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章 陆地剑仙(2 / 2)

陈平安点头道:“可以。”

很快,三只翠绿小书箱就从众人的视线中消失了。当然,如果练气士凝神视之,它们便会现出原形。

年轻剑客最后重新望向魏晋,这位东宝瓶洲最年轻的上五境修士,而且还是战力可以拔高一境的剑修。

不惑之年的上五境,不管放在什么大洲,哪怕是泱泱浩大的中土神洲,一样是足够骇人听闻的天之骄子。

风雪庙魏晋和大骊宋长镜在山上修士而言的“年轻”一辈中,是当之无愧的南北双璧。如今他们一个破开十境跻身剑修十一境,一个达到传说中的武道止境第十境,果然都没有让人失望。两人“一文一武”,未来成就皆是不可限量。

年轻剑客笑问:“不知魏剑仙此次赶赴大骊,除了解决今日风波,可还有其他想法?”

魏晋笑着反问道:“若是没有其他想法,会如何?有,又会如何?”

年轻剑客直截了当道:“若是仅仅游览风光,除去大骊几处禁地,其余地方都欢迎魏剑仙莅临,如果不嫌弃,在下愿意作陪;若是趁着大骊局势动荡有所图谋,那么在下便会挡在这里,亲自试试看魏剑仙的飞剑到底有多快。”

魏晋收起手中名为高烛的名剑,悬挂腰侧:“风雪庙内,我素来最为敬重阮师,只是因为各种原因,一直素未谋面,故而接到阮师从骊珠洞天传出的太平牌信息后,便接下了一桩任务,护送这些孩子去往大骊边境野夫关。所幸中途遇到一位名叫阿良的前辈,指点了我一番剑术,才有此次闭关破境的机缘。所以我这次北上,你不用担心什么。”

年轻剑客以诚待人,魏晋本就是磊落豁达的性格,并未将他略显生硬的姿态视为挑衅,而是袒露心扉道:“如果你想要切磋剑术,我是很乐意的。之前本以为家乡东宝瓶洲已经没有继续游历的必要,听了阿良许多关于外面的说法,我便很想去倒悬山看一看,去阿良历练的地方,真正砥砺自己的剑道。”

正因为走过很多地方,见过很多人,魏晋才更加清楚“坚持”二字的可贵。

一边的老道人根本插不上嘴,也完全没胆量开口说话。毕竟,一个赫赫大名的风雪庙魏晋就足以让他感到窒息。

上五境修士,在东宝瓶洲是何等凤毛麟角的存在!须知十境修士就已是一国砥柱,无一不被君王当作镇压国运的供奉。上五境练气士,哪一个不是神龙见首不见尾?那可是能够开山立宗的存在。东宝瓶洲王朝林立,但是以“宗”字作为后缀的仙家府邸又有几座?屈指可数!

魏晋双手抱拳,对年轻剑客说道:“后会有期。”

年轻剑客亦是抱拳还礼,道:“希望将来能够在东宝瓶洲听到从倒悬山传来的关于你的消息。”

两名剑修相视一笑。白首如新,倾盖如故,即是此理。

陈平安轻声道:“走了。”

李宝瓶、李槐和林守一点了点头。

目盲老道人一咬牙,壮起胆子小心翼翼问道:“这位仙师,小道有两个徒儿被楚夫人……留在府中做客,能否让小道带着离开?小道只怕徒弟们粗鄙顽劣,会不小心坏了楚夫人的规矩……”

年轻剑客转头对楚夫人温声说道:“能否放行?”

楚夫人点头道:“既然大人发话了,妾身怎敢不从。”

这位深藏不露的京城守门人推剑出鞘寸余就能够挡下魏晋的第三剑,分量有多重,楚夫人心知肚明,总之绝不是她能够抗衡的。哪怕是巅峰时期的她,坐拥山水地界的庇护,一样毫无意义。更何况她算不得货真价实的十境,而这位墨家豪侠出身的古怪剑客,天晓得会不会跟魏晋一样,已是第十一境的陆地剑仙。

她有些恼火,眯眼望向那些少年少女。若非他们当中有人害得自己点不着灯笼,又看到了他们负笈游学的可憎模样,她怎么可能沦落到现在的凄惨处境?不说自己挨了魏晋两剑,差点就连山根水源也给那尊阴神打坏了。

魏晋牵过白色毛驴,笑问陈平安一行人:“那我们动身赶路?”

陈平安当然没有意见。

多出一个陆地剑仙的游学队伍,就这么缓缓离开。

李宝瓶来到陈平安身边:“小师叔。”

陈平安轻声问道:“怎么了?”

李宝瓶嘿嘿一笑:“没什么!”

