泽雨轩 > 历史军事 > 王朝的腐朽 > 第三十八章 郑襄公(三):兄弟辅政

第三十八章 郑襄公(三):兄弟辅政(1 / 1)

郑襄公,乃是郑穆公之子,因为兄长郑灵公为郑国大夫公子宋所害,方才坐上了郑国国君之位。 郑襄公成了郑国国君之后,原本是想要对付公子宋和子家的,毕竟没有一个君主能够忍受自己的手下有一个弑君之徒。 只是当郑襄公把这个想法告诉公子去疾的时候,公子去疾却说,如果要驱逐缪氏,他就离开郑国,郑襄公听了只能作罢。 郑襄公六年,即公元前五九九年,子家去世,郑襄公方才将他的家族缪氏驱逐出郑国。 郑襄公新立,郑国的国事其实都把持在诸位卿士手上,对付公子宋和子家只会引起郑国内乱。 公子去疾是一个有贤德的人,面对郑国国君之位尚能保持清醒的头脑,自然不会让郑国因为君臣不和出现内乱。 郑穆公有十三个儿子,死去的郑灵公是嫡长子,郑襄公乃是庶长子,他继位之初,忧心兄弟过多,会对自己君位不利。 他又与公子去疾商议,准备把其他的兄弟都驱逐出郑国,只留公子去疾一人。 可公子去疾也不同意,言明兄弟一起辅佐,才能使郑国强大,独留他一人,让他死后怎么去见郑穆公。 于是,郑襄公就把自己的十一个兄弟都给封为了大夫,辅佐朝政。 不过,这个决定却是给郑国留下了后患。 春秋之时,诸侯国的内乱多是君臣之间的动乱,执政大臣权势滔天,弑君亡国也就不这么新鲜了。 郑国的历史上也不乏这样的人,祭仲、高渠弥也算得上是这样的权势之辈。 可如果跟鲁国三桓、晋国六卿这样家族式得把持一国权力,却是不能相比。 郑国在中后期同样出现了所谓的‘郑国七穆’,是由郑穆公的七个儿子他们的家族构成的郑国权力中心,把持郑国的国事。 郑国七穆,分别是公子去疾,子良的后代良氏;公子喜,子罕的后代罕氏;公子騑,子驷的后代驷氏;公子发,子国的后代国氏;公子偃,子游的后代游氏;公子舒,子印的后代印氏;公子平,子丰的后代丰氏。 君主若是不贤明,他的亲近之人必然是能够轻易得到权力,这个道理放在哪个时代都是通用的。

最新小说: 明末辽东从军行 宋吹 大英帝国的神秘职员 穿越之玩转大宋 三国:我刘琦,召唤千古英雄! 梦回关山 太阳与雄狮 火枪洗明路 云落流霞映山天 黑龙新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