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记载为焚书坑儒的秦始皇帝,实际上坑杀的绝大数人都是方士。诚然,他并未太过重视儒士,却也并未真正赶尽杀绝。反倒汉高祖刘邦,面对齐鲁儒士,直接往他们的帽子里撒尿……而后者,愣是一个屁都不敢放。同时,被称为暴君的秦始皇,实际上一生也并未烂杀过任何一个臣子。而被称为苛刻如猛虎的秦法,也被汉朝所吸收化作己用……看到这些时,小沈书心中震撼,觉得世界观完全被颠覆了。等他沉静下来,不由叹息,对古代一些文人的品德起了疑。但后面仔细思索,又发现,古人真是聪明,寥寥几字的春秋笔法,往往给人无限遐想。虽有时候将白的说成黑的,将黑的说成白的不行,但若是想法子给黑的洗白,白的污黑,似乎也能强词夺理一番…………其后数月,小沈书便一直闭门在家里读史,哪怕是过年期间也从不间断。他第一次只是略看自己喜欢人物的性格、一生事迹。但在这之后,则开始钻研起历朝历代的兴盛衰败。为何兴盛,为何衰败?读的多了,思考的多了,虽然没有人指导,但小沈书还是隐约间明白了一些什么。“秦之所以强于六国在于政。法强大,而其余六国不知道变法的好处吗?不,他们肯定知道,但为何不变?那是因为一些人在阻拦他们,而这些人莫不是不劳动,只享富贵的高层!”小沈书目光闪烁。匹夫之怒,只能杀一人,酷吏之狠,只能诛百人,而政。法之毒,则能祸及千万家。秦国两代国君变法,杀了国内不少贵族,严厉的将商鞅之法推行下去,这却是其他六国国君所没有的能耐和魄力了。从某种意义上讲,当秦国变法完成之后,六国就已经是待宰羔羊,注定要被秦国灭亡。之后的历朝历代,亡国的直接缘故,也都大多因此。只不过尸位素餐的对象从早期的贵族变成了世家,又从世家变成了士族,士族又变成了豪绅……但其本质,不过是换汤不换药罢了。“都是一些贪心的人啊,和西方宁愿将牛奶倒入河中也不肯降低价钱售卖的资本没有任何区别。”小沈书摇了摇头。掩藏在王朝辉煌衰败的表面之下的本质,便是这么一群人的存在。在秦之后,当然也曾有过变法,但大多数都失败了,如名气较大的范仲淹、王安石、张居正……而之所以失败,有主要的三个原因,其中之一便来自于这些人的阻挠。谁又愿意自己的利益受损呢?所谓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在豪门的眼中,寻常匹夫死活与我何干呢?我自享福不管。……“索性,如今的年代和过去都不同。”放下书,小沈书深深舒了口气,脸上带着庆幸之色。阶级和门第自古便存在,如今的年代虽然改变阶级艰难,但比较过去可要轻松太多了。很多人认定若回到古代,以自己的能力能怎样怎样的。实际上,在古代你出生什么身份,死就什么身份……那种阶级之间的歧视和打压,是毫不掩饰的,想要改变,几乎同于登天。小沈*得课本上有一句‘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曾经读时,只感觉对方品行高德。但如今在看,未必不能从中窥视出一二的文人阶级的优越感,和对寻常大众的态度。而“读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时,也曾对所谓的‘商女’咬牙切齿,但如今来看,被圈养的‘商女’,又何错之有呢?毕竟这国哪怕不亡,也不曾对她们有什么优待。她们过的日子,仍是被人欺凌。倒是那些往常嘴上忠君爱国,备受恩宠厚待的文人,大多数在危机之时,神不知鬼不觉的消失不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