泽雨轩 > 历史军事 > 王朝的腐朽 > 第三百三十五章 晋景公(九)

第三百三十五章 晋景公(九)(1 / 1)

晋景公十四年,即公元前五八六年,春,赵同、赵括(此二者皆为赵盾之子,赵婴齐之兄也)把赵婴齐放逐到齐国。 赵婴齐表示,有我在,所以栾氏不敢作乱,我逃亡了,两位兄长恐怕就有忧患了。况且人各有所能,也有所不能,赦免我又有什么坏处。 赵同、赵括没有听从他的话。 赵婴齐梦见天使对自己说,祭祀我,我保佑你。 赵婴齐因此询问士贞伯(士渥浊),士贞伯表示,不知道。 之后士贞伯告诉别人,神灵降幅给仁爱的人,降祸给淫乱的人。淫乱而没有收到惩罚,这就是福了。祭祀了,难道就没有祸乱了吗? 赵婴齐祭祀了神灵,第二天就逃亡了。 夏,荀首到齐国迎接齐女,鲁国叔孙侨如在谷地给他赠送食物。 梁山(古山名,今陕西韩城)崩塌,晋景公用传车召见伯宗。 伯宗在路上碰到一辆载重物的车,让它避开,表示,避开传车。 押送重物的人说,与其等我,不如走捷径来得快一些。 伯宗问他是哪里人?答,绛城人。 于是伯宗询问他绛城之事,他说,梁山崩塌了,国君打算召见伯宗商量。 伯宗便问,准备怎么办呢? 押送重物的人就说,山有了腐朽的土壤而崩塌,又能怎么办呢?国家以山川为主,所以山崩川竭,国家就要为它减膳撤乐,穿素服,乘坐没有彩画的恶车子,不奏音乐,离开寝宫,陈列献神的礼物。太史宣读祭文,以祭祀山川之神。就是这样罢了,就算是伯宗,还能怎么样呢? 伯宗想要带着押送重物的人去见晋景公,它没有同意。 于是伯宗就将他的话告诉了晋景公,晋景公听从了。 六月,郑悼公派公子偃到晋国求和。 八月,郑悼公与晋国赵同载垂棘结盟。 冬,晋景公与鲁成公、齐顷公、宋共公、卫定公、郑悼公、曹宣公、邾国国君、纪桓公在虫牢结盟,这是因为郑国顺服晋国。诸侯商议再次会见,宋共公因为国内有乱,不参加会见。 这一年,周定王去世,他的儿子姬夷继位,是为周简王。 晋景公十五年,即公元前五八五年,春,郑悼公到晋国拜谢讲和,子游相礼,在东楹的东边举行授玉之礼。 士贞伯因此表示,郑伯恐怕要死了吧!自己抛弃自己,目光流动东张西望,走路很快,不安地坐在自己的位置上,大概不能活得长久。 三月,晋国大夫伯宗、夏阳说、卫国大夫孙良夫、甯相、郑国人、伊洛戎人、陆浑、蛮人入侵宋国,这是因为宋国人没有参加会盟。 联军驻扎在鍼地,卫国人没有加以防备。 夏阳说想要袭击卫国,就对伯宗说,虽然不能进入,多抓一些俘虏回去,有罪却也不至于死。 伯宗却表示,不行,卫国因为相信晋国,所以军队驻扎在他们郊外而不加以防备,如果袭击他们,这是丢弃信用,虽然多抓俘虏,可晋国没有了信用,用什么去获得诸侯的拥戴? 于是就停止了行动,晋军回国,卫国人却登上了城墙。 晋国人谋划离开故都绛成,大夫们都说,一定要住在郇瑕氏(姬姓诸侯国郇国国君郇瑕之后,居于今山西运城盐池之南)的地方,那里肥沃富饶且靠近盐池,对国家有利,使国君欢乐,不可以丢失它。 韩厥担任新中军将,同时也是仆大夫(掌管宫中之事), 晋景公朝罢向群臣作揖而进入内宫,韩厥跟随晋景公,晋景公站在寝宫外的庭院里,问韩厥,你觉得怎么样? 韩厥回答,不可以。郇瑕氏土薄水浅,污秽肮脏的东西容易聚集。容易聚集民众就会发愁,民众发愁身体就会瘦弱,在这种情况下就会有风湿脚肿的疾病。不如考虑新田(晋地,今天山西侯马),土厚水深,住在那里不会有疾病,有汾水、浍水来冲走污秽。况且民众服从教导,这是子孙十世的利好。深山、大泽、森林、盐池,是国家的宝藏。国家富饶,民众就会骄傲放荡。靠近宝藏,公室的财富就减少了,不能说是欢乐。 晋景公听了他的话,很高兴,就听从了他的意见。 夏,四月丁丑,晋国迁都于新田。 六月,郑国国君郑悼公去世。 晋国人命令鲁国攻打宋国。 秋,鲁国孟献子、叔孙宣伯率兵攻打宋国。 楚国子重率军攻打郑国,这是因为郑国顺服于晋国。 冬,鲁国季文子到晋国祝贺晋国迁都。 晋国中军将栾书率军救援郑国,在绕角(郑地,今河南鲁山东南)于楚军相遇。楚军回国,晋军便攻打蔡国。 楚国公子申、公子成带领申地、息地的军队救援蔡国,在桑隧抵抗晋军。 赵同、赵括想要出战,向栾书请求,栾书本打算答应。 中军佐荀首、上军佐士燮、新中军将韩厥劝说栾书,不行,我们来救援郑国,楚军离开我们,我们就到了这里,这是八杀戮转移到别人身上。杀戮不停止,又激怒楚军,交战一定不会胜利。就算战胜了,也不会是好事,整顿军队出国,仅仅打败楚国两个县的军队,有什么光荣的呢?如果不打败他们,受到的耻辱就太过分了。不如回去。 于是,晋军就回去了。 当时,晋军中想要作战的人很多,有的人就对栾书说,圣人的愿望与大众是相同,所以能够成功。您为什么不听从大家的意见?您是执政大臣,应当斟酌民众的意见,您的辅佐者又十一人,不想作战的仅仅只有三人。想要作战的人可以说是大多数。《商书》说,‘三人占,从二人。(三个人占卜,听从两个人的)’就是因为人数多。 栾书表示,同样是好事,才服从多数,好事是大众的主张。现在又三位大臣主张,可以说是大众了,依从他们,不也是可以的吗? 这一年,郑国国君郑悼公去世,他的弟弟郑成公继位。

最新小说: 明末辽东从军行 宋吹 大英帝国的神秘职员 穿越之玩转大宋 三国:我刘琦,召唤千古英雄! 梦回关山 太阳与雄狮 火枪洗明路 云落流霞映山天 黑龙新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