陈平安揉了揉她的脑袋。

李宝瓶与陈平安并肩而行,其实她是有些想念自己的大哥了。

楚夫人一招手,将跛脚少年和酒儿从花园随意扯出,丢在目盲老道人身边。在这之后,她眼角余光瞥去一个方向,刚好看到那草鞋少年回头望来的视线。

双方对视,少年眼神冷漠。楚夫人在一瞬间,没来由地有些心悸。

她很快就觉得荒诞可笑,迅速收回视线,不再浪费时间在一个平凡少年身上。她只是想不明白,自己为何会如此疑神疑鬼。

等她鬼使神差地再次望去,草鞋少年已经背对着她,落在队伍的最后面缓缓离去。

福禄街桃叶巷的四大姓十大族,仅是对那三十余座龙窑窑口的争夺,千百年来就充满了钩心斗角,其中不乏血腥味。只不过现在这里成了龙泉县,敞开门户,不得不抱团聚势,但是私底下,谁不在与大骊朝廷以及那些买下山头的仙家势力暗中联络?

外边有些传闻传得煞有其事,其实一街一巷并不当真。比如四姓之一李氏的龙麟凤,随着李宝瓶的先生,那位山崖书院山长的黯然落幕,就更像是一个笑话了。至于李虹的长子,福禄街所有长辈的印象,就是一个读书读傻了的书呆子;而幼女李宝瓶,则是那个从小就不着家的小疯丫头啊;唯独二子李宝箴还算有点光耀门楣的希望,听说在京城遇上了贵人,破格成为国子监监生,跟随当朝名士刘文虎学习《大礼》,在小镇引起过一阵小小的波澜。

李家书房内,一名神色疏淡的年轻人将一封来自大骊京城的书信交给父亲李虹。

李虹笑道:“宝箴跟他妹妹一样,宁可寄给你这个大哥,也不愿寄给自己爹娘。”

年轻人苦涩一笑,轻声道:“信上写的东西,爹您要有点心理准备。”

李虹的脸色瞬间凝重起来,抽出信纸后,粗略看过之前的寒暄问候,越到后边,眼神越是阴沉。他起身点燃一盏油灯,搁置在笔洗之中,一点点烧掉这封家书,灰烬缓缓落在梅子青色的精致笔洗之内。

李虹用了两个字,来给自己儿子的所作所为盖棺论定:“胡闹。”

他又问长子:“此事你怎么看?要不要听从你弟弟的建议,通过县衙将朱河、朱鹿父女祖祖辈辈落在我们李家的贱籍削去,帮忙提为平民?”

朱家父女若是成功更改了户籍,从龙泉县福禄街李氏的仆从贱籍当中划掉,获得了平民身份,子孙从此就不用世代为奴为婢,用鲤鱼跳龙门来形容也不为过。只不过宰相门前七品官,孰优孰劣,全看脱离贱籍之人的本事高低。只会阿谀之辈,当然是依附大树更为稳妥;如果有真才实学,自然是自立门户更有前途。

年轻人苦笑道:“爹,您已经有主意了。”

李虹身体后仰,靠在椅背上,双手揉着太阳穴:“可我还是想听听你的看法。一个家族,总不能人人想着富贵险中求。”

年轻人安安静静坐在那里,眼神明亮:“真正棘手的地方,在于爹不管偏袒哪一方,都会让另外一人对家族产生隔阂,所以宝箴这次做得不对。宝箴一意孤行,不给自己和家族留退路,更不对。这么做,不厚道,对不住那个叫陈平安的泥瓶巷少年,最不对。”

李虹眼神复杂地看着长子:“宝箴什么性子,你这个做哥哥的岂会不知?早知是如此两难的尴尬境地,为何当初你不随他一起去京城?”

年轻人无奈道:“爷爷闭关,宝瓶离家,加上如今小镇形势翻天覆地,正是决定各大家族未来走势的关键时期,容不得我们李氏灯下黑,我走得不放心。就算要走,也要等这边形势明朗,实在不行,科举一事也可以放一放。”

听到长子前面老成持重的言语,李虹微微点头。等听到最后一句,李虹顿时急眼了,直起腰,高声道:“绝对不可以!科举取士是重中之重的大骊国策,丝毫不亚于朝廷对山上势力的招徕!李宝箴性格比你急躁,离家之前,虽然在我和你爷爷跟前口口声声说离开小镇后会讲规矩,以阳谋行事,绝不会心怀侥幸、兵行险招。但结果呢?还不是来了先斩后奏这么一出,所以只能由着他胡闹。如果你再延缓科举,就等于拖慢家族的脚步至少三年!”

