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使用了简单的流水作业,又大面积使用了水力,这三座冶铁作坊的熟铁产量,达到了单日八千斤,也就是四吨。
明万历年间,明朝全国的冶铁总数,为一万余吨,而这其中,仅仅广东一地,就达到了三千余吨。
也许,很多人会认为,在那个工业落后的时代,明朝能有一万余吨的冶铁产量,已经相当了不起了。
可再翻看史料,看看宋朝的冶铁产量的话,那么明朝的这点冶铁总量,就有点寒碜了。
根据史料记载,宋朝在巅峰时期,全国钢铁总产量,超过了十三万吨,没错,就是十三万吨,足足是明朝的十三倍。
至于为什么,到明朝时,我国的全国钢铁产量减少了那么多,谁也不清楚。
不过,当下的大明,似乎除了工部的几个垃圾般的作坊,再没有成规模的大型冶铁工坊。
那种寒碜的钢铁产量,听听看,也让人觉得可怜。
不是炼铁技术失传了,也不是这一届的老百姓不行了,实在是那些当官的,都不干人事,整天就想着捞银子。
冶炼钢铁,对于很多官员来说,都是捞银子的活,他们至巴不得,将所有的银子都塞入自己的腰包去。
这是一个悲剧的时代,想到某些事情,唐峰总是会想起他所生活的那个时代,这两个时代,似乎有着不少的相似之处。
“管他呢,那些官吏不作为,那我干脆就把钢铁冶炼垄断,弄出几个钢铁巨鳄来。”唐峰心里头嘟囔着。
大明的官僚机构已经彻底腐烂了,若是单纯想改革,想治贪,那只有把所有大明的官吏全部砍脑袋。
与其费时费力的去搞官吏革新,不如另起灶炉,自己来搭台子唱戏。
工部将作坊的官吏腐败,那索性就把将作坊撇开,把那边的工匠全部挖过来,自己发展冶炼工厂。
到时候,谁想要钢铁,那就掏银子从他这里买,要是没银子,就算是小皇帝开口要,也没得商量。
从冶铁工坊出来,再到了造纸厂这边来。
在这所有工坊内,造纸厂的规模无疑是最大的,其中的工匠数目也是最多。
整整四座大型的工坊,沿着河流而建,十多架水车随着水流转动,将动能传送到工坊里面去。
近千的工匠,在不同的工位上忙碌着。
渔网等杂物被丢入那一座座池子里面去,在经过了严苛的工序后,最终,成为一张张的柔软细纸。
这些烘干后的细纸,被迅速运送到后方的工坊里面,在那里,被心灵手巧的妇女们装入到一个个精致的木盒里面,然后被送入仓库。
看着仓库内,那堆积如山的木盒,唐峰捏着下巴沉吟片刻。
随着造纸厂连番扩产,如今,光是东方这里的造纸厂,每一天的产量,就达到了六七万张之多。
京城和周边城市,也就那么多人,能够用得起细纸的,自然都是权贵。
经过这几个月的疯狂,很多权贵家里头都囤积了数量不少的细纸,如今光是这市面上的细纸,全部消化掉,怕也需要几个月的时间了。
必须得开辟新市场了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