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安,大齐帝都。
如今的长安,早就远超昔年大周强盛时的繁华。整个齐国近几年的稳定发展,使得齐国各地安稳发展,国泰民安,而长安便成了各国商人云集的地方。
齐国太富庶了。
齐国的丝绸、刺绣、茶叶等,更是使得各国商人趋之若鹜。
这些转而卖到其余各国,便是畅销品。
至于齐国如今,更是因为连年推行科举的缘故,地方上吏治焕然一新,有无数的人才,不断的涌现出来。
如今的长安吏部署衙内。
朱善长正在处理政务。
他作为吏部尚书,更是百官之首,尤其治理地方多年,加上朝中执政多年,他经验丰富。如今的朱善长,也是三十出头的人,蓄须后更显威严。
在朱善长忙着处理政务时,却是有内侍进入,禀报道:“尚书大人,糜尚书求见。”
“请!”
朱善长吩咐一声。
内侍去传令,不多时,就有一阵脚步声传来,却是糜晃进入了。
如今的糜晃,更显威严。
作为整个齐国户部尚书,掌管着齐国的钱袋子,糜晃在朝廷中,那也是极为重要的。
糜晃拱手揖了一礼,坐下来道:“朱尚书,本官今天来,是为了陛下凯旋归来一事。此前已有消息传回,陛下平定高句丽,更改高句丽为韩州。如今韩州、辽州已定,加上匈奴覆灭,我齐国的强盛,远超历朝历代。陛下的功勋,可谓盖过历朝的天子。如此凯旋,必须要盛大迎接。朱尚书,你认为如何呢?”
朱善长搁下了手中的笔,仔细的忖度一番,道:“糜尚书的分析,我也是赞同的。陛下凯旋,且为齐国开疆拓土,这是我齐国的盛事,应该郑重安排。”
糜晃道:“是这个意思,毕竟朱尚书总揽政务。这一迎接的事情,还是要和你商议一番,才能安排下去。”
糜晃在朝中,虽说是户部尚书,其影响力,是不弱于朱善长的。
原因很简单,糜晃还是外戚。
要知道,王奇身边也就两个女人,不,算上此前传回消息的拓跋长歌,也就是三个女人,糜晃是糜贞的兄长,自是有影响力的。
也就是糜贞第一胎,诞下了一个女儿,所以糜晃的气焰才会被压下。如果糜贞诞下的是儿子,糜晃的气焰恐怕是大不一样。
朱善长和糜晃之间,谈不上多好的关系,但也谈不上坏,总之是礼敬三分。
这一段时间,糜晃作为户部尚书,也是培植了一批势力的,聚集了一批人在身边,作为拥护糜贞的后备力量。
如今这些人,暂时以糜晃为主,然而一旦糜贞未来诞下了儿子,那么这些后备力量,立刻就会发生变化,成为真正朝中的一股势力。
朱善长知道糜晃的事儿,却没去管。
只要不干涉到他处理政务,他自然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然而一旦影响到政务的运转,影响到他治理朝政,朱善长绝不会轻饶。
朱善长想了想,忽然又问道:“糜尚书,有何高见?”
对方亲自来了,自是又准备。
所以朱善长先询问一番。
糜晃脸上多了热切笑容,立刻道:“朱尚书,我的建议,是由官府出面,组织地方上的百姓,迎接陛下凯旋归来。除此外,文武百官也尽皆出营。当然,这样的迎接,还是过于普通。除此外,为了庆贺陛下覆灭鲜卑、高句丽和匈奴,为我齐国开疆拓土,再组织人在长安城内载歌载舞,欢庆陛下凯旋。”
朱善长的神情一下僵住,脸上多了一抹凝重。
这般动员,声势过于浩大。
甚至无数的人云集,尤其这是官府组织的,人多了就容易出事。
这不是什么轻松事儿。
朱善长思忖一番,摇头道:“糜尚书,如果是简单的迎接,如百官迎接,我是赞同的。可是涉及到动员百姓,兹事体大,甚至过于复杂,也劳民伤财。所以这样的动员,我是不赞同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