年轻人将一句到了嘴边的话默默咽回肚子。只要说出口,就意味着他和弟弟本就不算太好的关系会瞬间跌落谷底,甚至再无缝补修复的可能。而且说了毫无意义,因为爹在内心深处,并不否定弟弟的富贵险中求。

在错误的道路上早起奋发三年,在正确的道路上按捺住蛰伏三年,两者各自对家族未来三十年的影响、对两代人的影响,不言而喻。

年轻人走出书房后,独自走在雕花素雅的宽敞外廊上突然听到檐下一串风铃的叮咚声响。他袖手闭眼,微微仰头,听着叮叮咚咚的空灵声响,呢喃道:“聪明人太多了,也不好。”

青衫读书人,名为李希圣。

没有了楚夫人暗中作祟,陈平安一行人走得畅通无阻。

山坳里有一条通往府邸的道路,原本可供两辆马车并肩而行,如今虽然荒草丛生,沾着雨露寒气,可是比起先前他们凭借破障符离开那条黄泉路后,陈平安必须手持狭刀祥符一刀一刀开辟的道路,已经要好上太多。

魏晋突兀加入队伍后,并没有开口说话。这位风雪庙神仙台的剑修一手牵着白色毛驴,一手扶住腰间剑柄,闭眼行走,心神远游。

若说下五境和中五境之间是一条鸿沟,那么中五境和上五境之间无异于一道天堑。哪怕第十境的练气士在山下俗世贵为王朝栋梁的显赫存在,仍需要如荒冢枯骨一坐数十年甚至百年光阴,最终好不容易摸到了“静极思动”的破境契机,从洞天福地、山门府邸走下山去,可到头来竹篮打水一场空,只好又返回山上继续枯坐面壁的,仍不在少数。

魏晋悄然结束风雪庙独门吐纳之术,睁开眼睛转头望去,打量着那些与阿良熟悉的孩子。只是这位白衣剑仙的心思更多还是在风雪庙的祭奠上,惭愧于因为始终无法破境,已经很多年没去师父坟头敬酒了;再就是听过阿良那些所谓狗屁倒灶的小故事后,对倒悬山充满了憧憬,对那城头满是剑修的长城更是心向往之。

魏晋叹了口气,觉得意犹未尽。若是之前在“秀水高风”匾额之下,他的肉身已经稳固,与剑意完美契合,达到浑然天成的地步,那么出剑就不会有任何瑕疵,当时挡住去路的墨家游侠恐怕出剑就不止一寸那么点距离,剑身最少也该出鞘一半。

李槐看着这个眼神飘忽的白衣神仙,很是好奇。好奇的同时,也很遗憾,觉得如果阿良在场就好了。李槐很想拍着阿良的肩膀,告诉他像魏晋这样的才是剑术高手嘛,他阿良还是差了点,以后要多跟人学。看看人家魏晋的出场,人未到剑已至,一身白衣剑气环绕,打得那个恶鬼婆娘哭爹喊娘。就这惊天地泣鬼神的出场,跟他阿良戴着斗笠牵着毛驴走在河边,能一样?

林守一发现魏晋在打量他们之后,又察觉到他的心不在焉,不露声色地扶了扶书箱,思考自己的修行事。

领教过楚夫人深不可测的术法神通,见识过两位剑修出神入化的剑术切磋,林守一心头沉甸甸的:任重而道远,自己那点修为道行,如今给人塞牙缝都不够。

魏晋收回散漫视线,停下脚步,从袖中掏出一块散发出羊脂莹润光彩的玉牌子,坦言笑道:“我不能一路跟随你们去往大骊野夫关了,需要立即去往骊珠洞天的斩龙台砥砺佩剑高烛和本命飞剑,为将来的倒悬山之行做好准备。因为阿良前辈说过,通过倒悬山去往的那个地方,如今正值百年一遇的大战,我绝对不可错过。”

魏晋看队伍中没有人接手玉牌,耐着性子解释道:“虽然你们有一尊实力不容小觑的阴神护送,可是为防再次出现今天的意外,我将这块玉牌送给你们。这是我们风雪庙和真武山独有的‘太平无事牌’,一旦遇到危险,只要持有者灌注真气,对其说上几句,松手后它就会自行掠向山庙,向自己的宗门发出求救信号。”

魏晋看到仍是没人接过这块意义重大的玉牌,没有怪罪这些孩子的不知天高地厚,反而笑道:“如果你们觉得让我陪着去往野夫关比起拿着一块小玉牌子更加安稳无事,我当然不会推诿责任,我只是跟你们商量商量,最后如何,还是看你们的意思。”

陈平安开口道:“剑仙前辈可以自行去往龙泉县寻找斩龙台磨砺剑锋,我们收下这块玉牌便是了。此去野夫关,本就有阴神前辈护送,加上大骊朝廷之前也答应过帮助我们,所以那三人才会出现在女鬼身边,虽然略晚了一点,可毕竟证明了他们好歹是说话算数的。”

陈平安思量片刻,认真道:“今天这种大的意外,相信不会一而再再而三出现的。”

他接过牌子,转手交给林守一,小声叮嘱道:“记得收好,最好别放在书箱里,离得太远了,紧急状况会不方便取出。”

林守一点点头,轻声道:“我知道,会把它和剩余两张符箓一起藏于袖中。”

魏晋会心一笑,对这个草鞋少年的通情达理有点小小的意外。其实魏晋早先就有些疑惑,为何是此人在队伍中一言而决?先前在楚夫人府邸前的街道上,魏晋就已看出名为林守一的少年已经踏足长生桥,气府景象生机勃勃,壮阔且平稳,是难得的修道坯子。而且少年还是那种清高倨傲的性子,怎么愿意位居人下?关键是,少年看上去本身好像并没有觉得有什么不对。

