泽雨轩 > 科幻未来 > 起源:格林神话 > 第三百二十一章 沃莉丝与奇异点

第三百二十一章 沃莉丝与奇异点(1 / 1)

………… 十天前。 瑞士日内瓦大学,魔力应用与魔法科学系,暗能量暨魔法能量实验室。 此时偌大的实验室显得空荡荡的,多数研究员都已经回去休息,只有一处角落还在传出着机械运作的声响。 “十七微克的铯……完美!最后,零点三克的铂……” 一位身材娇小的女性研究员,正站在一堆精密仪器旁,小心翼翼地操作着控制杆,使隔离箱中的机械手臂稳定地倾倒出微量的金属粉末。 她脸上带着眼镜,身上穿着衬衫和白袍,除了面容年轻到有些不可思议,看起来就像一名随处可见的普通科研人员——前提是忽略高高盘起的金发下,那双精緻而狭长的耳朵。 毫无疑问,沃莉丝是实验团队中少数的精灵。 经过五天四夜的奋战,她团队中的同事们一个个都倒下了,只剩她依然执着留在实验室中。 “现在时刻是……八月呃……二十八日,上午十一点零三分,即将进行第一百三十七次实验,考虑到前面几次实验中,我们不论怎么降低高活性金属的比重,法术结构都会出现类似的不稳定现象,甚至产生爆炸,这次我决定彻底反其道而行。第一,我将铯的比例大幅提高,然后……” 带着浓重黑眼圈的沃莉丝,一如往常地对录音器口述着自己的实验经过。 提高活性金属的比例是一件非常危险的事情,这种动作通常需要一步一步进行材料测试,才会应用到实验项目中。 此时她这种略显激进的操作,极有可能会在启动法阵时造成爆炸,且这种爆炸会伴随着辐射或者重金属汙染,实在由不得她大意。 记录完所有数据后,她低头思索了几秒,又对自己的肚子施放了十几个防御法术,才将视线转回了电脑屏幕。 主画面的正中央,一块布满微型法阵的腕表,正被密密麻麻的电线和迴路,连结在电脑、蚀刻机、监视器等电子设备上。 她深吸了口气,轻轻扳动了桌上的其中一个开关。 随着一台由光洁金属板构成的小型机械发出低沉的轰鸣声,实验箱周围的迴路缓缓亮起了幽蓝的光芒。 那是电子魔能发生器,CERN与亚尔夫海姆学者共同研发的新设备。 顾名思义,是一种藉由电能产生魔能的机械。 不过这个产生魔能的过程,与它简单的外观截然相反。 其中之複杂,甚至牵扯到魔法,以及魔能的本质—— 不论地球、尼德威阿尔,还是亚尔夫海姆,三界所有熟悉魔能的人都了解一个浅显的道理——纯净的魔力,或者说“魔能”,在被法师吸收或者激活前,是一种无法被直接观测到的能量。 它们不会与电磁力和光相互作用,致使魔导设备、电子仪器和肉眼,皆无法捕捉到它们的存在。 法师们只有在冥想时,才能够隐约“感知”到它们。 很显然,魔能便是地球的科学家们一直在致力寻找的“暗能量”的一种。 而法师们的感知,则是唯一一种接触它们的手段。 麻烦的是,感知是非常“唯心的”,就算在相同的地点,也没有任两位法师能感知到完全等量的魔能。 而且也不曾有法师能单独且明确地感知到魔能——他们的冥想虽然主要目的是吸收魔能没错,但实际上也会将周围包含电能、热能等等的各种能量,乃至元素或化合物之类的微量物质,都给一股脑地吸收进身体里面。 因此根据个人感知倾向的不同,每个法师的魔力都会混有大量魔能以外的能量。按照最近的实验数据进行估算,这种“杂质”在一名法师的魔力中,平均会达到百分之三十的占比,乃至更高。 这也使得每个法师们的魔力,都有着属于自己的鲜明气息和特点,而一般魔力的可视也肇因于此。 当然,魔力杂质的存在,对亚尔夫海姆的几位高环法师来说,并不算是什么新发现。 虽然他们一样无法直接观测到“魔能”,但却一直都清楚,每个人的魔力都有与某些元素较为契合的现象。且这种现象有时候对一名法师来说,也并不全然是坏处——它能让法师们在施放某些特定类型的法术时更加顺畅、效果更强大。 不过在对魔法和魔能进行近一步研究后,科学家与法师们倒是惊奇地发现,“魔法”似乎是一种将魔能从“暗能量”型态激活为常规能量的过程。 这种激活会令微量魔能逸散为光能(即散发出可见光),其频率会处于650Thz至700Thz,波长则约在420nm至460nm之间,因此在魔力杂质处于百分之五十以下时,魔力都会呈现出蓝色,或者紫罗兰色的外观。 