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第二百二十九章战后而且仿佛是对李贞登上皇位的贺礼,接下来一段时间好消息接踵而来。首先是在情报系统的搜索下,依旧潜伏在长安城内的世家余孽也也很快露出了踪迹,在十六卫和情报部门的联合下,所有人都被活捉。等待着他们的将会是最严酷的刑罚,就连他们的家人也都要跟着倒霉,都要被驱逐出大唐国籍和大汉族籍,以后他们和他们的子孙将永远不能依唐人和汉人自居,成为这个世上最凄惨最无依无靠的无族之人(估计没有哪个头铁的国家会有这个胆子接收大唐的罪人为国民的),永世不得翻身。其次,儒家和佛门开始对李贞表达善意,在第一时间就将两派在长安城内的隐秘据点位置贡献了上来,并且将派中支持李治的所有弟子以及他们的家小送到了长安,任凭李贞处置,希望李贞能够宽恕两家。问题是经过这一次叛乱,不光是李贞对两家印象大坏,上至李世民下至群臣,对于这两派的印象都是大坏,他们已经深刻意识到了两派对于如今的大唐来说已经是毒瘤一般的存在,再不解决说不定会真的危及性命的。所以满朝文武这一次对于儒家和佛门采取的是零容忍的态度,要不是李贞反对,估计都有脾气暴躁的将领带着军队去将两家连根拔除了。当然,李贞也没有安好心,虽然他没有趁机灭了佛门,但也趁此机会成立了佛学会,算是给了佛门的头上安了一个紧箍咒。而果然不出李贞所料,佛门在犹豫了良久之后,还是捏着鼻子答应了下来,这也是理所当然的,虽然说佛门是外来宗教,但经过几百年的传承,他们早已经融入了中原文明之中,反而在他们的发源地天竺,却几乎被婆罗门教给打压的成了丧家之犬。如今大唐才是佛门的根基,一旦李贞将佛门驱逐出去,那么他们就成了无根浮萍,休想再回复昔日的荣光。相反,如今头上虽然有了一个婆婆管着,并且道教很快就会超越自己,但好歹也还能在大唐继续传教,保住了自己的根基。而且随着大唐未来征服脚步的加快,佛门跟随着大唐的脚步,也将会再次发展起来,甚至超越如今也不是梦想——一方面是彻底消亡,一方面是超越如今,这两个选择是个人都知道该怎么选。至于儒家,李贞也接受了他们的道歉,但在接下来的日子里,朝野上下很明显的发现李贞正在有意识的驱逐儒家,出自儒家的臣子均遭受了不同程度的排挤和针对,更有甚者已经被罢免成为了平民,并且永不录用。而替换他们的大部分都是李贞从问田书苑中培养出来的精英,可以想象,如此继续下去,等过了十几二十年后,朝堂上将再也看不到儒家的踪迹,而而科学将会彻底代替儒家,成为新一任的朝堂霸主。不过这个霸主将不会像儒家那般霸道,不容许有一丁点不同的声音,从而独霸朝堂,因为科学这种东西本身就是一个凌乱的学科,注定是无法团结在一起的,比如做技术的永远和当官的没有共同语言,而做研究的也不会和写文章的坐在一起高弹阔论,但是从广义来说,这几种职业的确都是科学中的派别。因此不同行业的科学,只能各自抱团,以后朝堂上将很难再次出现一言堂这种情况了,就算臣强君弱,有了其余人的制衡,强臣也很难替代君王了。对此,儒家自然是大为惶恐,他们当然不愿意就这么失去如今的地位,但对此他们也没有更好的办法,毕竟他们刚刚犯下大错,李贞能够宽恕他们,没有罢黜儒家就已经是宽宏大量的了,这时候他们哪里又敢得寸进尺?更不敢用激烈的方法逼迫李贞了,否则那才是真正的取死之道。面对儒家当前的危机,儒家各派也放弃了彼此之间的嫌隙,聚在了一起商量对策。但面对油盐不进的李贞,他们实在是不知道该如何行事,也只能寄希望于下一代,有意识的接近李贞的儿子们,用儒术感染未来的皇子,希望靠这样的方法恢复地位。奈何李贞早已经猜到了他们会这么做,因此给自己儿女们请的老师都是问田书苑中出来的教授和学子,断绝了儒家的算计,从此儒家只能作为大唐的某一门学术研究,想要进入朝堂的可能性虽然不是全部断绝,但想要像是贞观之前那样独霸朝堂,却是完全不可能了,李贞也不会容许这样的事情发生的。除此之外,李贞也将各大世家的根基连根拔除,因为他提前公布了世家的罪行,因此这一次民间对于世家并没有报以同情心,也因此李贞的行动超乎寻常的顺利。但也正是因为李治失败的消息早已经传了出去,导致各大世家的核心成员除了在长安城的被活捉了之外,剩下的早已经在歃血盟的帮助下,从提前预留的后路逃走了。所以这一次李贞的抓捕行动只是抓了一些小虾米也远房旁系而已,世家真正的高层却是没有抓到几个。不过虽然抓捕行动失败,但李贞却并没有失望,因为他实施这一次抓捕行动并不是为了真的将世家全部抓起来,他根本的目的其实是为了消灭世家的存在。而这些世家的人现在虽然成功逃离,但却已经成了过街老鼠,根本不敢泄露自己的身份,只能隐姓埋名的躲藏下去,从此再也没有翻身之日,这样就已经达到了李贞的目标,至于他们是不是活着倒是无所谓。何况这些人逃走了,但他们的通缉令却还在,族籍和国籍都已经被摘除,他们就算是逃出国去,也不敢表露自己唐人的身份,否则光是人贩子就足以让他们死无葬身之地。再说了,大唐未来注定是要征服世界的,就连全世界都是大唐的领地,这些人就算是躲又能躲到什么时候?他们终究有一天会重新出现在大唐的眼中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