至于那个年纪最小、虎头虎脑的家伙,既然会被阿良安排去照看白驴,福气之好,无须多说。因为不管如何,魏晋都会赠予李槐一份离别礼物。他魏晋独自游历列国,这么多年无牵无挂,种种奇遇机缘,收入囊中的好东西不在少数,大多随手散给一个个有缘人,能够留到如今的,自然是重中之重的好物件。

更何况当魏晋以清澈剑心照彻对方,扫开那份有人故意为之的雾障,才发现李槐的先天根骨竟比林守一还要好,是山庙兵家祖师们梦寐以求的头等良材美玉。

李宝瓶开口问道:“这块牌子,如果遇到今天的情况,当真飞得出去吗?先前的黄泉路,还有之后前辈您用飞剑破开的那层夜幕,会不会阻挡它的去路?”

魏晋哈哈笑道:“大可以放心,哪怕是十境修士的圣人地界也困不住它。此物速度极快,远胜御剑飞行。玉牌在飞掠途中,只要下山游历的风雪庙修士能够感知到它的存在,都会以秘术将其牵引到身边,然后出手相救,所以大多不用师门后援出手就可以解决危机。”

李宝瓶点头道:“懂了。玉牌本身就是一种类似通关文牒的物件,如果是连阴神前辈也打不过的对手,肯定身份很不简单了。以他们的岁数和阅历,会一眼就认出这块太平无事牌,也肯定会忌惮前辈和前辈所在的宗门,所以哪怕玉牌无法及时到达风雪庙,只要祭出玉牌,就已经是一种震慑了,等于是在劝诫对方不要挑衅风雪庙。”

魏晋愣了愣,对李宝瓶的早慧和通明感到惊艳。看着一脸严肃正儿八经的她,顿时心生欢喜,自然而然就觉得亲近可爱。

魏晋又看了眼陈平安。难道只是岁数大一些,才做了三个孩子的领头羊?

魏晋视线偏移,望向帮助自己一路照看毛驴的孩子李槐。一番权衡之后,一抖手腕,手心出现一排泥塑小人儿,半指高度而已,有佩剑剑士,有拂尘道人,有披甲武将,有骑鹤女子,还有锣鼓更夫,总计五个。

魏晋递向李槐:“这五个泥人算是半死之物,结合了阴阳家、墨家傀儡术和道家符箓一脉的艰深学问,我并不理解其中玄机,只知道若是温养得当,让它们熟悉你的气机,说不定哪天就会活过来,之后需要以火灵水精等五行精髓不断喂养。它们受限于小小身躯的气府、经脉等等,最高修为最多也才等同于第七、第八境练气士……”

说到这里,魏晋自觉失言,不再说话,只是笑望向李槐。

李槐不忘转头望向陈平安,后者赶紧点头,李槐这才一把搂过五个泥人,心想加上住在背后书箱里的彩绘木偶,自己就已经拥有六个小喽啰了!

魏晋翻身骑上毛驴:“那就告辞了,希望你们一路顺风。”

他虽然生性豪迈,任侠风流,却也不是那种善财童子。修行路上,大道漫漫,数面之缘,短暂接触,结下的缘分其实很难知晓是善缘还是孽缘。若无恰到好处的时机和轻重得当的缘分,以魏晋如今的浓郁气数和那冥冥之中不可预测的天意,接手魏晋赠送礼物的人,若是自身福缘不厚,天晓得会不会反受其害,半路夭折。

为何山上之人下山收徒,慎重又慎重?很多历练和考验,会长达数年甚至十数年。

魏晋相信这些孩子,之前阿良与他们同行,肯定也不简单。

至于到底谁才是阿良最关心、最器重、最看好的人物,可能是大有来历、福气深厚的李槐,可能是天生讨人喜欢的李宝瓶,也可能是道心坚定的林守一。这三个孩子,都有可能,或者干脆就是各占其一。

只不过魏晋赶赴倒悬山是当务之急,作为志在登顶剑道的剑修,岂能错过那场百年一遇的盛会?否则他还真想亲自陪着这群孩子去往边境野夫关。

陈平安下意识抱拳还礼。只是在绣花江渡船上第一次跟人抱拳行礼是习惯性左手覆右手,如今看那风雪庙魏晋和年轻剑客好像都是右手覆左手,如此一来,陈平安就有些别扭,生怕是自己不懂礼数规矩,连忙换了换左右手的位置。

魏晋将这个细节看在眼中,忍俊不禁,弯腰一拍老伙计的背脊:“走喽。”

白色毛驴踩着欢快的步子向前走出数步后,突然转过身,跑向陈平安,蹭了蹭少年的脸颊,这才驮着久别重逢的主人继续远游。

这一路上,说是李槐照顾白驴,可李槐那么个家伙,哪里有这份耐心和毅力,还不是陈平安默默帮着喂食、涮鼻和驱散蚊蝇?

