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小丁的倡议下,泓运船坊的老板洪浪涛和其他那些图纸设计者们,重新设计了各种大小型号船只的图纸。
新图纸的船只样式,更加适合攻防作战,而不是像之前那样,总是注重于外观的修饰。
小丁出身于军队,更加看重实际应用过程中的实用性。那些不实用的表面装饰,费时费力,还需要匠人专门雕刻,实际对于作战起不到半点作用,所以在这次改进图纸的过程中,小丁把那些没必要的装饰性的部分,全部删掉,反倒是为了增加防御,而加厚了船头船帮的挡板,优化了每艘船上的弩窗和垛口的位置。船舱的设计,也更加适合于防御和防火。
这时代的船只几乎全部都是使用木材打造,因此最是怕火。在历史战争中,火烧战船的案例举不胜举。所以防火的措施一定是要事先做到位的。比如在木材表面包上铁皮,但铁皮的成本比较高,为了省钱,这时代里的船只,大部分都是选择在木材表面刷上石灰泥,也同样可以起到隔离火源的作用。
总体来说,在小丁的干预下,新图纸,小丁还是相对比较满意的。他让负责绘制图纸的人员,每样都额外多画了一份相同的图纸。
洪浪涛见了便奇怪地问小丁:“田大人为何多要一份图纸呢,我们有一份图纸就可以了啊!”
小丁则是摇摇头说道:“不,我要带一份去太湖那边,要让太湖那边的船坊也使用这些新图纸造船。”
“原来如此!”洪浪涛见小丁另有打算,便也不再多问。
船坊里造船,通常都是工头,拿着图纸来指挥下面的匠人们去打造各个部件即可,所以一般有一份图纸供指挥的人看就可以了,下面具体去工作的匠人们,是不需要看图纸的。
仅用了两三天的时间,每种船只样式的新图纸就全都复制了一份。
小丁在京口城这里已经耽误了快十天的时间了,见这里基本上已经走上了正轨,小丁便决定,带上新图纸,前往太湖去看一看,顺便把新图纸给太湖那边的船坊也带过去。
据匡文斌所说,太湖那边的船坊名叫清源船坊。位于太湖东北角处的南泉镇上。南泉镇距离新吴县县城比较近,但并非处在新吴城内。
从京口城去往南泉镇,可以走旱路,也可以走水路。走旱路,在距离上会相对近一些,但是不如水路方便。从水路乘船,通过长江与太湖相连接的运河去往太湖,路途比旱路长些,但是乘船没有走旱路那样劳累。
于是小丁便决定,带领众人,依旧去长江的码头乘船去往太湖。
从京口到太湖直线距离大约也就两百多里,走水路虽然绕一些,但有一天多的时间,也是可以赶到的。
大家返回客栈后,收拾好东西,便去码头上了渡船。
转天,天还没黑的时候,渡船便到达了太湖边上的南泉镇。
这里只是个渔村小镇,远离城市,这时代也没有什么旅游风景区,因此,大家在镇上转了一圈后发现,这镇上并没有客栈。
没有办法,小丁只好让范三胖和孙大声去镇上找了一家有闲置房屋的人家,租了一套院子居住。
正好这户人家的儿子在新吴城里买了宅子,他们全家人打算搬到新吴城里居住去,而渔村这里的院子短时间内也无法转卖出去,于是便租给了小丁他们居住。
虽然只是简朴的土坯房,但胜在是四合院,房间多,厨房柴房茅房仓库,各种设施齐全。
小丁本就是从落霞村里走出来的,住着这种乡下的房子,倒也不觉得怎样。何况,房主在走的时候,并未将房间里的日用品全部搬走,日常生活中大家所能用到的物品,应有尽有,倒也十分方便。
小丁交了一个月的房租,他并不确定在这里能够住多久。反正交一个月房租也没有多少钱,暂时就先在这里住着吧,住多久算多久。
清源船坊的位置非常好找,就在太湖边上,最大的那家船坊就是。小丁众人下船之时,就曾注意到岸边的清源船坊,只不过,今天天色已经渐晚,大家着急找住处,便没有去船坊打扰。
等安顿下来后,大家又都分头去买菜买鱼,然后回来做晚饭。
这回不同于住客栈,客栈的饭菜都是现成的。但在这里住,就只能自己动手,丰衣足食了。
太湖边上最不缺的就是各种淡水鱼类,在太湖边上的码头附近有个小市场,供镇上居民们买卖东西的地方。
南泉镇上的居民多是渔民,日暮傍晚,打渔归来,家家户户的烟囱里,都升起了炊烟。忙碌了一整天的居民们,也都安静了下来,默默地等待着晚餐的到来。
整座小镇在夕阳的余晖里,和弥漫在上空的炊烟的笼罩之下,显得格外宁静与安谧。这里远离尘嚣,原始质朴,没有都市里的喧哗与吵闹,没有都市里人心的勾心与斗角。
小丁等人,晚餐煮了鱼汤,做了红烧太湖白鱼,再加上几样家常炒青菜,孙大声自然是不会忘记买酒的。大家一起举杯,开怀畅饮,卸去路途疲劳,其乐融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