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祯秘藏…这老伙计当年负责崇祯秘藏的押运…唐易一阵激动,继续往下看去。“后龙堪舆,九龙合璧,一龙为洞,双目窍开,吾已堪任······”沒了。就这么几句啊?唐易心有不甘,彻头彻尾把这封血书读完了,后面的却又是些什么委曲求全,推行汉制之类的话了。落款为:亨九血书。洪承畴,号亨九,明末官至兵部尚书,蓟辽总督。血书中所写,基本就是被俘、降清、仕清的经过。崇祯十五年,洪承畴率军被困松山半年,当时副将夏承德提出,可以让儿子夏舒为人质來投降。洪承畴还算是血战到底,但后來被俘,皇太极三番五次招降,但是洪承畴不为所动。后來,皇太极派了降清的吏部尚书范文程前去劝降,范文程察言观色,最终成功。皇太极曾亲手把自己的貂裘披到洪承畴身上,笼络人心。不过,皇太极表面上对洪承畴恩礼有加,其实对他采取了软禁政策,他在家中不能任意外出,也不封官,只是咨询策略。崇祯十七年,洪承畴跟随多尔衮攻明,四月十一到了辽河,这时候听说李自成已经攻下了京城,崇祯皇帝上吊。洪承畴出谋划策,清军出其不意,又拿下了京城。满清入京之后,顺治皇帝对洪承畴面儿上还是很器重的,任命为太子太保、兵部尚书,还兼着都察院右都御史,并授秘书院大学士。洪承畴由此成为清朝的第一个汉人宰相。顺治二年,南京被攻克,多尔衮下了一道“剃头令”,所谓“留发不留人”,江南民众激烈反抗,攻克南京的多铎根本控制不了局面。这时候,洪承畴又出马了,被“敕赐便宜行事”,到南京安抚民心,平定乱局。而这封血书,是顺治四年,洪承畴的老父去世,他回乡守制时写的。应该是写完后,藏到了这支住诸葛笔当中。而这支笔是如何流落民间,又被老人的祖上所得,那就无从考证了。洪承畴这个人,是很复杂的。一开始,传來的是他战死的讯息,可是后來降清的消息传來,都傻了眼。在古代,大多数民众喜欢用极端的“忠”和“奸”來评价历史人物,那么对于前明遗民來说,对洪承畴的评价可想而知,从血书中不难看出,崇祯皇帝曾经极为宠信洪承畴,连这押运秘藏的事儿都让他來干,所谓的“押运”,那可不是单纯的押运,而是押运到地方,再封藏起來,可以说就是随时可以取走秘藏的人,否则也不用“随从皆杀之”了。好在洪承畴虽然降清,但终究沒有透露秘藏的所在,他不是糊涂人,降是降了,但还能认定满清当时是外族。同时,也可以由此推断,崇祯秘藏,非同凡响。根据血书中的“吾已堪任”,这件事儿,也被洪承畴看做自己的一件沒有完全降清的气节证据。实际上,洪承畴为了感激崇祯皇帝的信任,曾在厅堂之上张挂了一幅对联:君恩深似海,臣节重如山。结果得知他降清之后,有人在这幅对联的上下联各加了一个字,变成了:君恩深似海矣…臣节重如山乎?标点是我加的,估计让谁加也会这么加,肯定是这个语气。洪承畴活得是很尴尬的,前明遗民强烈排斥他,清廷其实也沒有真正接受他,多尔衮和顺治算是重用过他,但是只是给他虚名让他干活儿,沒有真正进入决策层面。洪承畴大力推行汉制、汉文化,结果,接受了儒家理论的满人,也反过來认为他是个不忠贰臣。他被列入了清朝的《贰臣传》。纵观洪承畴的一生,保护了这个崇祯秘藏,确实是不得不提的一件事情。但是可惜,沒有任何正史甚至野史记载了这一点。好在,现在有一个人知道了,还是个学历史的,也相信了他。唐易忍不住大声说了出來:“洪承畴,我读懂了你的忏悔,九泉之下,你也该瞑目了…至于崇祯秘藏,我去看看也不为过吧?”“卧槽,你鬼叫个啥?”毛逐推门进來,对着柜台后面的唐易嚷道。“你可回來了,看着店,我去看几样东西。唐易把血书迅速卷了起來,又把笔毫安置到了笔杆上。毛逐并沒有注意唐易的动作,先是把包放到了一边,而后倒了一杯水,喝了一大口才说道:“又有什么好东西?”这次去瓷都,毛逐捡漏了一把“黄锡”,心气顿时就显得不一般了。唐易将血书放进了包里,拿着这支诸葛笔递给毛逐,“你看看。”倒不是他不想把血书的事儿告诉毛逐,只是关系到崇祯秘藏,这事儿事关重大,而且还未成形,现在确实是知道的人越少越好。“这毛笔倒是个老东西,年头不短了,不过看似很普通啊…”毛逐拿着笔坐下了,看了看之后说道。“你眼力进步很快啊,这是一支诸葛笔,不过确实是太普通了。”唐易接口道。“多少钱?”毛逐又喝了一口水。“一万。”唐易道。毛逐含了一口水,半天才咽下去,“不会吧?这东西的市场价也就是这个数了,你这种吃肉不吐骨头的,肯吃这么大的亏?”唐易淡淡笑了笑,沒有说话。毛逐拿着笔走到唐易面前,盯着他看了一会儿,突然笑着说道:“我明白了,你这是放长线掉大鱼,你是看上了人家别的东西了吧?这么着急要去,看來那个才是大漏…”“哎?我以为你会说我有钱烧的,是个装逼货呢…”唐易笑出声來,“我给你说实话吧,那几样东西他不卖,我只是去看看,而且看看还要给一万…”“什么?…”毛逐瞪大了眼睛,半晌沒说话。过了一会儿,突然说道:“让你这么感兴趣,肯定不是一般的东西,这样吧,中午吃饭时间人少,你赶紧约,我们早吃饭,关了店门我们一起去…”本书首发来自17k小说网,第一时间看正版内容!r405,无弹窗阅读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