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城。
这一日,大早朝。
小皇帝虽然不想来参加朝会,但还是被从那木工坊给请了出来。
东厂那边的木工活,早就完工了。
那几百台的千岁纺织机,早早的便被送到了唐峰的封地去,大批的熟练纺户也随同过去。
有了这种比普通纺织机纺效率高六倍左右的超级纺织机后,纺纱织布的速度,不要再快。
这几百台的千岁纺织机没日没夜的纺纱织布,每一日里,都有好些车的棉布被送往辽东。
到如今,加上户部在各地筹措到的棉布,以及辽东军征战各方后获取的毛皮布料,辽东那上百万流民所需要过冬的布料,基本齐全了。
虽然,流民们得到的,只是棉布,但是,在那些女人的手中,这些棉布,很快就成为了棉衣。
人手虽然只能有一套棉衣,但就当下来说,这已经很不错了,最起码,能熬过这个冬天。
辽东各地都不缺乏木材,各地的衙门也提前组织本地的百姓修建房舍,再加上有充足的粮食,基本可以保证,这个冬天里,辽东地区,不会有人被饿死冻死。
这在明末这个小冰河时代内,已经非常难能可贵了。
因为是大早朝,京城内,五品以上的京官,都早早的来了太和殿。
大殿之内,上百号的文臣武将分几列站立,太师太傅,以及阁老,各部尚书,站在最前排。
司礼监作为内廷,本来是不参加早朝的,但是,自从唐峰获封九千岁后,司礼监这边,也开始参加早朝。
唐峰人在辽东,便由司礼监秉笔太监王体乾来参加早朝。
“有本启奏,无本退朝。”
还是一如往常的那一套,小皇帝是巴不得没有奏本,早早结束这朝会,回自己的木匠房去。
“陛下,今日早朝,臣想谈一谈那变法之事。”身为内阁阁老的刘一景,站了出来。
大明变法,这已经不是什么秘密了。
辽东和福建两地,都已经开始推行变法,尤其是福建,立志革新,税制改革,都已经陆陆续续推行开来。
虽然,推行工商税,还是遇到了些阻碍,但是,并不影响大局,就目前看来,一切都比较顺利。
至于说吏治革新,在福建推荐的更加顺利,新的三司已经组建起来,福建省省府的框架也已经搭建起来。
各种权利,全部拆分开来,有的归入到了新三司手中,有的则转入省府之中,整个地方权利机构,有条不紊的运行。
福建的变法有了眉目,这让刘一景信心满满,准备趁着这个冬天,大干一场。
对于变法之事,小皇帝兴趣缺缺。
不过嘛,虽然没啥兴趣,但是,他也知道,一旦进行变法,那么,就会有海量的银子收入国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