泽雨轩 > 历史军事 > 祐唐 > 第39章 元夕(下)

第39章 元夕(下)(2 / 2)

李孝恭哑然失笑,也不管李祐到底是在写诗还是在乱画,依然端着酒碗小口喝着。

如今诗歌大行于世,颇受文人欢迎,但这会儿的诗歌风格和后世普通人通过教科书了解到的唐诗的风格还是有很大的不同的。诗歌的发展经历了一个很长时间的进步、成熟的过程,从先秦的诗经到两汉南北朝的乐府,再到后面大家熟知的古汉语的璀璨明珠唐诗,诗歌的发展,伴随的其实是整个国家整个民族的语言的变迁和书面文字书写习惯的改变。如今的诗歌还没有后世大家所熟知的风格各异气象万千,仍然带有很浓烈的魏晋南北朝时期宫体诗的轻艳之风。

第一个站起来诵读的自然就是提议唱和的于志宁。于志宁作为谏官是称职的,作为太子左庶子也是称职的。但要说文学创作中开创一种风格,就有点儿强人所难了。虽然殿中的文臣们一脸微笑,捋须点头,如同酣饮美酒,李祐听起来却觉得稍显苍白。

接着是士林领袖孔颖达,不过人家老孔是有身份的人,自己写的诗自己是不会读的,便依然由于志宁抑扬顿挫诵出。孔老头儿做个学问肯定没问题,家学渊源嘛。但是诗歌创作非是他的强项,李祐觉得可能还不如于志宁呢。

东宫的属官各有所作,弘文馆、舍人院的官员们也各自呈上自己的大作。三省六部的大佬们虽然并不动笔,手下的官员却分别写了诗诵读了一通。

实际上如今朝堂中的文官,大部分出身于世家大族。从隋朝开始的科举制度到现在远远没有发展完善,再加上世家大族的排挤和压制,能进到殿中参与元夕夜宴的寒门臣子几乎没有。作诗几乎是世家子弟的必修课,但这东西和其他的文体完全不一样,是讲究天赋的。李祐听了半天,大概也就清楚了这帮朝臣的能耐,心中自然安定了许多。

等朝臣展示完自己的大作,李承乾便站了起来,诵读了自己的作品。接着便是李恪和李泰。李祐一直听到李泰的诗作,才觉得有了些水平,忍不住点了点头,心中想着,史书中虽然不乏杜撰之语,但只言片语倒是依然能管中窥豹。李泰才华横溢聪敏绝伦,爱文学好藏书,颇有文名的评价还是靠得住的。

不想李祐还在暗自称赞李泰的作品,四胖子却有些不识好人心。等一帮溜须拍马的家伙们夸奖完了他的作品,便急不可耐地道:“适才见五弟点头不休,可是觉得为兄这陋作还能入耳?”

“四哥说笑了。”李祐笑着摇头,道,“谁人不知小弟是个不学无术的,四哥的大作小弟听着自然觉得如饮甘泉,怎能说是陋作?”心中却暗暗诽夷道:四胖子是个小心眼的,那天作弄了他一回,到如今却还记得!

“那倒不妨听一听五弟的佳作!”李泰道,“五弟如今要去齐州就藩,那里是孔孟故里,若是文名不彰,怕是难以立足。若是五弟诗作甚佳,今日正好让列位臣工帮着五弟传一传名声。到时候到了圣人门前,也不至于失了皇家子弟的颜面。”

“哈哈,四哥倒是有心了。”李祐笑道,“只是小弟向来不善作诗,胡乱涂画几笔,倒是得了首诗余。不过简陋之作,未免有些贻笑大方之嫌。”

所谓的诗余,就是后世所说的“词”。不过这会儿词的地位远远不及诗。诗余诗余,余下的嘛,要么是多余的,要么就是剩下的。听听这名字就知道了,这会儿词就是作诗的时候掉下的残章剩句,鸡肋一般食之无味弃之可惜。

“哦?倒是新鲜!”李泰扫了自己的父皇一眼,正好看见李二那不满的刀子一般的目光扫向李祐,心中更是大喜过望。一把抓过李祐面前的纸张,抖了两下拿到面前,读到:

“元夕晴和中禁好,梅影玉阑干。峭窄春衫试嫩寒。金殿会群仙。移下一天星斗璨,喜色动宸颜。行乐风光莫放闲。月在翠华山。”喜欢祐唐请大家收藏:(www.zeyuxuan.cc)祐唐泽雨轩小说网更新速度最快。

到泽雨轩(www.zeyuxuan.cc)

看剑来

最新小说: 大唐二愣子 我在秦时做丞相 三国之汉魏风骨 鲁国 醉吟江山 亮剑,开局砍翻坂田联队 虚构三国 华夏真相集 盛唐小园丁 他是大夏之皇,他要上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