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6章 若有来生(2 / 2)

太上皇遗诰中说:“朕体气素强,从无疾病。上年冬腊,偶感风寒,调理就愈,精力稍不如前。新岁正旦,犹御乾清宫受贺,日来饮食渐减,视听不能如常,老态顿增。皇帝孝养尽诚,百方调护以冀痊可。第朕年寿已高,恐非医药所能奏效。”

太上皇将自己身子的状况,归结于着凉受寒。可是廿廿还是心痛如绞。

她总是忍不住想,倘若乾清宫、交泰殿那一场大火之后,太上皇不是用他老人家自己来扛下天谴……或许本不必至此。

乾清宫只用一年便修好了,可是这样的奇迹却终究仿佛是太上皇为自己修好的停灵之所——若知如此,她倒不希望乾清宫能一年就修好啊!

倘若乾清宫的修缮,也要如康熙年间太和殿似的,修上它十八年去,那是不是太上皇老爷子的天寿还能再延长十八年去,啊?

老爷子护着皇上和她,独自将那一场大火扛了去;可是等乾清宫修好,老爷子便被上天给……带走了。这究竟是天数如此,还是,只是一场巧合啊?

倘若当真是天数,她宁愿彼时自己扛下来,至少不能让老爷子全都一个人来背负。

廿廿心底在哭,可是却要极力克制,让自己这一刻保持冷静。

她冷静地听着皇上亲自诵读完太上皇的遗诰,然后在最后一句,为太上皇的治丧而分派人手。

皇上说:“至一切丧仪,著派睿亲王淳颖、成亲王永瑆、仪郡王永璇,大学士和绅、王杰,尚书福长安、德明、庆桂,署尚书董诰,尚书彭元瑞,总管内务府大臣緼布、盛住总理。”

所有接旨前来的王与大臣们,皆跪倒哭着接旨。

廿廿的目光静静从他们面上滑过。

几位总理王,成亲王和仪郡王是皇上自家兄长,睿亲王也是皇上最为倚重的亲王;总理大臣之中,王杰、董诰等,都曾是军机处中与和珅一派分庭抗礼的人物;

其余总理内务府大臣里,盛住是孝淑皇后兄长,缊布是淑嘉皇贵妃侄儿、成亲王舅舅的儿子……

便是以一群至亲、重臣,将和珅、福长安两个团团围在了当中。

可是这些王和大臣却都是身份早定的,不会引人半点怀疑。

廿廿又深吸口气,目光与皇帝相接。

此时养心殿内外早已跪满了人,所有在京的宗室王公,还有三品以上官员,全都已经在此处。这当中,自然还有和珅的姻亲、师生、党羽去。

尤其是那些宗室王公们,更是心思难以揣摩。

廿廿心下微微一动,静静凝望着皇帝,缓缓行礼,“妾身宜率六宫剪发成服……妾身需暂行告退。”

皇帝凝望着廿廿,便也缓缓点头,“好,皇贵妃去吧。”

廿廿的心跳有些厉害,她离开太上皇寝殿,没有回她在养心殿里的围房去,而是直接出了养心殿,往东六宫走。

避开养心殿里的群臣,到了僻静之处,廿廿毅然吩咐,“请七额驸、前銮仪使布彦达赉来!”

布彦达赉是二阿哥的岳父,也是她钮祜禄氏弘毅公家人;七额驸更是超勇亲王,被太上皇视若亲子。

少顷,是布彦达赉先赶到。身边还带了廿廿的二弟和世泰——和世泰也在銮仪卫任职,乃是布彦达赉的麾下。

可是布彦达赉除了和世泰之外,还多带了一个人,倒叫廿廿看罢微微皱眉。

布彦达赉另外带来的人,正是钮祜禄氏弘毅公家的一等果毅继勇公——明安。

可是来既然已经来了,且明安是钮祜禄氏弘毅公家的大当家的,是承袭老祖宗额亦都的嫡系之人,想来好歹也该有老祖宗的勇气和血性在。

接着,七额驸拉旺多尔济为首的几位蒙古额驸也都到了。

廿廿深吸一口气,轻声道,“今日有事,皇上和朝廷,都要仰仗各位出力。”

几人都不知道廿廿是在说什么,不过见廿廿如此,况且是选在太上皇刚刚宾天之际,便都知道是顶顶关天的大事。

几人对视一眼,全都毅然双膝跪倒,“奴才听候皇贵妃主子调遣!”

廿廿静静抬眸望向高天。

此时皇上得留在养心殿,得在那些宗室王公和大臣们的眼皮子底下,故此不便离开办事。那此时,能办此事的,唯有她这位大清的女主人!

廿廿也紧张,心下也是突突跳得厉害。可是此时此际,唯有她才能办到此事。

廿廿略一犹豫,还是又吩咐,“去请二阿哥来。”

廿廿眼角扫过,果然看见布彦达赉和明安面上都松了一下儿。廿廿明白,这二位的心,自然是在绵宁那边的,听见她叫绵宁来,知道此事对绵宁有利,他们是高兴的。

绵宁来得慢了些,因他是唯一成年的嫡皇孙,正在太上皇小敛之时跪倒尽孝。

绵宁一见廿廿的神情,还有在场几人,不由得面色也是微微一变。

廿廿来不及多做解释,轻声道,“……待会儿,我会叫人请和珅大人前来。”

绵宁聪明,已是猛然一震。

廿廿再深吸口气,轻声道,“你只在这儿看着就行。凡事,自有额娘在。”

绵宁霍地转眸,定定望住廿廿。

额娘,不过只是比他年长六岁的年轻女子罢了。甚至,她的个子比她还要娇小。喜欢清宫2:这个宫廷是我的请大家收藏:(www.zeyuxuan.cc)清宫2:这个宫廷是我的泽雨轩小说网更新速度最快。

到泽雨轩(www.zeyuxuan.cc)

看剑来

最新小说: 皇上,咸鱼娘娘她不想出冷宫 农娇有福 春满京华 前世惨死!重生嫁傻王夺你江山 搬空侯府后,揣着孕肚去逃荒 与闺穿 云烟红妆 妖孽王爷盛宠之萌妃闹翻天 妻主请饶命 天子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