陈平安笑着跟毛驴挥手告别。

魏晋哑然失笑,身体后仰,随着驴蹄颠簸起伏。

得嘞,敢情自己这位陆地剑仙,还不如自家老伙计来得有人缘啊。

天地寂寥,荒凉贫瘠。

天地之间,好像只剩下一堵不知有多长、有多高的城墙。哪怕从百里之外的南方遥遥望去,依然能够清晰地看到那十八个以剑气刻就的大字。

由此可见,字是何等之大,那堵城墙又是何等之高。

道法,浩然,西天。

剑气长存,雷池重地。

齐,董,陈。

猛。

长城南方数百里之外,一声好似要震破此方天地穹顶的号角声骤然响起。

无数黑影密密麻麻攒聚在一起,随着号角声响起,一点点火光亮起,最终连成一片。若是站在北方的高处举目远眺,那就是一片璀璨火海。

城头之上,一声苍老声音随之威严响起:“起剑!”

屹立于此地万年、长达数万里的长城,刹那之间,数十万柄飞剑同时离开城头向南方飞掠而去,剑气辉煌,就像洪水决堤倾泻而去。天下奇观,莫过于此。

府邸匾额之下,年轻剑客习惯性地用手肘抵住剑柄和鞘尾,竟也不给人惫懒感觉,他轻声道:“楚夫人。”喊了一声之后,便没有了下文。

韩郎中和绣花江神竟是不约而同地放缓呼吸,肃然而立。

楚夫人冷笑道:“怎么,这位大人要跟妾身秋后算账?”

年轻剑客仰头望向魏晋的飞剑破开天幕的地方,缓缓道:“楚夫人不用说气话,我并无此意。但是接下来那些孩子离开此地,以及目盲老道师徒三人继续北行,希望楚夫人都不要节外生枝了。不管楚夫人当初是有心还是无意,大骊宋氏始终感恩楚夫人,毕竟那是帮助宋氏延续国祚的举动。在那之后,大骊宋氏又是有愧于楚夫人的,哪怕是我这么一个外人,听闻那桩惨案之后,谈不上如何义愤填膺,可恻隐之心肯定也是有的。”

再次陷入沉默。楚夫人抬臂捋了捋鬓角青丝,尽显女子娇弱温柔,眯眼笑道:“接下来,大人可以说‘但是’了。”

年轻剑客果真点头道:“但是,楚夫人滥杀书生文士一事,越往后推移,越是纸包不住火,就像今天这样。皇帝陛下会如何想,我不敢擅自揣摩,可我如果再一次听说有读书人在此消失,我会独自登门拜访,将楚夫人亲手带回大骊水牢。你放心,陛下念情分,但是一定更重规矩。再说了,情分再多,也有用完的一天。”他叹了口气,眼神真诚,“楚夫人,无论你相不相信,我都不希望有那么一天。”

楚夫人望向远方,一手双指轻轻捻动嫁衣袖子。她难得有心境平和的时候,柔声道:“就凭你肯那么低声下气地跟一个少年说话,我相信你。”

她停顿许久,神色转为冷漠:“我现在可以保证不残害过路书生,但是我希望你知道,一旦我无意间看到那些吟游山水的读书人,到时候未必控制得住自己。我并非向你求情,只是想跟你说一点真心话罢了。到时候该如何处置,你就如何处置,是我被你抓去丢入那座水牢,还是我先行打断此地的山根水源,你我各凭本事,后果自负!”

年轻剑客笑道:“可以。”

绣花江神欲言又止。年轻剑客离去之前,对他道:“不用藏藏掖掖了,你就干脆跟楚夫人实话实说吧。这么多年过去了,楚夫人其实早该知道真相。关于此事,有任何责任,都算到我头上,你不用担心朝廷怪罪。”

绣花江神抱拳沉声道:“谢过大人,以后哪怕是大人的私事,在下一样赴汤蹈火,在所不辞!”

年轻剑客摆了摆手,带着韩郎中一起凌空离去。

楚夫人站在原地,看着这位深受大骊朝廷信任的江水正神,有些嫌弃。既不邀请他入府做客,却也没有当场赶人。

绣花江神大踏步走上台阶,随便坐下:“知道你一向瞧不起我这个粗鄙武人,那我就长话短说了。你相中的那个郎君,并未辜负你的真心。只是大骊朝廷顾全大局,生怕你离开此地再也无法镇压以棋墩山为首的神水国残余气运,所以始终不曾告知你真相,故意让你误会那个书生。”

楚夫人大袖鼓荡,双眼通红,不断有血水流淌出眼眶。但是她神色依然平静:“事到如今,你还要骗我?真当我是三岁小儿?我虽然在他离开之后再也不曾去过此处山水之外的地方,不再去宛平县城和红烛镇欣赏人间的风景,可是他当年去往观湖书院的事情,我不是聋子,路过那么多读书人,他们有不少人无意间提起过,所以我知道,我知道得很多!到最后,他爱上了另外一名女子。”

