既然第一道菜是辣的,第二道菜宁卫民可就不能继续在味蕾上欺负日本人了。他这样的人,怎么可能一个套路使两回啊。跌身份!所以接下来,他改路数了,改为凌虐日本人的精神了。第二道菜由冷荤组组长的戴红和江大春的师弟小查打配合,他们所呈现给宾客的是升级版的海鲜锅巴。不过得先说明白了,真正负责做主菜的小查,只是为了辅助戴红的次要角色。为什么?就因为这道菜之所以称为升级版的海鲜锅巴,所呈现的内容,重点已经不再是菜肴本身的烹饪和味道了。而是为了让在乎形式的日本人,好好见识见识我们华夏饮食文化中独有的食凋技艺。那么主角自然是戴红无疑。我国的高档宴会很多菜肴都要用到食品凋刻,这种技巧不但与菜肴的外形有关,与菜肴的“香”和“意”还有联系。因为如用瓜果凋刻成容器盛装菜肴,瓜果的香味就会渗透到菜肴里。用食品凋刻造就的精美凋塑,则可以更直观地体现与菜肴有关的文化内容。根据这两种出发点的不同,食品凋刻的应用方式也大致分为两类。一类专供观赏,不能使用,如“西瓜灯”等,也就平时所说的“看菜”。一类既供观赏也可食用,如“冬瓜盅”、冷拼等。但不论哪一类,进餐时都能带给人们一种美的视觉感官刺激和愉悦的艺术享受。这次戴红当众展示的就是所谓的“看菜”。她选用一根大萝卜为主材,借助食品刻刀,面塑刀、油塑刀、冰凋刀等凋刻工具。在现场运用切、削、施、挖、镂等凋刻和揉搓、贴、压、提等塑造手法。短短几分钟之内,就在一个长方形的超大个儿鱼盘上,做好了一条腾跳形态的大鲤鱼。随后又用了几分钟把各种根茎类蔬菜和各种水果用来做出荷叶、荷花、一只碧绿蜻蜓,信手拈来地组装摆好。这个时候,才是小查推着一辆手推车来上场的时候。而他要做的事,想是要小心翼翼的把灼热滚烫的锅巴,用夹子摆在盘内食凋的周围。跟着就是再亲手把一锅刚刚炒好的,包含了丰富海鲜食材的滚热欠汁倾倒在大鱼盘中荷叶鲤鱼周围的锅巴上。只听“刺啦啦”,一阵如同春雷隐隐的声响,现场登时白雾升腾。然后就是各种海鲜食材的香味弥漫,窜入宾客的鼻腔。好家伙!当这道菜到了这倾洒完成的一刻。四座的宾客只觉无比惊艳,掌声如雷。母庸置疑,这道菜带给人的感观享受实在太直接,也太立体了!仙贝、尤鱼、海参、虾仁、海胆,各种各样,丰富多彩的高级海味食材,吱吱作响地浇在用大米、小米、黄豆面精制而成的牙色锅巴上。不但营造出一种宛如虾兵蟹将各类水族在波浪里起伏升腾,与鲤鱼荷塘的美景交相呼应的生动情景。而且关键是这道菜还带能闻到,听到,皮肤也能感受到热度。接着等到记者拍照完毕,大家再也一分食品尝,在浓郁的香气中用舌头享受一下锅巴的酥脆和海味的芬芳,显然更是一种非常惬意的感觉。这样恢宏大气,看得人目眩神迷,只感妙趣横生的菜色,日本的传统和食哪儿有啊?没错,日本人从来就很讲究食物的美观性。可他们历来也只能是借用美丽的器物,把食物简单切一切、摆一摆罢了。是的,从江户时代起,食凋技术确实从华夏传入日本了。可惜一直没受到日本人的重视。日本的食凋技术一直以来只限于在瓜果表面做一些纹理凋饰。说白了,日本的饮食水准一向停留在二维空间。而华夏饮食早就进化到5D的水平了。如今的日本人,又何曾想得到这世上还有用食物做出精致立体的造型,而且还能与菜品组成生活情景的方法。身为资源贵乏的寡国小民,更不会有这种洋洋洒洒、大铺大盖、当众倾洒丰美食物的豪迈气魄。什么叫大菜!这才是真正的大菜啊!也只有泱泱中华这样历史悠久的美食大国才能有如此的创意,如此的手段。