目前这个过程被认为是不可逆的,也就是魔法并不能回归为魔能。 但是魔法在施放过程中,处于激活状态的魔能却是以半暗能量,半可见能量的形式存在的。 鉴于这个特殊现象,CERN猜测,只要能创造出一些特殊定制的法术,他们便可能有机会观测到魔能以及暗物质的存在。 放在以前,为了安全起见,创造或改良魔法都会需要长年累月的试错与微调,绝对称不上简单或安全的事情——魔能在塑形失败时,有很高的机率会呈现活性极高的易爆状态。 因此没有人对CERN的推论抱有太大的期待。 但这次,推论才发布不到两周,新魔法的难题就意外被攻克了。 在记录了数千上万种法术模型后,人工智能模型竟帮他们演算出了一个简单的替代方案。 法师们仅仅只是改良了几个中、低环法术,并透过卢恩法术组合电子仪器,便成功达成了CERN定下的目标。 藉由改良的真视术、异界探知、语言诅咒(一种延迟目标施法速度的法术),结合能量导引卢恩、电魔转换装置与粒子模拟器,人们第一次确切捕捉到了魔能的存在——在电脑的液晶萤幕上。 而这个划时代的新技术,同时也使他们发现了一种“新物质”。 他们称其为:“魔能暗粒子”。 这是一种密集且不均匀地分布在已知宇宙中的,不可见、不可触的微小粒子。 从观测到的零星现象进行演算,这些粒子同样会受到重力影响,本身也具有重力。 但对正常物质的吸引力,却明显大于正常物质对其造成的吸引力——这种吸引力差距的存在,使CERN几乎可以肯定,宇宙中还存在着许多尚未被发现的“暗粒子”。 至于新发现的这种粒子,被称为魔能暗粒子的原因,除了因为它是藉由魔法发现的之外,也因为这种粒子能够不稳定地持续释放出微量魔能。 这种能量释放似乎是无损的,至少他们目前没有观察到魔能暗粒子存在衰变的迹象,同时也没有找到新魔能暗粒子的诞生。 另外,法师们使用传送法术时的节点座标,也被证实是藉由这些魔能暗粒子在进行定位。 这解释了为何地球的自转和公转不会让传送出现太大的偏差——这些粒子的运动,与星辰的运转有着明显的关联。 当然,这些现象发生的原理、暗粒子的来源等等,他们暂时都还没有找到合理的解释。 但至少足以说明“魔能的来源”了。 科学家与法师们经过数个月尝试后,终于成功捕捉到了一些魔能暗粒子,并对其进行了一系列的研究。 电子魔能发生器便是其中一项成果。 他们彷照观测暗粒子时所使用的法术,改良出了可以“接触”暗粒子的特殊卢恩魔法。 接着将这种卢恩刻划在四面金属板上,以外接电线对其进行电力供能,以便在不影响魔能纯净度的前提下,将魔能暗粒子禁锢其中。 之后再藉由魔能储存法阵吸收被暗粒子释放出的魔能,获得无任何杂质存在的纯净魔能。 这种纯淨能量,不会产生任何使用者差异和异能量介入,只要搭配稳定的魔能变压系统,就可以成为优良的体外魔能供应装置。 最近在进行魔导具製作和科学实验时,这项工具经常被法师和研究人员们使用。 此时沃莉丝扳动的,便是电子魔能发生器的开关。 “嗡——” 随着魔能的涌入,箱中的腕錶缓缓展开了一面半透明的能量护甲。 等待了几秒后,护盾仍然非常稳定,她接着扳动了物理测试开关。 “碰碰碰碰……啪!” 一连几声低沉的枪响后,护盾终于被击穿了。 半透明的防护立场上,可以看到不少蛛网状的细密裂痕。 但在大约七分钟后,护盾便自行恢复成了原来的样子。 她又以相似的强度反复测试了几遍不同的部位,机体都正常运作,且没有出现任何迟滞或者故障。 沃莉丝使劲一握拳,露出了兴奋的笑容:“成功了!” “嘿嘿,这个传奇魔导具说不定能被记录在历史书上!世界上第一个魔导电子錶,科学与魔法的结晶……” 她满脸笑容地拿起录音器,再次记录起了自己的实验成果:“现在时间八月二十八日下午两点十七分,第一百三十七次实验成功了,我使用……” 这款魔导具由于是实验机型,因此功能相对还比较单调,特殊之处除了它的立体投影屏幕,和由魔能转电能来运行的电脑之外,就只是多了一面需要冷却时间的三环魔法盾而已。 而且这面魔法盾最多只能以斜角抵抗三发P230手枪的近距离射击,第四枪就必然会破碎。 沃莉丝会称它为传奇级的原因是——它是第一台真正的“电子魔导设备”。 将两种截然不同的科技,完美结合在一起的仪器,绝对属于头一遭。 