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斯满脸惊讶的打量着甘罗,他只是透露出了一点消息,甘罗竟然直接猜出了嬴政放入丞相府的棋子是谁。 “你是如何得知的?” 看李斯惊讶的神情,甘罗心想自己猜的一点都没有错。 原本他就怀疑赵高入罗网组织是有所目的,只是不知道他究竟是在背负着什么样的任务。 今日李斯说到嬴政的计划,在结合赵高在丞相府出没的身影,赵高肯定就是嬴政放入罗网中的棋子没错。 “赵高是大王最为宠幸的寺人,在丞相府时他曾带领罗网六剑奴拜见吕不韦,正好被我撞见,所以刚才李兄说到大王安排进相府的棋子,我就自然而然想到是赵高了。” “赵高并不是大王最宠信的寺人。” 甘罗微微一怔,他感到李斯身上开始布满了一股疑惑的神色。 “赵高只是大王在王宫众多寺人中挑选的一名会武功的寺人,他能够进入相府是因为他和大王基本上没有什么接触,所以吕相才会重用他。” 甘罗感到李斯的语气没有了刚才的恭敬,更多的是掺杂了一丝怀疑。 按照李斯的说法,赵高是一名默默无名的寺人。 的确,如果赵高是和嬴政接触频繁的一名寺人,那么吕不韦肯定不会将他留在自己的身边。 李斯的一席话,点醒了甘罗的思绪。 如果真的是这样的话,嬴政是不是从一开始就已经在布局如何瓦解相权掌握罗网的事情。 甘罗细思极恐,他的设想如果成真,那么嬴政的眼光和谋略并不输于这个天底下的任何一个名人。 甘罗尴尬的笑了笑,他顿时打岔道:“李兄说的是,是甘罗喝醉了胡言乱语。” 李斯可一点都不相信甘罗的鬼话,自从他们相识以来,甘罗料事如神的本领,他早已经是明镜于心。 只是甘罗说赵高是嬴政最信任的心腹,这点令他十分不解。 虽然他不清楚甘罗是怎么和赵高相识的,但是最基本的常识甘罗应该是非常清楚的。 甘罗觉察到了李斯身上的疑惑,这一次的确是他大意了。 没想到这个时候赵高还不是秦王嬴政最为宠信的寺人,李斯感到怀疑实属正常。 毕竟他在李斯面前表现出来的超前意识,是在李斯的认知之外的。 李斯在心里试探性的笑了笑,“甘罗兄料事如神,或许是李斯的情报有误。” “李兄太谦虚,李兄之才天下闻名不在韩非之下,大王如今能够重用你,自然是李兄身上的才能吸引到了大王。” 李斯略显礼貌的笑了笑,他心里面十分清楚,嬴政能够重用他,那是因为甘罗和韩非并不在他的身边,如果甘罗和韩非出现在嬴政的身边,那么他就没有一丝能够展现自身才学的机会了。 所以他才会在这个难的到机会面前,展现出自己的真才实学,这才赢得了嬴政的重用。 “这次罗网掩日死在了甘罗兄的手下,由此可见罗网组织也并不是像传言中的那么可怕。” 甘罗苦笑了笑,解释道:“罗网组织真的很强,如果不是幸运女神一直眷顾,我早就已经死在罗网的剑下了。” “甘罗兄谦虚了。” 李斯试探性的说道:“罗网的确是吕相手里面最为锋利的一把利剑,不过这柄利剑并不是没有克星,在大秦的境内还有一座罗网刺不破的盾牌正藏匿在黑暗中的最深处。” “李兄说的可是影密卫。” 李斯瞳孔猛然一缩,果然他的猜想是十分正确的,甘罗不仅知道嬴政安排在相府的棋子是赵高,就连他都不知道的影密卫,甘罗也十分清楚他的存在。 甘罗到底是什么人,竟然知道这么多他都不知道的秘密。 阴阳家难道真的有未卜先知之术嘛? 甘罗知道自己这番话,让李斯深度地对他产生了一种重新的认识。 李斯刚才的那番话,明显是在试探他知道不知道大秦帝国的利剑与护盾。 事实上他也是十分有些疑惑,影密卫章邯究竟是以什么样的形式赢取了嬴政的充分信任。 在目前秦国这个动荡的乱世之下,能够让嬴政把后背交出去的人,章邯他是第一个。 草蛇灰线,千里追踪。如蛆附骨,如影随形。 影密卫是嬴政身边的贴身侍卫队。 虽然官阶不高,但是确有生杀大权,来取自如没有人了解他们的全貌。 李斯像是认清了事实,他不在自寻烦恼,而是松了一口气道:“甘罗兄,李斯真的非常佩服你,大王曾说我是除了他之外第二个见过影密卫的人,看来大王也是为了安慰我,故意这么说的。” “不,大王说的不错,我并没有见过影密卫。” “那你是如何知晓影密卫的。” 李斯激动的追问令甘罗感到有些压迫。 李斯那眼中的狂热是在像他说明,如果不告诉他真相绝对就不会让他得到安宁。 “李兄对阴阳家可有了解。” 李斯慢慢沉下了心,开口道:“我只知道阴阳家是诸子百家最为神秘的门派,其门下弟子能人辈出,善于占卜读心之术。据传天之大势一切都逃脱不了阴阳家的眼睛,更有传言说阴阳家掌握着天下人最想得到的东西。” “不错,阴阳家的确能够洞穿天下大势。” “愿闻其详。” “大周共主天下八百年,孔子著春秋,战国分七雄,这天下分分合合最终受苦的总是芸芸众生,不过这磨难即将会被终结,而终结这一切的人正是当今的秦王,他会铸造一柄天子之剑,以七国为锋,山海为锷,制以五行,开以阴阳,持以春夏,行以秋冬,举世无双,天下归服。” 李斯心中震撼无比,他虽看出天下大势一统之势已经初显。 但是他不敢断定秦王嬴政就是终结天下战乱之人。 秦国虽是七国中最为强大的国家,但是赵有廉颇李牧,有此二人健在,秦国想要踏破赵国的城墙真的是难如登天。 秦国又有先例,秦孝文王在位三天,秦庄襄王在位三年就驾鹤西去。 如此,谁又能保证嬴政会不会布他们的后尘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