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道成换持左手同时,将拇指扣于剑锷,将剑移置左腰 ,大约在身体中央换持左手,持剑柄须在自己之中心线。
然后双方互相以右足,踏出几个大步边作蹲踞,同时拔剑,使剑尖相接。
之前在南方密林之中,张大成就曾经多次使用剑尖,与对手射出来的箭尖相抵,或者是以剑尖与对方的剑尖刀尖相抵,这一下便找到了感觉。
双方脚部之移动,皆以擦地足之步法为之。
张道成将左足移至右足中间,脚盘不着地,后蹲踞。
不过并非是蹲踞后才拔剑,而是边蹲踞边拔剑,也不是从头上高举而下。
他右足略前成自然体之程度,再起立,起立时双脚不移动,只以左脚尖将脚踵外拨,就成为中段架式之站法。
这所谓中段架势乃将右脚略向前踏出,左拳离脐部前面约一拳之隔,左拳之拇指第一指关节骨与脐部同高。
张道成剑尖的高度同咽喉,而其延长线指向对方之眉间。
然后他把剑尖下移,从左足退五小步,回至原位持中段架势,以备作下一招式之架势。
这剑尖下移为解剑之动作 ,剑尖下移之要领,使剑尖自然地指向对方左膝盖下方叁至六公分处,同持下段架式之程度而向右斜下方,此时剑尖为离开对方体侧,而剑刃向左下方。
张道成拔出剑的同时,将左手置于左腰,剑尖下垂解剑,也同时将左手放下左手放置左腰,并拢五指轻按刀鞘栗形部。
收回剑,回到最初之下座行座礼处,互相行礼。
张道成和对手两个以右手持剑再进入场中,双方保持约一米多的距离,对峙而正坐,然后把剑放置在右边身旁,行礼。
接着张道成把剑用右手拿起来,剑刃向上,剑柄向前,剑尖向后垂下,携刀部起来,保持约九步的间距,把剑插紧在左腰。
此时,他左手靠握在剑鞘上,用拇指勾住剑锷。
双方均从右脚,以滑行步的方式向前滑走三大步,将上半身挺起,而后蹲下,同时拔剑,然后再站起来,保持中段的姿势和距离。
然后再将刀尖下垂,改为下段姿势,再由左脚向后退五小步,回到原来的位置,再度地恢复为原来姿势而对峙着。
这样的宴席中,张道成是"攻方",模拟对手是"守方"。
担任"攻方"的人,是出招时的先发动者,立场主动进取,抵挡攻势的人为"守方",立场被动,但是能予以反击。
无剑术的奥义,迅速的在张道成的脑海中掠过,迅速被他解读领悟。
拔即斩,非拔不斩,此剑唯有斩时方为刃物,在守候中看穿刹那的机会,才是无剑术的真髓。
因为时间和空间的关系,容易令人有种错误的理解,认为主要是在于拔剑的动作收剑的动作。
所谓无剑法也就是拔剑斩击和收剑作下一次攻击的结合运用,主要是在于破坏了对方的动作,而那迅速得无与伦比的收剑动作,也成了理所当然的招牌姿势。
但是张道成在分析之后,却得出了不同的结论,在战斗中,这种快捷的收剑动作,几乎是不可能每一次都能够完成的。
很难想象不会把自己误伤到,相比之下在拔剑的同时,利用剑锋在圆弧运动中具有的惊人速度,向对方作出致命的攻击,并务求一击必杀,显然要更容易操作一些。
因此,拔剑术所有的修为在这一击当中完全体现出,而如果一击不中的话,就很难挡下或避开对方的反击,即使能够挡下或避开对方的反击,也很难再做出第二次攻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