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朝不缺匠户,不管是京城还是南京,都有着数十万的匠户。
不过,唐峰要的,可不是那些泥瓦匠,他要的,是那种能力不俗,又能对工业发展起到作用的匠户。
有了这两万匠户,辽东的基础发展,就又可以加快几分了。
离开了工部后,唐峰又直接到了吏部。
至于他来吏部的原因,则是为了搜罗人才。
什么样的人才呢?
就像是徐光启,宋应星这种精通杂学,工学的特殊人才,当然了,这懂得数学,文学的人才,也是他想要的。
工学,杂学,数学,天文学,医药,这些都是会推动整个社会变革发展的重要学科。
而当下的时代里面,大明并不缺乏这类的人才,但是,因为崇尚儒家,这方面的人才,得不到重视。
当然了,别人是否重视这类人才,唐峰并不关心,只要他关心便是了。
甚至于,在他的计划里面,未来的几年里,要在辽东陆陆续续开设相关的学堂,让这方面的人才,对工学和杂学进行系统的研究,教书育人。
不仅如此,他还打算,在辽东推动数学教育,开始全面普及数学。
作为一个后世之人,他可比任何人都明白,数学的重要性。
不夸张的来说,数学,是整个社会现代化进程的最大助推器,没有数学作为基础,任何近代现代化的研发创新,都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
好在,大明朝当下似乎也不缺少这方面的人才。
吏部尚书倒是个聪明人,当得知唐峰的来意后,只犹豫了片刻时间,便爽快的将此事答应了下来。
大明朝不缺少读书人,那读书人,一茬接着一茬的,而唐峰要的精通杂学工学和数学的人。
像这类人,将很大的精力都浪费在了那些没啥用处的工学杂学上,以至于对孔孟之道的研究不够透彻,难以上位。
这些人,多半处于官场的最下层,有的甚至无法为官,碌碌无为。
在礼部尚书看来,整个辽东再次被辽东王收复,各地都在进行开发,这是需要派送数量众多的官吏的。
而现在,辽东王开口,讨要精通杂学工学数学的人,那还不简单。
从各地筛选出这类的官吏,以给辽东派送官员为由头,将其全部安排到辽东去,如此,一举两得。
有人说,明朝时期社会落后,读书人都没有几个。
可仔细去想想,明清时期,为官者,从小县城到中央,这大小官吏,不下数十万。
而这些官员,几乎都是读书人。
这天底下,还有很多读书人没能当上官,而这一类读书人,丝毫不比为官者少。
也就是说,这整个大明朝,光是读书人,就不下数百万之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