了”明“这个历史上从未有过的国号。

以后若是有必要,也可以再改的。

定下国号之后,下来就是设定组织架构了。

其实明清两代,作为封建统治的官僚系统已经发展到了一个非常完美的地步了。

清代继承明制,也基本上全盘继承了明代的政治制度。

沈墨虽然来自后世,但是却一直明白一个道理:后世的很多制度可以借鉴,但是却不能生搬硬套。

世界上从来没有完美的制度,如果非要说有完美的制度的话,那也必然是最适合当时的社会发展状态的。

无论是原始社会的部落制度,乃至奴隶时代的分封制还是秦大一统后的官僚制和分封制的结合,到后来的资本主义或者社会主义,都是社会逐步发展的结果。

如果有人非要在二十一世纪搞封建帝王制度,那纯粹是自己找死。

别说二十一世纪了,二十世纪初,满清刚灭亡才几年,袁世凯还想过一把当皇帝的瘾,就被天下人一起起来反对,只当了八十一天皇帝就嗝屁了。

逆时代潮流而行,肯定要被时代所淹没的。

采用什么样的政治制度,除了要符合社会发展潮流之外,还要具体地考虑本国的实际情况,不能一概而论。

所谓的皿煮不一定适合所有国家和地区,没有放之四海而皆准的道理,同样也没有放之四海而通用的制度。

同样的道理,要在原始社会搞资本主义,要在封建社会搞自由皿煮,根本更是一场天大的笑话,只会让自己的统治更加快速的分崩离析。

王莽那位老兄从个人才能上来说的确很牛,但是却有点过于理想主义里,脱离了现实瞎胡整,结果好不容易篡位建立的新朝存在了十五年就完蛋了。

当时的社会根本就没有给他那些标新立异的制度生长的土壤,他不失败才是没有道理的。

世易时移,因地因时制宜,才是最正确的做法。

沈墨可没有疯狂到要在十七世纪当总统的想法。

到了要讨论组织架构的时候,沈墨还是打算先听听于成龙的意见。

最新小说: 他是大夏之皇,他要上天 陌楚 北宋大表哥 崛起之我的阿根廷 我的两千四百年日记 三国突将 我在红楼改气数 重生南美做国王 万事记录 天中游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