就算抛开这点不谈,从性能上来说,这块錶也确实当得起“传奇级”。 因为按照目前的理论,它将会是永动机。 刚才她投入的纯净魔能只是激发行为,是为了将腕錶上的魔法迴路贯连启动而输入的微量魔力。 此时真正在支撑腕表运行的,是其内所储存的魔能暗粒子。 藉由少量的魔能暗粒子,这块特殊的智慧型手表,将不需要进行任何充电或充魔,就能永无止尽地运行下去。 ——电子魔能发生器虽然也能源源不绝地产出魔能,但其大面积的拘束法阵,使其消耗的电力非常可观,无法自给自足,因此整体来说是损耗大于产出的。 这其中的技术原理不算复杂,只不过是电子魔能发生器的进一步运用而已,但目前还是独属于沃莉丝一个人的研究领域。 其中的原因倒也不复杂——材料。 拘束魔能暗粒子的物质,是一种绘製了魔法阵与卢恩的特殊合金板。 虽然用料和法阵结构都已经是CERN公开的技术,只要对防御系法术有一定的理解,随便一间实验室都可以尝试製作出来,但想将它们缩小数千倍,绘製在小小一块手表里面,那就另当别论了。 只有顶尖的防御系大师,才能把这些法术的结构进行如此彻底的改良。 而人类电子学与材料学的高门槛,又将绝大多数的法师都挡在了门外,目前除了沃莉丝外,根本没人能够做到这点。 虽然她自己并没有意识到,但她研发出的这块永动錶,已经可以说是“科技奇异点”的等级了——毕竟对法师来说,从空气中获取魔能是司空见惯的事情。 她取出腕錶,稍微测试了一下其他的机能后,便将其连接到了电脑上。 “……法术的结构模块已经上传、配方也记录好了,只要再给宅男部调整一下参数,大概就可以量产了。” 看着电脑中已经建模完成的法术节点,她喃喃自语着。 尽管只有她具备改良出微型法阵的知识与能力,但只要有“电脑”和“蚀刻机”,这种技术那怕全世界只有一例,也足以成为任何人都能复製的通用技术。 当然,就算她知道了自己的发明有多么重大,以她的性格,恐怕在分享这样的技术时也不会存在丝毫的犹豫。 “话说这些铁疙瘩也太厉害了,法术模型只要储存在里面,连魔导器都能量产,难以想像中土人直到半年多前才第一次接触魔法……” 用电脑储存法术模型确实是突破性的技术革新,但其实并非魔导具得以量产的关键原因——魔导具变得可以量产,主要还是在于电子魔能发生器的诞生。 每个法师在施放法术时,其构建的法术节点都会根据其自身魔力特性,存在微妙的差别。 这导致他们就算使用完全相同的法术结构,也无法释放出完全相同的法术来。 而电子魔能发生器,杜绝了这种现象的发生。 不论是法术结构、法阵绘製,还是魔导具开发,只要是由纯淨魔能释放的法术,就可以透过纯淨魔能完美復刻出来。 这项技术,等同于为魔法制定出了标准。 完全称得上是近年来魔导技术领域最重要的里程碑。 沃莉丝又确认了一遍电脑中的数据,便关上了电脑。 她从储物柜中取出手机,熟练地开启相机,拍了几张产品照。 “有点单调……” 她一边自言自语,一边把小脑袋伸到镜头前,开始用各种表情和自己的发明合照。 等她拍完一系列照片,又开始尝试加上各种乱七八糟的特效和修图。 回过神来,已经几个小时过去了。 她这才想起了自己的工作还没做完。 “CERN……CERN的群组……唉!手机到底要什么时候才要增加亚尔夫海姆语……找到了!” 正当她每个字母琢磨三秒,吃力地用英文向同事报告着研究成果时,一隻长着翅膀的小生物从远处吵吵闹闹地飞了过来。 “沃莉丝!大消息!大消息!一个惊天的大消息!” –––– 由于是科幻小说,所以本书中的魔法等等超自然现象,会尽量从科学角度进行诠释,如描写存在漏洞还请各位科学家和法师大人见谅。 然后有人问我语言问题,书中出现的所有外语都不是瞎编的,而是真实存在的语言。精灵我採用的是挪威语、矮人是冰岛语,而亚特兰提斯语则是从希腊语进行改编的。 斯基格皮阿这个发音真的就是粗壮的oo。

最新小说: 非人哉的次元交易聊天群 王者荣耀之我是小兵 我真只是个普通人啊! 终极宇宙试炼 长生之狱 哥斯拉:至暗时刻 真实末日游戏 天王行 长夜尽头 地球最后一位仙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