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href="https://www.ttkan.co/novel/user/operation_v3.html?op=set_bookmark&novel_id=dapanzei-yeshen&bookmark=1098" class="anchor_bookmark"><amp-img src="/novel/imgs/bookmark.svg" width="30" height="30" alt="bookmark" title="添加书签"/></a>
罗刹国之所以叫这个名字,自然不是老毛子觉得自己和佛教里的罗刹有什么关系,再说老毛子信的是东正教拜的是上帝又不剃光头烧香念佛。
所谓的罗刹是前明时期的称呼,来源于罗斯国。早年间蒙元征服北方,带兵直接打下莫斯科,那时候生存在那边的人自称为罗斯人,所以罗斯之名就成了后来以莫斯科大公自名的国家名称。
罗斯国之名传到中国,因为口音的不同,再加上老毛子不同中原人的长像和茂盛的毛发,就用罗刹国来代称罗斯国。甚至在官方文件和称呼上也是直接以罗刹相称,反正老毛子看不懂中文,也听不懂中国话,自然就这样延续下来。
而现在,沙皇彼得打垮了西方强敌,使得罗刹国的国力大增,更被授以“大帝”的称呼,自此彼得在去年的时候正式更改了国名,由罗刹(罗斯)帝国改为俄罗斯帝国,拉开了后世俄罗斯帝国的帷幕。
看完这封信,朱怡成不得不承认沙皇彼得的确不一般,在信中彼得的外交手段和忽悠能力不是普通人能比的,如果是寻常人,恐怕仅通过这封信就能感受到彼得的善意,并且对俄罗斯有着亲近之感。
再加上彼得避重就轻,丝毫不提之前同满清合作的往事,甚至还用当年的事件来引起大明同仇敌忾的气氛,再加上彼得信中所言表现出来的人格魅力,朱怡成心中暗暗赞叹,彼得不愧为俄罗斯最伟大的君王之一。
赞叹归赞叹,但要相信里面说的那些话,朱怡成自然是不可能的。外交这种东西,往往都是说一套做一套,中国人之所以在历朝的外交中吃亏,其主要原因就是过于讲究面子,而且还有所谓的儒家文化的影响所至。
综观整个中华历史,这样的亏吃的还少么?就算是在后世,那些所谓的“老朋友”坑人的事也是比比皆是。
远的不讲,仅仅只是说最近的吧,当年俄罗斯和满清交战,雅克萨之战明明最终是满清打赢了,甚至在远东的俄罗斯主力全部被俘,俄罗斯根本就没了继续在远东和满清作战的能力。
可就算这样,最终的结果又是如何呢?在后世被有些历史学家大书特书的尼布楚条约,其实上是一个羞辱而又割地的条约,在这个条约里作为胜利一方的满清非但没有获得胜利者的一切,反而让失败方的俄罗斯得到了他们在战场上没能得到的宝贵财富——土地。
这种原因的造成,固然有着满清腐朽和崽卖爷田不心疼的想法,更有着固定思维在外交方面的失误。
但在朱怡成这边,却是完全不好使的。朱怡成不是康麻子,大明也历来有着不和亲,不赔款,不割地,不纳贡,天子守国门,君王死社稷的传统。
自朱怡成复国以来,十多年中只有开疆拓土,按着别人在地上拼命摩擦的举动,又那里有着被人家占了便宜的情况所在?
不过话又说回来,就算朱怡成对俄罗斯的感官再不好,心中再警惕,而如今大明同俄罗斯建立正常外交关系还是必须的,要知道满清在关外的残存力量再加上蒙古各部,这股力量在短时间内无法彻底解决,当年成祖几次征战蒙古,打得蒙古人望风而逃,但结果又如何呢?
每一次大明战胜后回军,过不了几年草原上的蒙古人就如同春风吹又生的野草再一次崛起,这种治标不治本的办法也注定了无法彻底解决掉草原问题。
按照朱怡成的原本计划,第一步是收复辽东,眼下辽东故地基本已在大明手中,那么接下来就是要稳固辽东,对辽东进行大范围的移民,以充实辽东的力量。
【看书领现金】关注vx公 众号【书友大本营】 看书还可领现金!
这是一个长期工作,在这工作的同时还得继续压制辽东北逃的满清残余,以减少他们的生存空间,同时适当地向蒙古方面下手,用又拉又打的手段初步完成部署。
等到第二步的时候,那就是大范围解决辽东剩余的问题,再兼顾蒙古问题。可要做到这一步不是短时间能完成的,预计没有个几年甚至十多年根本就不可能。
其关键倒不是军力,以大明现在的军力直接出兵横扫蒙古并不太难,可要彻底解决却是根本不可能。
蒙古人和北逃的满清,他们都是游牧民族,而且蒙古和辽北之地也不是关内,地广人稀,敌人又骑着马,再加上又没什么固定的城池,要想直接捕捉对方的主力一举歼之是难上加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