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上天刚亮,楚军已经出现在咸宁城下,刀枪如林,旗帜如海,色彩鲜艳的号衣配上黑甲红裾,如同一块五彩斑斓的地毯铺满了城外的原野,响亮的军号和战鼓声直冲云霄。
咸宁县城西侧紧邻金水河,城北二十里外就是浩淼的西凉湖,这一带是传说中的三国古战场,有很多地名都和赤壁大战有关,比如汪克凡中军大纛所在的下马坡,也就是城南的一座小土丘。
这座小土丘虽然只有二十多米高,却是附近唯一的制高点,距离咸宁城不到五里,土丘上绿树成荫,景色宜人,还有一座小小的土地庙,香案和神像上都满是烟熏火燎的痕迹,可见平时的香火很旺,大概正是这个原因,才没有被清军拆除。
举起望远镜向咸宁看去,视野里出现了一座标准的明代县城,长方形的城池和崇阳大小差不多。根据早已得来的情报,咸宁县城共有东西南北四座城门,城墙周长五里半,高度两丈六尺,宽度一丈五尺,没有瓮城,县城里共有住家两千余户,丁口将近一万,清军守军四千多人。
在这四千多守军中,以徐勇的黄州绿营为主力,主将名叫徐斌,是徐勇的本家兄弟,除此之外,咸宁城里还有五百名勒克德浑派来的八旗骑兵,也就是所谓的真鞑子。
咸宁毗邻武昌府,城池虽小却非常繁荣,这里又是有名的鱼米之乡,堪称这个年代的产粮大县。自从满清占领咸宁之后,明军就再没有回到过这里,长时间不打仗总不能让地荒着,所以城外有很多农田,还有一些住户人家。不过昨晚楚军到了之后,这些住户都连夜跑了个精光,用望远镜看得很清楚,有些人家连大门都没来得及关上,屋里屋外一片狼藉,可见逃跑的时候非常匆忙。
如今正值冬季,农田里的庄稼还没有成熟,帖兆荣的骑兵分散开去,在田野中点起一道道火头,就算顺利打下咸宁城。楚军也不会长期留在这里,所以这些庄稼要全部烧掉,以免将来成为资敌的军粮。
两万多明军虎视眈眈之下,城里的清军没有派出骑兵阻止,任由田野里的火势越来越大。烧掉这些庄稼还有清出战场的作用,清军对此也不反对。
到处浓烟滚滚。空气里充满了呛人的刺鼻气息。明军在田野间的空地上列阵掩护,掘沟立寨,准备各种攻城设施,城上的清军却往来穿梭,搬运灰瓶擂石,布置各种守城器械。
在城墙前面。梅花桩、鹿角阵、壕沟吊桥一应俱全,城墙上还有若干狼牙拍,夜叉擂,石砲弩车等守城器械。咸宁是守卫武昌府的南大门,清军对这里的城防下了不少的工夫。
汪克凡举着望远镜一点一点转动着方向,从城墙西头看到城墙东头,仔仔细细没有漏过任何环节。很好!咸宁的城防设施虽然坚固,但城墙上没有看到火炮!
自从孔有德等人投降满清之后,清军的火炮技术已经超过了明军,仿制的红衣大炮威力很大,虽然机动能力不足,用来攻城和守城却是非常有力的重武器。而楚军炮营用的是广东海盗的舰载炮,在陆战中效果如何,还有待实战检验。
退一步来说,哪怕相同口径的火炮,架在城墙上肯定射程更远,楚军的火炮也必然受到压制,更何况炮营的火炮都是三磅炮和四磅炮,本身就属于小口径火炮,射程都在一千米以内,虽然远远超过了石砲弓箭的射程,却比不上清军的红衣大炮。
清军如果用火炮帮助守城,这一仗就不好打了。
但是,他们没有火炮!
咸宁城里有五百真鞑子,也就是所谓天下无敌的八旗兵,算城里战斗力最强的一支人马,而徐勇的三千多黄州绿营也不可小瞧,当年都是左良玉倚重的精锐部队,除此之外,城里还有近万丁口,应当能征集两千左右的青壮,加起来能有六千多的兵力。
楚军加上马进忠、王进才所部,一共不到三万人,大约是清军兵力的四倍多,基本符合“五则攻之”的条件,汪克凡没有把咸宁围的水泄不通,而是派楚军重点攻击南门,让马进忠堵住了东门,派王进才的部队堵住了西门,单单空出了北门。
这倒不是围三阙一,想逼清军逃跑,咸宁离武昌府不到二百里的距离,城里的清军昨天晚上应该就派人去武昌府求救了,勒克德浑的援兵很快就能赶到,咸宁的清军不到被歼灭的最后关头,不会轻易弃城逃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