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鹏的将军府在哪里,政治中心和文化中心就在哪里,如今的邺城就是这个中心。
这个消息传到,那可真是足够让人感到惊讶。
当然这个在议论热潮主要还是在士族群体中掀起的。
因为只有他们知道封公爵和封邦建国到底是什么意思,只有他们知道分封制和郡县制各自意味着什么。
其余的军人和寒门子弟以及黎庶根本就没有渠道和机会去知道四百年前的华夏大地上通行着什么样的规则。
所以这个时代的议论热潮的规模那是相当低了,比起现代动辄几百上千万的关注热度,那个时代,所谓的掀起热潮,可能也就局限于数百上千人这个数字。
上千都算是大事件。
没有那么多人能接受那么好的历史教育,不接受教育,自然不知道历史。
所以当郭鹏要掌握舆论高地把持宣传攻势的时候,一点都不难,因为面对的对象只是那些士族子弟,而不是识字的全民。
说句不好听的,大汉识字的人口不能说太少,认识个把字的还是能凑出百多万的,但是要说真正具备读写能力的,就要大打折扣了。
读书人就更少,士族子弟就更加少。
所谓舆论狂潮,绝非现代意义下的遍及全国的舆论狂潮。
连字都不认识,历史都不知道,还怎么能对这种事件产生理解?
大多数人照常过自己的生活,种田吃饭睡觉生孩子,做郭鹏的工具人,一边被压榨,一边享受着被压榨却能和平度日的幸福。
极少数的人才有闲情逸致来讨论这种问题。
这些人之所以看起来可怕,是因为他们背后的家族掌握了人口,掌握了生产资料,间接的拥有了势力,数百家人的势力集合起来,就很恐怖。
但是郭鹏掌握的人口和生产资料只会比他们更多。
青兖二州的人口几乎完全被郭鹏掌握,冀州的人口有一多半被郭鹏掌控,幽州是郭鹏控制力最薄弱的州,并州反倒因为黑山流民大量加入而成为郭鹏手中掌控力度最强的第三个州,甚至强于冀州。
豫州也因为被过度摧残而一片废墟,在废墟上重建的乡村和重新被掌握的人口也并不少,建立起来恢复生产之后,数量一样很可观。
汝南郡,九江郡和庐江郡都是一样的。
权力来自于下层,而不是上层,郭鹏明白,所以竭力走下层路线,根本性的掌握更多的人口,拥有更强的生产力和战争动员力,这是底气。
所以现如今已经不像数年前,郭鹏掌握的人口数量还没有那么多,底气还没有那么足,对舆论是无比的重视。
现在,些许舆论已经不能对他产生分毫的影响了。
因为那些家伙没有以人构成基础的势力了。
因为战争和刻意的行为被扫灭的太多,根本不能构成威胁,既然没有掌握那么多人口,威胁等级自然随之大幅度滑落。
以前还算是舆论攻势,需要郭鹏依靠蔡邕和郑玄等人,狐假虎威,借势抵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