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虫镇码头清晰可见,周小凤有些兴奋地说:“码头,我们到了白虫镇”。
那种情绪和口气,似乎忘记了白虫河上发生的一幕。
董阳明手下用力,很快将小船划向码头。
远远地,就看到码头上停泊着大小船只。
船上船下,人头攒动,处处显出忙忙碌碌。
到了人群密集之处,刚刚经历的惊魂未定之心,这时候稍稍得到了缓解。
眼前,一个个码头工肩上扛着货物,生虫活虎,有把货物从岸上扛到船舱,也有把货物从船舱运到岸边的。
上上下下,高高低低背影,码头停泊的船只,白虫镇四通八达的街道,宋时建筑风格的房屋,以及远处巍峨壮丽的雏虫山,构成了一幅动态的画面,彰显着白虫镇繁荣之景象。
董阳明将小船划向岸边,靠了岸。
河水泊打着船边,发出‘啪啪’声响。
几只水鸟在码头的船只间飞翔,不时地发出鸟叫。
董阳明停下手中的桨,望着董倡寿道:“爹,我们到了吧,这就是白虫镇?”。
“嗯,是的,这就是白虫镇,船就靠这儿,我们上岸去”。
船舱里,放着一块一尺宽的木板,还有一柄三个分叉的小铁锚,小铁锚上栓着粗粗的缆绳。
董倡寿弯腰将木板竖起来,慢慢地伸到岸边。
他抬腿踏上木板,试了试又返回船内,对董阳明和周小凤道:“阳明,你把脚盆端着,小凤把行李箱提着,这木板窄,上岸时要特别小心”。
说到这儿,他将锚绳栓在船舷上,提着小铁锚跟在后面上了岸。
董倡寿上了岸,将锚绳拉出去好几米远,一用力,瞬间将小铁锚契进土里。
他知道,只要铁锚不松动,那只小船就会一直固定在码头上,任凭风浪飘荡也不会离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