泽雨轩 > 历史军事 > 北宋:我成了赵佶 > 第六十八章 一群朱紫

第六十八章 一群朱紫(1 / 1)

第六十八章一群朱紫 赵吉高声道:“今日,艮岳开业!众爱卿能来,朕心甚慰!” 跪在艮岳入园大门前的近百名文官,一时都听得有些懵逼了。 “艮岳开业?!”群臣心中狐疑着:不是只有酒肆店铺这些买卖铺才叫“开业”的吗?怎么耗时数年,花费足有数千万贯钱的皇家园林,为何要用市井的“开业”之词呢? 不过,群臣们没有任何人,敢当面质疑赵官家用错“开业”这个词的。 赵吉看向跪在自己面前的一群从一品到六品的文官们,他们今天都没有向以前那样,学着官家的样子穿道袍,而是都换上有压箱底的代表品级的紫色、朱色的曲领大袖的“从省服”,腰间束革、还配挂着或用金或用银制作的小鱼袋,头上也都戴上了各自的长翅官帽。 这种大宋特色的长翅官帽,除了在朝堂和官场正式活动时须戴上,一般场合是不戴的。 赵吉知道,这长翅帽的发明人,是自己这副身体原主人的真系血脉祖先赵光义的亲大哥宋太祖赵匡胤。 据史料记载,宋太祖赵匡胤黄袍加身,坐上龙椅以后,很不放心当年一起闯天下的同僚。尤其讨厌文武大臣在朝堂中交头接耳,评论朝政。 有一天,赵匡胤上早朝,在听取大臣们的奏章时,发现两侧有不少官员窃窃私语,甚是不懂礼数。赵匡胤恼怒,但他却不露声色。 退朝后,赵匡胤想出个办法,传旨让官员们在原来的幞头纱帽后面,分别加上长翅。这长翅或用铁片、或用竹篾做骨架,再包裹上布沙。一顶大宋朝的官帽,两边铁翅要各穿出一尺多长。 而这些一品至六品的大臣们,今天也不学着官家穿道袍而也穿道袍了,他们则是改穿了曲领大袖、腰间束革带的大宋公服——“从省服”。 赵吉看跪在前面的一群文官是穿紫色的从省服,跪在后面的那群文官是穿朱色从省服。真可谓是“一群朱紫”! 因为,赵吉这次召在京的文官来游艮岳,所召的官员都是六品到一品的官员,因此,这些文官中没有穿绿袍子的七品官,更没有穿青色袍子的八、九品小官了。 大宋公服——“从省服”,以用色区别等级。 在大宋的元丰年之前,大宋的九品和八品官的公服用青色;七品和六品官用绿色公服;五品和四品官穿朱色公服,三品官以上穿紫色公服。 这也是古代,说某家出了很多大官时,用一个词叫“满门朱紫”来形容。 历史系学霸的穿越者赵吉却知道,自己的这副身体的原主人赵吉的亲爹宋神宗的丰年间,把各品级的从省服的颜色略作调整。 宋元丰年间,官员的从省服的颜色:一、二、三、四品用紫色;五品至六品用绯色(即朱色);七品、八品、九品用绿色。 按当时的规定,能穿紫色和绯色(即朱色)从省服者,都要在腰间配挂金银装饰的小鱼袋,用金银钱袋从里到外能更明显地区分高低职位。 赵吉故意问道:“众爱卿,今日为何不穿道袍,而改穿许久没有穿过的从省服呢?” 群臣你瞧我,我瞧他,没有愿意主动回话的。 他们也知道,最后的这两天内,赵官家发出的圣旨和政令太多,也与以往相比,令他们太不可思议了,故此,没有人想当出头鸟。 赵吉的目光扫了一眼靠前面跪着的大臣们,有太宰余深、少宰王黼、以及左右丞张邦昌,李邦彦。大臣唯独不见老奸巨猾的蔡太师。 “哈哈哈……”赵吉大笑道:“自古以来就是:上有所好,下必效焉。 楚王好细腰, 昔日,朕好求仙问道,长穿道袍, 尔等为讨朕的欢心,也穿道袍服,而不穿而穿官服! 朕不怨诸位爱卿! 然则,朕通过妖道林灵素一案, 方知,朕昔日修仙求道,犹如大秦始皇帝被徐福所骗! 朕当亲书罪己诏,以昭告天下! 卿等也要自查,昔日为何不及时劝谏朕所犯之错呢?” 赵吉的此言一出, 群臣们真的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站在艮岳园门前的赵官家,还是昔日那位只知沉醉于犬马声色,奢靡享乐、求仙问道、绝不会承认自己错误的赵官家吗? 那群穿紫色和朱色公服的文官们立即哗然,即使头上都着两三尺长的长翅帽,也挡不住群臣们交头接耳地议论纷纷…… 赵吉道:“众卿安静,朕还有话要说。” 赵吉身边的大宦官杨戬立即用他那种中性且穿透力极强的尖尖的嗓音,高喊道: “诸位大人,莫要议论纷纷,这成何体统? 何人还敢不听赵官家把口谕宣完?” 群臣们立即安静了下来。 赵吉郑重其事的道:“如今国库空虚,又逢国内多地遇灾,民不聊生,揭竿而起者比比皆是。 赈灾救济灾民要用钱, 出兵讨伐叛民要用钱, 辽夏两国边防要用钱…… 然则,我大宋如今的国库已空虚! 众位爱卿有何好办法,可解国库空虚的燃眉之急??” [PS:感谢这个这个vv的打赏!]

最新小说: 陌楚 北宋大表哥 崛起之我的阿根廷 我的两千四百年日记 三国突将 我在红楼改气数 重生南美做国王 万事记录 天中游离 吕布从一只麻雀开始的逆转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