“我知道,他若是爱上了谁,就一定是真心喜欢了。”

绣花江神脸色平淡:“那你也应该知道,作为大骊第一位靠自己本事考入书院的读书种子,他在观湖书院被人联手陷害得很惨。先是故意捧杀,有人暗中一掷千金,雇请最有名气的青楼女子,假装仰慕他的才华,为其扬名;再让附近王朝的大儒故意将其视为忘年交,还让他的字帖每一幅都价值连城;还有诸多手段,环环相扣,让他只差半步就会成为大骊第一位被儒家学宫认可的君子。”

“可是随后便有人诬陷他抄袭诗词,那名花魁诋毁他无法人道,有数位文豪硕儒联名抨击他的道德文章,冠以伪君子的头衔,骂作是观湖书院的浊流。一夜之间,翻天覆地,声名狼藉,一个原本意气风发的大才子就这么疯了。”

“他疯了很长时间,沦为整个观湖书院的笑柄,大骊是北方蛮夷的说法愈发坐实。但是最后,谁都没有想到,他竟然清醒过来了。”

说到这里,绣花江神转头望向怔怔出神的楚夫人:“知道他为什么能清醒吗?”

楚夫人坐在台阶上,嫁衣缓缓铺开,如同一朵鲜红牡丹:“是你们大骊练气士出手?”

绣花江神笑了笑,眼神森冷,直言不讳:“大骊真要出手,那也是杀了这个书生才对。”

楚夫人扯了扯嘴角,点头道:“有损国威,确实如此。两国之争,无所不用其极才是情理之中的事情。”

绣花江神吐出一口浊气:“那个书生之所以能够清醒过来,是因为有一名他熟悉的女子去到了他身边。”

楚夫人身躯僵硬。

绣花江神缓缓起身,走下台阶:“那名女子脸上覆了一张脸皮,与楚夫人你的容貌一模一样,连你的嗓音、习性、喜好都学去了七八分。如果说之前坑害书生涉及两国之争,那么之后将书生逼到死路、玩弄于股掌之中,恐怕就是读书人之间的意气之争了。”江神大踏步离去,“总之,那书生晓得真相后,投湖死了,就这么简单。”

“按照这个书生去往观湖书院之前,在大骊京城国子监与两个至交好友的只言片语来推断,他早就知道了你的非人身份,所以才执意要成为儒门贤人之上的君子。估计他认为只有如此,将来返回大骊,才有底气跟朝廷讨要一个明媒正娶。”

绣花江神早已离去,那个累累罪行罄竹难书的楚夫人依旧坐在原地,脸色安详,动作轻柔地整理衣襟袖口,这里抚平一下,那里折叠一下,乐此不疲。

在魏晋潇洒骑驴离去后没多久,陈平安身后就传来了急匆匆的喊声:“恩人请留步。”转头望去,是那目盲老道师徒三人正在追赶他们的步伐。

天晓得那个性情古怪的女鬼会不会临了反悔,把他们师徒抓去洗脸锥心?按照两个徒弟的说法,府上花园真真切切“栽种”着许多读书种子,似乎还曾经有人挣扎着爬出泥土。如今看来,确是活生生被拦腰斩断的可怜人。

老道人被酒儿搀扶着一路快跑,身上那件老旧道袍上挂满了两边草木的倒刺也浑然不觉,可谓狼狈不堪。

其实话说回来,老道人虽然一手捞偏门的雷法确实镇不住楚夫人,可其实放在山下市井,那就是板上钉钉的老神仙。这趟一路北上,还真就经常被当成世外高人供奉起来,在三枝山被视为学艺不精的骗子,终究是少之又少的惨淡境遇。

老道人久经风雨,当然知道这一伙来历不明的孩子才是自己安然离开此山的关键,于是再无初见时的故弄玄虚,挤出笑脸问道:“敢问风雪庙魏大剑仙何在?贫道俗名徐莹震,道号玄谷子,对魏大剑仙慕名已久,此次因祸得福,能够遇上魏大剑仙,亲眼目睹那风采绝伦的仙人三剑,实在是贫道天大的福运。”

林守一冷笑道:“那位陆地剑仙已经独行北方了,老道长若是想要套近乎拉关系,不妨越过我们,说不定还能追得上。”

玄谷子讪讪而笑:“错过便错过了,缘分未到,不能强求。”

与魏晋这等隐龙一般的上五境仙人相比,他自知斤两,若真到了那位风雪庙剑修身前,恐怕除了徒惹人厌之外,根本讨不到半点好。山上练气士,相对山下百姓,当然能算是凤毛麟角。可修士之间,相逢是缘,这不假,只是缘分有善恶之分,因果有好坏之别。玄谷子一路降妖除魔,为自己积攒阴德,大大小小四五十场交手,能够活蹦乱跳走到今天,可不是只靠练气士第五境修为以及那剑走偏锋的旁门雷法。

眼见着有些冷场,玄谷子赶紧左右而顾,笑眯眯道:“小酒儿,小跛子,还不快给恩人们磕头道谢!”

