泽雨轩 > 历史军事 > 大宋逸史 > 七。泥马神话注

七。泥马神话注(1 / 2)

其一,传说来源。

虽说是广大人民喜闻乐见宋高宗的泥马,但这种说法是怎么产生的呢?哪怕牵强附会总也有个来历吧?我们试图抓住一个细节,各种泥马的版本,几乎没有早于《靖炎两朝见闻录》的,这个几乎是时人记时事了。此书出自南宋,几可定论。《大宋宣和遗事》也有类似记载。它是怎么说的呢?“康王单骑躲避,行路困乏,因憩于崔府君庙,不觉困倦,依阶脚假寐。少时,忽有人喝云:’速起上马,追兵将至矣!’康王曰:’无马,奈何?’其人曰:’已备马矣,幸大王疾速加鞭!’康王豁然环顾.果有匹马立于旁。将身一跳上马,一昼夜行七百里。但见马僵立不进,下视之,则崔府君泥马也。”

初虏人讲和,要一亲王为质,上召诸王:“谁可为朕一行?”康王越次而进,请行。康王英明神武,有艺祖之风,将行,密奏曰:“朝廷若有便宜,勿以一亲王为念。”既行,副使张邦昌垂涕,康王慨然曰:“此男子事,相公不可如此。”邦昌惭止。见《三朝北盟会编》。

上为康王再使虏,欲就鞍时,二后洎宫人送至厅前。有小婢招儿见四金甲人,状貌雄伟,如执弓剑拥卫上体。婢指示,众虽不见,然莫不畏肃。后即悟曰:“我事四圣香火甚虔,必其阴助。”见《挥麈后录》。

康王质于金,与金太子同射,三矢俱中,以为此必拣选宗室之长于武艺者冒名为此,留之无益,遣还,换真太子来。高宗得逸,奔窜疲困,假寐于崔府君庙,梦神人曰:“金人追及,速去,已备马于门首。”康王惊觉,马已在侧,霜蹄雾鬣翘立,跃马南驰。既渡河,马不复动,视之则泥马也。见《南渡录》。

那么首先一个线索,就是崔府君。考史上,康王与崔府君,还有不小的渊源呢。康王没有在东京被一锅端,得益于他提前入金营为质,被遣返后,又与刑部尚书王云北上金营求和,从而与家族分离。赵构一行离京北上,十一月二十日,由滑、浚至磁州,守臣宗泽请曰:“肃王去不返,金军已迫,复去何益?请留磁。”磁人以云将偕帝入金,遂杀云。王见事势汹汹,乃南还相州。事见《宋史》 。杀官吓主,这事儿可不小。

其后历史走向为闰十一月二十七日,赵构接到钦宗手诏,受命为河北兵马大元帅;次年三、四月间,徽、钦二帝被金军虏掠北去,北宋灭亡。五月初一日,赵构在应天府即帝位,改元建炎,是为南宋。

关于磁州群体事件真相,乃至杀害国家领导干部王云,是赵构经过磁州,曾由宗泽陪同拜谒了城北崔府君庙。该庙位于通往邢、洺州的驿道侧旁,当时此处“民如山拥”,众多百姓因为担心康王取道于此继续北行而聚集在庙宇周围,号呼劝谏。进入祠庙后,康王卜得“吉”签,庙吏抬应王(崔府君也)轿舆、拥庙中神马,请康王乘归馆舍。纷乱中,力主使金的王云被杀,赵构则留了下来,并于次日返回相州。如若没有使金途中的这一转折,也就不会有赵构此后的应天即位。正是这一突发事端,尽管当时使赵构惊惶不安,其后却成为南宋官私记载中极力渲染的“崔府君显圣”、“泥马渡康王”故事的缘起。

《三朝北盟会编》卷六四,徐梦莘根据耿延禧《建炎中兴记》写道: 康王徇宗泽之请,乃谒应王庙。……泽奉珓于王,王勉为一掷而得“吉”……王欲乘马归,有紫衣吏二十人舁应王所乘轿,神马在后,拥而前,曰:“应王乞大王乘此以就馆舍。”王顾视其轿,则朱间金装座椅及竿螭首施红褥……王登轿还。

熊克于孝宗时所撰《中兴小历》卷一载: 磁有崔府君祠,上至,州人拥神马,谓应王出迎。 嘉定四年程卓使金,撰《使金录》记载道里行程,在十二月十四日“至磁州”条中写道:高宗为王尚书云迫以使虏 ,磁人击毙王云。高宗欲退,无马可乘,神人扶马载之南渡河。

在这些叙述中,或隐或显地露出了在神人、神马背后起作用的“州人”,使我们感到,这些神人、神马的信奉者,也就是神人、神马的操纵者,他们以自己的行为,赋予神人、神马以特殊的灵异意义。

宋宁宗嘉定三年(1210年),楼钥撰《中兴显应观记》,文中说: 真君崔姓,庙在磁州……靖康中,高宗由康邸再使金,磁去金营不百里,既出,谒祠下,神马拥舆,佑肸炳然。州人知神之意,劝帝还辕。(《攻媿集》卷五四)

事情已经很清楚了。所谓人民群众泥马了康王,真的就是人民群众泥马了康王。人民群众的力量,不但反映在故事的传播上,更是故事的直接起源。如果没有磁州崔府君庙阻驾,那么康王就自投罗网进了金国,最终只能与父兄塞北团聚,再也没有君临江南的机会。其实崔府君庙民众所起的作用,与神马庇护康王摆脱金军控制的作用,是一样一样的。

最新小说: 大唐二愣子 我在秦时做丞相 三国之汉魏风骨 鲁国 醉吟江山 亮剑,开局砍翻坂田联队 虚构三国 华夏真相集 盛唐小园丁 他是大夏之皇,他要上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