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王法明白了这些事情之后内心很高兴孙先生推翻了腐朽的帝制,这是两千年来老百姓一直贫穷愚昧的根源! 过了一些日子包打听非常高兴的来汇报这些天的成果,在其他几个府县用合理的价格购买了几万亩的土地,并且雇佣了当地因为破产失去土地的农民,这些农民对王法感恩戴德,痛哭流涕! 王法听到这些之后既高兴又悲哀。高兴的是这些农民懂得感恩戴德,非常善良朴实;悲哀的是农民很容易被一些小恩小惠所收买。 真是哀其不幸,怒其不争! 不过转念一想也不能怪农民,谁让农民几千年来一直遭受朝廷的剥削和奴役,把农民累的半死不活的,变得麻木不仁,活成了行尸走肉一样,没有独立思考的能力,活着已经变成一件很奢侈的事情了! 在取得这些成果的同时王法发现之前从贪官污吏手中夺取的金银财宝已经花的差不多了,很久没有开张导致了坐吃山空的尴尬局面。 王法有些发愁了,现在自己在这里生根发展,当做根据地一样,不能再像以前那样极端,必须改变手段。 想了半天王法灵光乍现,决定只谋财不害命! 说白了就是抢劫这些贪官污吏,事后他们也不会明目张胆的下令追捕,只能打掉牙齿往肚子里咽,有苦说不出。 然后这些贪官污吏只会变本加厉的从老百姓身上榨取和掠夺财富,让本来勉强度日的百姓变得更加苦不堪言,激起百姓的不满情绪,形成一个恶性循环,有利于自己的造反事业! 想到这个王法立马说干就干,连忙召集了现在的亲信心腹,开始述说自己的发财大计,胡屠夫和江洋还有章寇听后一致同意。 接下来王法便开始分配任务,分成三路,由胡屠夫,江洋,张寇率领三路人马在东西南三个方向同时出击,让官府摸不着头脑,无法查出蛛丝马迹。 过了几天,夜幕降临,一大群人穿着夜行衣在黑夜的掩护下离开庄园分成三个方向消失在茫茫夜色中。 没过多久一伙蒙面的凶徒冲进了其他地方的知府知县的府邸,把这些官老爷绑起来进行无情的拷问,然后知道了藏银子的地方接着洗劫一空,让这些官老爷气的七窍生烟咬牙切齿却又无可奈何! 就这样这伙人用这样的方式悄无声息的打劫贪官污吏,获取了不计其数的金银财宝。大量的银子直接流进了王法的庄园,看到自己的银库以肉眼可见的速度填满,王法笑的合不拢嘴了,变成了弥勒佛! “有钱就是好,干啥都不用发愁!”王法看着眼前的银山两眼发光,由衷的感叹道。 钱财问题解决之后王法便开始进行社会交际应酬,结交达官贵人,以便从他们口中了解天下大事。 因为不管在什么时候消息情报都是非常重要的,有时候甚至是成败的关键所在! 既然情报是如此重要,那为什么没有情报人员获得高官盛名呢?这是因为,在古人看来,土地等财产的获得,最终还是得靠拼杀得来。 这就是古人思想的局限性,格局不大,思维比较单一! 而古人的社交方式一是宴会,二是逛青楼。 逛青楼给王法的印象最深刻,在很多古装电视剧里,风流才子出入青楼楚馆,和里面的姑娘产生情愫,双方私定终身,最终上演一出出“痴情女子负心汉”的悲惨爱情故事。惹得银幕前的观众双眼含泪,口吐芬芳! 真正的青楼是在齐鲁大地上诞生的,而创办者就是管仲老爷子。 不过您可别把老人家想象成“大茶壶”一样的角色,人家是齐桓公的相国,创办青楼是为了解决民生大计,理想是崇高的,事业是伟大的。 管仲老先生看很多人一辈子都打光棍,娶不到媳妇,实在悲催。而有权有势的人妻妾成群,享用不尽。长此以往,那些生理需求得不到解决的人,必会生出乱子,最终引发社会动荡。 就这样,一个为娶不上老婆提供生理需求解决的场所——青楼诞生了! 随着时代的变迁,青楼由最初的高雅场所,堕落成“烟花柳巷”,由吟诗作赋变为了钱色交易,娼妓不再是才貌双全的佳人,嫖客也不再是风流才子,一切都变了。 但青楼文化却在我国历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可以说,没有青楼文化,华夏的文学创作将会逊色三分。无论是诗词歌赋,还是声乐舞蹈,青楼都代表了当时最高的造诣。 自先秦萌发,至民国湮灭。 青楼文化历经数千年的发展,已经成为历史上一道亮丽的景观,而那些富有传奇色彩的青楼女子,也成为了时代的写照,淹没在了历史的洪流之中。 青楼是最高级别的妓院。青楼原本指豪华精致的楼房。我们知道朱门大户,朱门是红漆大门,而青楼就是青漆大门。唐代,青楼渐渐成了烟花之地的代名词。 中档的妓院叫“酒楼”,当然,古代的酒楼跟我们现代的酒楼不同。我们现代的酒楼是吃饭的,但古代的酒楼不仅有吃饭的,还有衣着华丽的歌姬作陪。美酒佳肴、鲜汤甜点、莺声燕语,整夜不停。有的酒楼为了提醒客人,会在酒楼门前挂红灯笼,这估计就是“红灯区”的来历。 比酒楼低一点的叫“瓦舍”。瓦舍也叫瓦子、瓦市、瓦肆,意思是来时瓦合,去时瓦解,易聚易散,逢场作戏,所以用来指市民娱乐的演艺场所。当然,演出难免有色情或情色内容,但勾栏瓦舍变成妓院的代名词。 比瓦舍低端的是舫,就是一条破船,里面有歌姬在里面接活。 而最低等级的就是窑子,这要到明代以后。窑子一般位于城市底层,贫民窟内。一般是走投无路的人,找一间破窑,弄几个乞丐女,不穿衣服,让路人观看,看好了就选一个。后来我们听到的所谓的“窑姐”大概就是从这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