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兵这一改造其实也是针对秦军的自身情况。
首先就是秦军用弩的比例相当大,正规秦军的编制虽说只有三成是弓弩兵,但弓弩装备量却高达八成。
基本除了使用长兵器的步兵不方便使用弓弩外,其余兵种都带有弓弩。
比如剑盾手,没有冲锋陷阵或站在第一排时,只需将剑一收盾往背上一背,从箭壶中取出弓箭来摇身一变就成了弓箭手。
再比如骑兵和车兵,弓箭和臂张弩都是必不可少的装备。
也就是说沈兵这么一改,就涉及到了百分之八十的部队的升级。
这弓的升级虽然将少,但箭也改成了铁制……
此前以青铜制箭难度更大……青铜脆硬易折,不便锻打炼造,尤其制作箭簇尖端更是要极为小心。
铁被改造后就不一样了,其特有的坚韧锋利不仅制作方便,穿透力和杀伤力还要比青铜箭强得多。
于是沈兵此举霎时就将部队弓弩也就是远程装备提升了一个档次。
欠之所以会知道这个,是因为他之前一直也尝试这么做。
实际上不只是他,战国时许多人都尝试着在弩前端加上一个蹬环使弩手能站立作战。
无奈的是以之前的条件几乎无法做到:
铁和青铜都是脆而易折,若在弩臂前端加个踏环,弩又动不动就是数十甚至百余斤的力,那踏环没开几下便断了。
于是加装蹬环并不是秦人没想到,而是没有必要的条件。
直到沈兵炼出新铁,这种改装才成为可能。
箭矢方面就不需要任何测试和改进,直接用以往制青铜箭的模具就可以。
因为很明显,之前以青铜制箭头可行,现在换成更为坚韧的铁制箭头自然可行,所以批量制作便不会有风险。
弩的改造在进入批量制作前,沈兵还是保持谨慎的态度试制了几张验证。
然后发现果然有些问题。
秦弩大概可以分成三种:200秦斤、300秦斤、350秦斤拉力。
之所以会有这三种是因为每个士兵的力量不同能开的弩也不一样。
200秦斤通常是供没有作战经验的新兵使用。
之所以用“通常”,是因为有些力大的秦兵能开300秦斤甚至350秦斤的弩就会被调配到另一队去。
由此可知200秦斤是最低要求了。
这要求并不高,200秦斤折算现代的重量单位就是101斤,寻常成年人要用腰力背起一百斤的人都不什么难事。
但若将这重量加到一百五十斤乃至177斤,对于身材瘦弱的人而言就有些困难了。
古时的人伙食差,尤其入伍时才十几岁同时又少有训练,于是大多都处在只能开200秦斤的队伍中。
但这也不是绝对的,入伍作战后煅炼几个月腰力就会越来越足,于是就会转到能开300秦斤乃至350秦斤的精锐弩手中……
这些开弩重量都不是最大重量,要知道作战时都处于紧张状态,而且一次接一次的开,到肌肉疲劳时就真是有心无力了。
在这方面大梁军的情况要比其它军队要好得多。
原因是大梁军多是魏国降军本身就有训练经验,且是经过沈兵挑选的,之后沈兵又使用现代健身理论来操练,比如深蹲就是集中煅炼臀腿、及腰部力量。
于是大梁军弩手大部集中在300秦斤和350秦斤的弩队中,只有不足五百人使用200秦斤弩,这其中相当一部份是在楚国新征的新兵。
弩上的问题,就在于200秦斤的弩使用蹬环还没什么问题……使用蹬环就只能单脚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