酒儿闻言就要下跪,手持满是泥浆幡子的跛脚少年满脸阴郁神色。

陈平安快步向前,轻轻拉住酒儿的胳膊,笑道:“不用不用。”

然后对那跛脚少年说道:“之前在山路上,谢谢你的提醒。”

跛脚少年满脸错愕,竟是破天荒有些脸红,一时间嗫嗫嚅嚅,不知如何作答,最后干脆别过头去。他之前在小路上直面楚夫人,与她近身搏斗,捉对厮杀,虽然道行相差悬殊,可是气势半点不弱,不承想还是个脸皮子如此之薄的羞涩少年。

玄谷子心中充满惊喜,踹了跛脚少年一脚后,脸色故作悻悻然:“上不得台面的玩意儿。”

随后他沉声道:“各位恩人,你们出山后往南而去,约莫一天半的路程就会经过三枝山。记得莫要夜间赶路,那里有一只厉鬼以坟茔为老巢,窃据福地,汲取一户人家的祖荫灵气,否则按照命理推算,那户人家上一辈子孙就该出大官了。厉鬼道行不弱,该有练气士第四境的实力。主要是它神出鬼没,很难捕捉,又以某种不知根脚的邪门法术制造出十数位阴尸傀儡。贫道曾经与之交手,数次功亏一篑,白白浪费了数张宝贵的雷法符箓不说,还给当地乡民误认为是坑蒙拐骗之徒,实在是气人。”

林守一心神微动,听到了阴神前辈的暗中提醒,问道:“道长擅长五雷正法?不知隶属何门何派?”

玄谷子有些尴尬,心想这冷峻少年真是初出茅庐,不晓得行走江湖的规矩,哪有这么直截了当问人师门根脚的,无论是山上修道仙家还是山下武人江湖,这都是犯了大忌。只不过有之前难兄难弟的可怜遭遇打底子,又有魏晋这样的陆地剑仙收尾,他就不计较这些了,小心斟酌之后,缓缓道:“说来话长,恩人们别嫌弃贫道唠叨便是。贫道来自那享誉一洲的南涧国,那里道法为尊,边境上有一座‘宗’字头的道家大脉,是东宝瓶洲道门的执牛耳者,占据着天下七十二福地之一的清潭福地,宗主被奉为南涧国国师不说,由于道法玄妙,神通广大,以至于附近数国君主皆亲自登山,共同尊奉这位宗主为一国头号真君,故而这位道教神仙身兼着四国真君头衔,是我们东宝瓶洲公认的十大仙师之一。实不相瞒,若是风雪庙魏大剑仙在破境之前遇到了那位仙师,还真没办法与之平起平坐。”

陈平安和林守一听得极其认真,不愿错过一个字。

人外有人,天外有天。

尤其是“真君”这个说法,小镇上出现的那个刘志茂不就号称截江真君?

李宝瓶和李槐可就没这么专心致志了。李宝瓶时不时打量一下酒儿,后者怯生生躲在玄谷子身侧,一副不敢见人的羞赧模样。

玄谷子兴致愈浓,在酒儿的搀扶下,不知不觉走到了陈平安和林守一之间,唾沫四溅道:“天底下有资格带‘宗’字的宗门,一般都分为祖宗、正宗和下宗三宗,其中祖宗往往又称为祖庭。下宗则会有众多附属门派,这些门派的取名就没那么讲究了,只要不擅自带一个‘宗’字,同时不与别家开山立派的门派重名,那么诸如道家宫观、佛家寺院等等,都可以随便取名,定期交给下宗一些贡奉,再跟山下朝廷搞好关系,寻一块风水宝地,在山上安心修行,尽量招徕有修行资质的弟子,就可以百年千年薪火相传下去。”

“贫道出身的师门求真观曾经也是南涧国名列前茅的大门派,在百余年前败落了。到了贫道这一代,师长们几乎全部驾鹤西去,师兄弟没剩下几个,真正有出息的更是一个都无。我们求真观这一脉的五雷正法,说出来不怕你们笑话,确实不是雷法正统,主修肝胆两处的气府窍穴,学问全在‘嘘、嘻’二字上,取自‘嘘为云雨,嘻为雷霆’之意,一旦修成,以心眼内视窍穴,可以看到几处重要气府内生出了云雨升腾、雷声震动的神异景象,之后就可以与天地共鸣,举手投足,招引天雷,厌劾邪祟……当然,在魏大剑仙一剑破万法的大千气象面前,求真观这点旁门道法,只能是贻笑大方了。”

林守一皱眉问道:“五脏为心肝脾肺肾,五处气机攒聚如五雷,方为大道正法。道长师门为何会炼那五脏之外的‘胆’作为引雷之地?”

