泽雨轩 > 历史军事 > 北雄 > 第1819章大案

第1819章大案(2 / 2)

褚遂良的建议其实就是恩威并施,以兵势慑之,以仁德怀之,以信义示之,大唐元贞七年出台的治蛮之策就很好的体现出了这些要点。

这也说明,在经过无数次谈论之后,褚遂良的建言得到了朝廷的认可。

能够影响到朝廷大政,褚遂良终于在朝中站稳了脚跟,并有了不小的名气,和他一般的则是长安海事学院的马周。

大唐元贞七年冬天,马周上疏朝中,可谓是一石激起千层浪。

十一月,大理寺和督查寺的官员进驻长安书院,对长安书院从上到下进行了一番严格的审查。

陆续查出来的积弊有十余条之多,可谓是触目惊心。

尤其是长安书院的官员们,在今年竟然就定好了参加大唐元贞九年举试的名单,按照这个节奏下去,元贞十年的京试光京兆这边,就得让他们给包了场。

【认识十年的老书友给我推荐的追书app,野果阅读!真特么好用,开车、睡前都靠这个朗读听书打发时间,这里可以下载 <a href="http://www.yeguoyuedu.com" target="_blank">www.yeguoyuedu.com</a> 】

如果没有马周的上疏,估计内定进士的事情他们未尝不能做一做。

可以说随着长安书院的崛起,一些人的野心随之而来,以长安书院为根基,向朝廷持续的输送官员。

利益链条如今就算没有建立起来,目标也不很清晰,但过上几年差不多也应该有所眉目了。

如此下去,后来科举应试的那些同年,师生等形成的错综复杂的官场朋党,在唐初并非不可能实现。

军情府方面,张亮也没闲着,查出了不少黑料,都不用费心,书院和礼部的一些人胆子极大,几乎是明目张胆的在上下其手。

这种恶劣的情形是李破都没有料到的。

道理却很简单,人们看出了书院的潜力。

皇帝亲手建立的长安书院,开始的时候很多人还不以为然,可科举经过了两次京试,五次地方举试。

无疑开始颠覆大家对前隋时举行的科举应试留下的固有印象,举荐人才入仕之途渐渐被科举应试所取代已是大势所趋。

长安书院这几年名声大作,其实是各方面加成所导致的结果,它本身的努力几乎可以忽略不计。

用后来人的话说,就是长安书院站在了风口上,有了一飞冲天之势。

书院中那么多的学子,一个个将来几乎都是后备官员,只要眼睛没瞎的人,都能看出长安书院的巨大潜力。

也许在二三十年之后,长安书院就可能成为宰相之摇篮,名臣之源流。

既然有着巨大的预期利益,那就免不了引人觊觎。

李破之前想的还真错了,这可不是一丁半点的蝇头小利,一些人进行的是风险投资,预期回报是在十年二十年之后,眼光长远着呢。(记住本站网址:<a href="https://www.zeyuxuan.cc/">www.zeyuxuan.cc</a>)

最新小说: 大唐二愣子 我在秦时做丞相 三国之汉魏风骨 鲁国 醉吟江山 亮剑,开局砍翻坂田联队 虚构三国 华夏真相集 盛唐小园丁 他是大夏之皇,他要上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