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易道:“当年李胜义能在辽东迅速立足,梁指挥使功不可没。不过梁侃一路提升到辽阳兵工厂副厂长,可不是得了父亲助力,而是真正有管理之才。”
李易说的不是场面话。
辽阳兵工厂的前身是后金的工匠营,被李胜义掳来后,因为语言和风俗习惯不熟悉,李胜义就请梁松保荐个管理人才。
结果梁松内举不避亲,推荐了自己儿子梁侃。
那时开荒团和大明敌友难辨,梁松这样做是有政治风险的。只是梁松身居高位,已经看透了大明的疲态,一见开荒团就慧眼识珠,觉得未来要着落在这样部队身上了。
他可不相信开荒团只有几千人。如果只有几千人,那他们的武器弹药、粮食给养从哪来的?总不会凭空掉下来吧?
自古大家族都喜欢脚踏两条船,万一有事也好左右逢源。梁松本就萌发退意,不愿意做大明的官了,有了机会,就把最精明能干的儿子舍了出去。
最开始李胜义还以为梁松假公济私,可是没多久,他就发现梁侃确实是优秀管理人才,所以梁侃升任副厂长,虽然不能不说有父亲这一面照应,但还真是自己有真才实学。
何宗彦当然能看穿梁松的把戏。其实他也有些后悔自己没把子侄安排几个进开荒团效力,以至于今天落了后手,比不上崔景荣和李汝华等人的风光。
真哪天改天换地了,何家不是从龙之臣,还哪有资格立于朝堂之上?所以何宗彦由衷佩服梁松的见识,赞道:“故人之后年少有为,可喜可贺。真没想到这样年轻,就是副厂长了。”
李易道:“何尚书,那是旧黄历。梁侃如今被任命为美洲兵工厂厂长,很快这军衔就是大校了,将来梁侃怕是要摸一摸将衔了。”
“啊?美洲兵工厂?”何宗彦有些诧异,“是大洋彼岸那个美洲?”
“正是。那个地方大军云集,没有兵工厂只靠这边运送弹药可不行。”
其实这个时代弹药消耗远比不上后世,死亡率却大大高于后世。这是由于独特的作战模式决定的。
这个时代是冷兵器向火器过渡,胜负都是面对面勇气对决。几千人分个胜败生死,也就是平均每人放个十枪八枪而已。所以一个士兵自身带的火药和铅弹,够用几次大战了。李胜义远征之所以不考虑弹药供给,就是这个原因。
如果放后世自动化步枪时代,几千人作战一个人一天打出去一千发子弹都不稀奇,而且这一千发子弹很可能连一个敌人的油皮都没伤到。这就是面对面对决和堑壕战的差别。
所以严格说美洲建兵工厂并不迫切。不过李易打的是长治久安的主意,那就大不一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