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息一扩散,马上就引起了一些百姓们的指责之声。连华帝唐傲都曾说过人人近乎于平等的言论,那凭什么这位大儒就可以随意的杀死自家的丫环呢?
而当这股子声音越来越大的时候,皇宫中也传来了消息,说是皇后沈敏发声了,表示听说了这件事情很愤慨。
谁也不知道这个消息的真假,但大家都宁愿相信是真的。如此越来越多的指责之声出现,最后不少人还来到了这位大儒的府邸之外,联合出声斥责。最终引得这位大儒不仅公开的道歉,且还被迫离开了原本所住的地方,去了更为偏远的地方居住。
这件事情看似是一个特例,但不乏一些聪明之人做了联想。一时间就很难再看到有什么反对唐傲之声的出现。毕竟相比于用批评来证明自已高大的事情,远比不上被人盯上了,受到了利益损失更加重要。
如此,大华上下一心的局面出现。与之相比的却是南越的各种置疑的议论之声。
很早之前,或是说直到现在,南越都是向大乾称臣的。
虽然只是表面的称臣,并不阻碍他们施行自已的政策。但毕竟名义上是如此,这也充分的说明了,在南越,很多人是尊重和高看大乾人一眼,而自已内心中是有些卑微的。
这样的心理状态之下,突然间得知以前的大乾,现在的大华要出兵征讨他们,很多人内心中变得慌乱起来,纷纷来到南越王宫寻因问计。
对于这些人的到来,南越王黎勇力自然是尽力安抚,并一再保证,这一次是大华在针对他们,而非是他们有意的挑衅。还说即便是大华打来了,凭着他们的地理环境和气候,也不拒任何的来敌。
安抚的事情做了不少,但似乎并没有太大的效果。或许在很多南越臣子的眼中,大乾或是大华占据着中原之地,原本就是高高在上的,根本就不是他们这些偏远的小民和小国可以与之抗衡。
黎勇力做为一国之主,却是没有什么选择,他也有自信可以与大华一较高下。至少在没有变得完全的弱势之前,他是不会轻易出言服输。
如此,他一边做着安抚的事情,一边不断的找来将领开会议事,做着战争前的各项准备工作。
秋岁岁,这位挑起了战争的导火索之人,日子着实是最不好过的存在。
先是与大华军作战失败,接着就丢了滇州,不久后又丢了交州,现在更是被华帝唐傲带着大军给逼退了回来,直向着南越地境而返。
原本是带着雄心壮志而来,辉煌的时候便是和大乾皇帝乾文帝唐青山都可以平等对话,更是曾出言污辱过从小带大的华帝唐傲的姨母,想想那是何等的风光。
可是现在,却有如一个丧家之犬般被迫的只能带着败兵回退,那种感觉当真是一个天上,一个地上,让人一时间接受不了这种转换。
但好在的是,大华军这一次不仅仅是要找他的麻烦,还要找整个南越的麻烦,这才让他身上的压力小了很多。
唐傲代表大华要向整个南越地区进兵,后撤的秋岁岁自然而然成为了第一线,得到了南越王的王旨,要求他就地驻守,阻挡住大华军的兵锋,争取打退他们,再不济也要等到南越调集主力大军前来与其会合。
倘若这一次面对的是其它的军队,哪怕就是看起来很能战的东瀛军,秋岁岁也有自信可以守上数月半年甚至更久,但是面对着大华军,他实在不敢做这样的保证,对方的天雷威力实在太大,大到很多将士一听到炸响之声,就会腿软,就会失去了原本的战斗之力。
被打败了,也不止败了一次的秋岁岁已经没有了勇气面向大华军。但好在接下来不用在大乾之地与大华军打下去了,即将战斗的地方是南越之地,这里有潮湿的森林,这里有各种让本土人都认不清的虫蛇,这里有着无处不在的天然危险,仅仅是一座莽林便可以让大华军望而却步了。
心中甚至想着大华军是渡过不了莽林的秋岁岁,带着大军很安心的就在文谅城中驻扎了下来,他已经有些期望听到大华军被大自然打败的消息了。
莽林,就像是一道天然的屏障一般横在了之前大乾与南越之间,成为了很多人眼中一道不可逾越的鸿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