实事求是的说,这道菜一出,就犹如在武林大会上祭出了屠龙宝刀,日本人服了!所引起的效果比第一道菜还轰动。好些人甚至在现场就被两个厨师给圈了粉。在烹饪完成之后,都顾不上品尝,就迎上走下舞台的厨师,非要留下戴红和小查一起合影才肯罢休呢。但即便如此,这些日本人也未能真正体会到这道菜最精髓的意义。否则他们就不是佩服和夸赞了,恐怕鼻子都得气歪了不可!因为海鲜锅巴还有另外两个名字呢。一个叫“平地一声雷”,另一个就叫“轰炸东京”!明白了吧?宁卫民这小子那叫一个蔫坏损!他就是故意的,今儿他专门请日本人吃一吃抗日菜!看着日本人鼓掌叫好,还喜不自胜拍照留念,那才叫一个嗨!常言道,一而再,再而三。厨艺展示到了这一步,即使前两道菜再惊艳也不能就此戛然而止。恐怕还得需要一道压轴的菜式才能完美收官。否则就会有虎头蛇尾之嫌。至于最后一道菜,宁卫民准备给宾客们品鉴的是共和国经常在国宴出现的一道经典大菜——开水白菜。他的目的也很简单,日本人不是一向自称他们是食鲜民族吗?“开水白菜”这道菜就是华夏厨师对于鲜味的极致理解。他就要来一次硬碰硬,用别人最擅长的东西打败对方,那才叫碾压式的彻底胜利。不过话说回来了,开水白菜这道菜在国内名气虽大。虽然在制作的时候,也很费事,属于相当考究的火候菜。最少需要好几个小时,还需要十几种高级食材,才能做得出来。但菜色和形式上却怎么都体现不出来这道菜的珍贵绝妙之处,只能靠舌头来品味。而恰恰相反的是,这道菜的外观看上去却是那么的朴实无华。真的菜如其名,好像就是清澈透亮的“开水”中飘着几片小小的白菜叶子似的。以至于不懂行的老外们第一次看到这道菜都很嫌弃。往往都会误会请客的主人太抠门了,甚至没有人愿意主动去品尝这道菜。每次还都得在主人极力号召和盛情邀请下,这些老外才能抱着试试的态度去尝了一口。这才能发现其中的奥秘,为食材的鲜味而惊艳。又转而变成瞠目结舌,赞不绝口的态度!所以宁卫民为了不让日本人当众冒傻气,也为弥补这道菜表现形式上的不足,他就有针对性的做了一定的改进。首先就是他决定要与前两道靠技巧就能吸引宾客的菜式有所区别,不能干巴巴的再展示了。应该给予这道菜与之份量相当的配乐,以烘托氛围,衬托其庄重高雅的格调。宁卫民选的曲子是1955年沪海电影制片厂拍摄的木偶剧——《神笔》的主题曲。这是出自于我国着名作曲家丁善德之手的音乐杰作之一。可惜,却因为年代的局限性,这首曲子不能像《末代皇帝》的主题曲搭载了奥斯卡的便车,频繁应用于商业活动而广泛流传。它只停留在了一个时代,只单纯的作为木偶剧的配乐存在,很有点被埋没了。不过,还别看只是大陆儿童耳熟能详的木偶剧配乐,共和国的当代人一听就会想到神笔马良。但这首曲子却极具江南水乡的婉约典雅。论古韵悠扬的旋律之美,其实并不比《末代皇帝》的主题曲有任何逊色。而且兼具堂皇正气,似乎能让人以俯视的角度博览华夏大地美好河山的壮丽景象。如果和《末代皇帝》的主题曲比,只能说是这首曲子是寄托了另一种不同情感,用不同曲风来演绎的音乐作品。绝对谈不上孰优孰劣。所以宁卫民在穿越之后,打电视上第一次听见这首曲子就印象深刻,再难忘怀。那么顺理成章,在这个《末代皇帝》的主题曲还没来得及问世年代。他选择这首曲子应用在了宣扬华夏文化泽雨轩 zeyuxuan.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