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国志找夏明星借一大笔钱,感激归感激,他倒是不愁花钱的事儿,因为按照他的工资和津贴,扣除家庭各项开支,余钱足以还清。
只能说,孩子受伤得时机太巧,他身上正好没钱。
李星星听丁国志这么一说,敬佩道:“原来是救烈士的孩子,不用还,我记得叫小夏哥在心信里说过,您叫孩子伤好后给我们捡石头,按国家收购价给够数就行。”
“那怎么行?”丁国志还是觉得还钱更合适。
“没什么不行的,我就喜欢玉石啊!送我玉石比还钱更让我高兴。钱是我的,我做主,小夏哥都不能反对。”李星星笑盈盈地说完,转而问他名字的不同:“丁大哥,您以前叫丁铁志,为什么又叫丁国志呢?两个名字有什么不同吗?”
丁国志笑道:“一个是铁,一个是国,这就是不同。”
说完,才又解答李星星的问题:“前两年到燕京开会,领导给改的名儿,说铁不够大气,而我驻守边疆是为国为民,不如叫国志,从来没跟明星提过,一直以丁铁志的名字和他通信,年景不好时,他给我和我老家寄过不少粮食。”
李星星点点头,“我说呢,刚开始听您说您叫丁国志,我老纳闷了。”
一个人有两个、三个名字,一点都不稀奇。
领导都有化名呢。
她也有另外一个名字可以用。
鉴于丁国志得回乡探亲,李星星和陈向阳利用一个下午把粮油布匹采购到手,正好可以凭侨汇券对友谊商店提要求,就请他们把东西打包送到火车站。
粮食数目不够,李星星又叫他们从家里拉了些添进去,凑足五千斤。
布匹、油、糯米、黄豆、糖果、火腿等等都是按侨汇券买的,大米、白面和玉米面则分别是两千斤、两千斤、一千斤,都属于细粮。
侨汇券上有肉票,不过他们凭票买的不是鲜肉而是火腿。