玄谷子这次的尴尬之色绝非作伪了,重重叹了口气,满脸疲惫,无奈道:“实在是不得已而为之。五雷正法是那道法正宗的不传之秘,说句难听的话,外人哪怕得到完完整整的修行之法,又有谁胆敢擅自修行?贫道的求真观主修肝胆两地相关气府,其实哪怕是肝,也只不过是祖师爷因缘际会学到了一点皮毛,最终勉强有几分形似,而无半点神似,这就是为何世间正宗正脉极少而旁门左道多如牛毛的根源所在了。”

林守一恍然道:“原来如此。”

玄谷子由衷唏嘘道:“大道难行,难于这泥泞山路何止千百倍啊。”

“正因为贫道师门不是雷法的正统真传,像那阴阳家修士一旦泄露天机,很容易遭受无形的天谴,所以贫道这一脉修行此雷法,往往挑选先天残缺的弟子加入师门,因为这些人受天道怜悯,即使频繁使用伤及肝胆本源的求真观雷法,证道长生不奢望,运气好的话,好歹也能捞一个寿终正寝。”

“传说中某个大洲的雷法正宗,练气士一旦出手,雷公电母、雨师风伯、灵官云吏,种种神人皆为之驱使,帮忙助长声势。试想一下,这等天大的手笔,祭出之后,怎么能不教山河变色?”

说起这些与自己全然无关的事情,玄谷子却是满脸神采,再无半点灰心颓丧之色。

这恐怕就是修行难如登天却依然让人趋之若鹜的原因之一。

一旦踏上修行路,走上长生桥,见过或者听过山上高处的绝美风光,可长寿、会术法、呼风唤雨、搬山倒海,一切匪夷所思的壮丽风景都可以期待,如此一来,谁乐意在乌烟瘴气的山下厮混?

玄谷子叹息道:“贫道与两个徒弟这些年相依为命,游历四方,降妖除魔、捉鬼驱邪的事情也做了不少,而且也收银子。没法子,修道也要求财啊,搭建出来的长生桥本就是天底下最大的销金窟。权贵人家哪怕有邪祟作乱,可贫道既无门路,也无人帮忙举荐,当然是没机会进去的。至于地方上富家翁开设的水陆道场,只会邀请那些当地名气大的名僧老道,信不过外人。贫道擅长的师门雷法总不能拿来吓唬凡俗,以此证明自己不是骗子,所以只好落得如此下场了。捉妖成功,未必能挣多少银子;一旦失败,就一定是入不敷出。修行不易啊。”

一路走一路说,等到众人醒悟的时候,原来已经走出那座牢笼一般的山坳,不知是不是错觉,此处恢复了山清水秀的原貌,已经没有先前阴森秽气的浓重冷意。

最后陈平安发现玄谷子哪怕不再说话,也没有分别的意思,始终跟他们同行南下,忍不住开口问道:“道长你们不是要北去吗?”

玄谷子哈哈笑道:“耽误一点时间罢了,无妨无妨。救命之恩无以为报,就当是贫道带着两个徒弟为恩人们送行,无非是多走几步路的小事。”

在那之后,两伙人就这么结伴而行,一路无风无雨,顺顺利利,等到彻底走出那方山水地界后,玄谷子紧绷的心弦终于松开,随便在路边找了个地方坐下。酒儿赶紧递上水壶,跛脚少年站在玄谷子身后,回首望向那条山脉,不知在想什么。

离别之际,玄谷子从行囊里掏出保存完善的一幅绢布质地的卷轴,亲手递给陈平安:“这是一幅贫道师门流传下来的《搜山图》,上边描绘有近百种山鬼精魅,可供参考。你们是首次远游求学,必然会经过一座座雄山峻岭,说不定将来用得着。贫道早已烂熟于心,只剩一点纪念价值罢了,还不如送给你们,物有所用,方得其所。”

林守一扯了扯陈平安的袖子,后者心领神会,收下了这幅《搜山图》,同时也掏出身上仅剩的那颗蛇胆石送给了跛脚少年,只说是家乡的特产,不值钱,但数量不多。

跛脚少年想拒绝,玄谷子赶紧让他收下,说是恩人的一番好意。极为内向的跛脚少年只得默默收下,欲言又止,终究是没好意思说出“谢谢”二字。

陈平安最后笑道:“你们过了红烛镇和棋墩山后,到了龙泉县城,可以去草头铺子或者压岁铺子那边找一个叫阮秀的姑娘,向她出示这颗蛇胆石,她就知道你们是我的朋友了,说不定可以帮你们在小镇安顿下来。我到了最近的驿站就会寄信回小镇,说明一切情况。”

之后双方分道扬镳,玄谷子宁可带着两个徒弟绕远路,也不愿再走入那片山水了。

继续南下,陈平安回头望去,缓缓收回视线。

他突然有些想练剑了。

喜欢剑来(1-7册)出版精校版请大家收藏:(www.zeyuxuan.cc)剑来(1-7册)出版精校版泽雨轩更新速度最快。

最新小说: 诸天:剑行 快乐唱歌 生活随想随思记 萌学园之红月之谜 阿Q的精神世界 一清少年随笔 我想让爱永恒 美漫里的虚空行者 风归不渡 深度午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